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攔不住 一渠映初心

上個世紀70年代初建成的向東渠,書寫了引水工程奇蹟,至今仍造福人民群眾。

千山攔不住 一渠映初心

穿梭在崇山峻嶺間的向東渠世坂渡槽 本報記者陳逸帆/攝


近半個世紀來,一條長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向東渠,宛如長龍橫跨,吞雲吐水,滋養著雲東大地。

山水雖不語,走近向東渠,這裡的一山一水卻見證著老一輩人篳路藍縷、可歌可泣的創業歷程。

草木雖無言,走近向東渠,這裡的一草一木卻提醒著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接續傳承。

49年前,雲東兩縣5萬多名幹部群眾,用“一釺一錘”“肩挑鋤挖”的方式,逼水上山,穿嶂越澗,建成了“江南紅旗渠”——向東渠,書寫了人工引水工程的一大奇蹟。

建成以後,向東渠歷經強颱風、大暴雨的歷史考驗,至今仍在生產生活用水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為雲東兩縣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貢獻著不可或缺的力量。

“百姓有疾苦,我們睡不了安穩覺”

“老書記,祝您生日快樂,安享晚年!”10月23日(農曆九月廿五),向東渠紀念館館長謝鵬志專程從雲霄縣城趕到漳州市區,和時任雲霄縣向東渠引水工程領導小組組長李文慶一起,慶祝他們共同的生日。

原來,今年72歲的謝鵬志和92歲的李文慶是同一天農曆生日。談到向東渠,兩位老人都飽含深情,回憶滿滿。

李文慶老書記在革命戰爭年代參加過膠東保衛戰、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十多次大小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他將軍功章、獎狀盡壓箱底,淡泊名利,雪藏功勞,一心一意投入地方建設。

“1969年底,我到雲霄任職,親眼目睹了雲霄、東山兩縣人民遭遇嚴重旱情,農業生產形勢嚴峻。百姓有疾苦,我們當領導的也睡不了安穩覺啊!”李文慶雖然年逾九旬,對當時旱魔肆虐的情形依然記憶猶新。

雲霄、東山隔海相望,千百年來“十年九旱”,年年都要召開抗旱大會。雲霄人形象地說他們是“守著漳江種旱田”,漳江水滔滔不絕,卻因河床低無法灌溉農田,完全靠天吃飯。東山則是一個淡水資源奇缺的海島,全縣沒有一條溪流,遇到旱年全縣投入抗旱的勞動力高達120多萬個工日。

李文慶經過多次調研後意識到,不解決水源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旱災。於是,他召集雲霄縣領導班子經過數次討論,總結歷史上水利的經驗與教訓,擬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從漳江上游馬鋪車墩築壩建渠攔江引水,沿途灌溉雲霄旱區。

向東渠引水工程的構想一提出,迅速招來各種不同意見。

“千萬別幹這徒勞無功的事。”

“引水沒有充足的水源,建水庫引水也上不了山。”

“這麼大的工程要幹也得等上級來辦,縣裡是無能為力的。”

……

總而言之,就是沒辦法、不能幹。

水利幹部經過反覆考察、論證,認為水源不足的現象雖然存在,但可以大雨大引,小雨小引,有水總比沒水強。

“南方種水稻,水是主要矛盾,發展雲霄農業,必須大興水利。”李文慶經過慎重考慮、周密研討,堅決要上向東渠工程項目。

1970年5月3日,雲霄縣成立“向東渠引水工程籌建處”。

1970年8月30日,“籌建處”改為“向東渠引水工程指揮部”,併成立工程領導小組,李文慶任組長。

1970年9月17日,向東渠引水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從漳江引水這麼大的工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就是勞民傷財,要成千古罪人的。”李文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說,“群眾冷暖最牽動我的心,能為群眾謀利益增福祉,我願意擔這個責任!”

 “不完成任務,死也不離開第一線”

“向東天上水,渠內領風騷。過洞開虹吸,凌空架渡槽。”時光迴轉,40多年前,從漳江上游至東山海峽,百里工地,紅旗飛揚,5萬多名幹部群眾冬冒嚴寒,夏頂烈日,自帶工具、自帶口糧、自帶鋪蓋,在荒山野坡安營紮寨,奮戰了近千個日夜……

從社場黨委書記到大隊支部書記,他們都與民工們同住、同吃、同勞動。指揮部領導也與民工們共吃一桶飯、同飲一鍋湯,在工地上一起度過了3個國慶、3個元旦、3個春節。

工程指揮部指揮宋修亭每天徒步奔波於工地之間,工地地形複雜多樣,有河谷,有懸崖,多是險要之處。在建設向東渠的兩年半時間裡,他為基建選址、尋找石場,跑爛了3雙結實耐穿的解放鞋。許多幹部和他一樣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發出了“不完成任務,死也不離開第一線”的錚錚誓言。

雲霄糖廠的劉集昌,人稱“大老劉”,是高難吊裝的技術骨幹。他和助手張金蘆一道,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長期堅持高空拱架作業。

白礁大隊年輕民兵陳愛國,不顧個人安危,冒著大風大雨,在0.2米寬、30米高,搖晃不定的木拱架上排除故障,為車頭渡槽施工闖過難關立下大功。他也因此獲得“豹膽高空排障英雄”的美譽。

工地上,大家頂風雨、踏爛泥,互幫互助。峰頭大隊騰出住房30多間;石字大隊騰出住房80多間;大隊會計羅論軍為了把住房讓給女民工住,自己住到豬圈裡;下河大隊的黃錦甚至把婚房讓出來……群眾像在戰爭年代一樣,為遠道而來的建設大軍提供堅強的後勤支援。

