仿製藥“一哥”轉戰創新藥,恆瑞醫藥Q3業績頗豐

仿製藥“一哥”轉戰創新藥,恆瑞醫藥Q3業績頗豐

近日,恆瑞醫藥公佈三季度報表,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45億元,同比增長36.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35億元,同比增長28.26%。

作為醫藥股龍頭,恆瑞醫藥10月24日晚間發佈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淨利潤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其中營業收入約169億元,同比增長約36%;淨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28%;

其實一直以來,恆瑞醫藥毛利率都是很高的。此前2018年年報披露,醫藥製造業毛利率為86.60%。其中,抗腫瘤板塊實現營收73.95億元,毛利率93.35%;麻醉板塊實現營收46.53億元,毛利率90.93%;造影劑板塊實現營收23.24億元,毛利率70.08%。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報告期內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力度,當期研發費用近29億元,同比增長約67%。今年9月份,恆瑞醫藥還披露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納入擬優先審評品種公示名單,其可恢復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力,從而形成癌症免疫治療基礎。

在該產品項目上,公司累計已投入研發費用約為6.38億元。數據顯示,2018年抗PD-1抗體全球銷售額約為141.7億美元,國內銷售額約為643.75萬美元。

仿製藥“一哥”轉戰創新藥,恆瑞醫藥Q3業績頗豐

對於恆瑞醫藥,很多投資者的印象是仿製藥“一哥”。從2018年年報上看,目前恆瑞醫藥絕大部分營收也確實來自仿製藥。一直以來,恆瑞醫藥在創新藥上投入巨大,但是創新藥佔營收比例始終不高。

根據2018年年報數據推算,恆瑞三個創新藥產品約佔總營收的14%左右。其中,阿帕替尼約營收20億,吡咯替尼約2億,艾瑞昔布約5億。其餘86%的營收,仍來自仿製藥。

但是,恆瑞醫藥的估值早已超過世界上兩大仿製藥巨頭TEVA和Mylan之和。截止10月25日,TEVA市值89.1億美元,Mylan市值94.15億美元,兩大仿製藥巨頭合計市值約合1300億人民幣,不足恆瑞醫藥市值的35%。

很明顯,市場對於恆瑞醫藥的預期在其創新藥的研發,因為創新藥研發壁壘高,一旦研發成功,創新藥在專利保護下,盈利空間很大。

仿製藥“一哥”轉戰創新藥,恆瑞醫藥Q3業績頗豐

今年以來,除了卡瑞利珠單抗在肺癌領域療效顯著的利好消息外,新版醫保名錄的發佈,對於恆瑞醫藥也是一大利好。此次醫保目錄調整的一大看點,便是將癌症、罕見病等用藥價格高昂的產品被列入擬談判名單,恆瑞醫藥主要產品為抗腫瘤藥,無疑將受益於此次醫保目錄的調整。

“4+7”帶量採購及近期的第二輪帶量採購,仿製藥企利潤進一步減少,無疑推動了國內仿製藥行業的加速洗牌,而未來的創新驅動也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對比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這樣的創新藥企業,恆瑞醫藥的優勢還在於其強大銷售團隊和資金實力。以百濟神州為例,其大量創新藥的研發依賴於融資,相比之下,恆瑞醫藥的高毛利,可以為創新藥的研發投入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近期,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還宣佈將砍掉公司大批量仿製藥項目,加大對創新藥的研發。對此有業內人士預估,2019年開始恆瑞醫藥每年平均將會有2-3款創新藥,未來創新藥的大批量上市,恆瑞醫藥的營收重頭或許愈發向創新藥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