“渠水引到雲霄重旱區陳岱,如果不跨過一水之隔的東山,將終生遺憾。水進東山將實現雲霄向東山人民的承諾。”今年85歲的吳榮金時任莆美公社副書記、工程指揮部副指揮,是向東渠項目領導層的本地幹部。他帶領技術幹部白天測量,晚上畫圖。為了配合送水進東山,他的設計方案几易其稿,水流量從6立方米/秒擴大到14立方米/秒,水頭由34.5米提高到50.5米,渠道延長11公里,擴建、增設渡槽11座,增添土石115萬立方米。

東山人民熱情回應:“我們要跨出海島,與雲霄人民一道,同心共建向東渠。” 1971年9月,東山成立指揮部,12月正式動工。他們主動承擔了在雲霄境內建一座滾水壩,打通兩個隧道,開挖建設30多公里長的渠道,架設近3000米長的渡槽任務。

曾經在東山古港村和雲霄陳岱參與向東渠建設的退休幹部謝漢傑介紹說:“當時,東山全縣人民熱烈響應,爭先恐後報名參加,出現了不少‘父子爭上場、兄弟齊參戰、姑嫂同上陣、夫妻共遠征’的感人場面。”

有這樣的幹部,有這樣的群眾,什麼困難不能克服?什麼奇蹟不能創造?在興建向東渠的艱難困苦中,雲東兩縣人民用血汗澆灌出璀璨的友誼之花,跨越東山海峽的八尺門渡槽,成為他們團結戰鬥的一個標誌。

 “工程難度再大,也要啃下硬骨頭”

“戰頑石、鬥激流、搞爆破、排險情,劈開石獅山、削平雙溪巖、填實虎頭坳、穿越南溪谷……”向東渠的施工難度在雲霄、東山兩縣歷史上聞所未聞,在福建的水利工程史中也稱得上是一個創舉。

兩縣人民利用兩個農閒,拿下土石方工程,人均日工作量記錄一再刷新。9月18日,火田公社人均3.5立方米;9月24日,莆美公社下徑民兵連人均4.3立方米;9月26日,東廈民工團四排達到了人均5立方米;9月28日,峰外、岱山民工團更是創造了人均9立方米的最高紀錄。東廈民工團四排還發明瞭“平臺三角挖土法”“斜坡耙土法”,極大提高了工效。

為了搶工期,東廈民工團白塔戰鬥營四排凌晨3點半開飯,4點半到達工地;岱北大隊礁美民工連“偷出工”,午夜12點做飯,凌晨2點出工;和平農場河塘民工連18名女民兵每天挑14擔河沙,每次來回2公里,絲毫不遜男同志。

東山縣後林大隊的貧協組組長林掄目,是東山戰鬥的支前模範。他在八尺門渡槽槽墩作業時,認真細緻,一絲不苟。海堤上風大浪急,有時沙塵滾滾,吹得人眼睛也睜不開。槽墩砌到13米高後,他擔心泥水工缺乏高空作業經驗,會發生意外,就一個人爬到墩頂上施工,民工們都管他叫“人老心紅的老模範”。

向東渠建設不久,主渠道在雲霄境內被石獅山擋住了去路。這座山伸出兩塊巨石,活像兩隻雄獅,山上懸崖峭壁,山下深潭數丈,必須在這裡劈掉幾十米高的石壁,從半山腰開鑿一條渠道,讓渠水從獅子嘴邊流過。擔負這一任務的雲霄縣列嶼公社民工團的全體民工立下軍令狀“為了早日改變乾旱面貌,就是鐵獅山也要把它鑿穿”。

群眾不愧為真正的英雄,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他們搬走了3.4萬多立方米土石方,在懸崖峭壁鑿通了一條長450多米、底寬3米的盤山渠道。

向東渠的大型建築中,最為巧奪天工的當屬高架渡槽。在18座渡槽中,有的要跨越湍急的溪流,有的要穿過十幾米深的山谷,有的要橫架千米長的低窪開闊地帶,有的要飛渡八尺門海峽,工程宏偉而艱鉅。工程指揮部專門成立由幹部、民工、技術人員組成的“三結合”革新小組,實施技術攻關。

由於山路崎嶇,石場遠離工地,石料趕不上施工需要。針對這個難題,“三結合”革新小組根據水車木廂的構造原理,反覆研究,終於設計出一種輕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拱渡槽。這樣,不僅節約了大批石料,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為興建渡槽打開一條新路。

在巧架彩虹的戰鬥中,民工們用“獨木丁字架”代替了腳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來。他們首創了“雙鉸矩形夾合木拱架”“疊合板三角人字形拱架”,取代了舊式的“滿堂式木拱架”,節省了大量木材和資金,凌空架起一座又一座精巧的渡槽。在架設八尺門海堤渡槽的時候,他們用“四兩撥千斤”的土辦法,攻下高空吊裝的難關。1978年,向東渠“石拱渡槽拱式木拱架技術”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福建省科技成果獎,是對他們創新工作最大的肯定。

為了解決南溪河谷40米高空作業的難題,“三結合”革新小組轉變思路,提出上窯段建倒虹吸管方案。倒虹吸管工程採取提高水頭、降低糙率、增大流速的方法,使過水量達到每秒12立方米,滿足引水過東山的需求。

建設向東渠,雲霄境內有些地方是沒有直接受益的,比如東廈、火田、列嶼等3個公社,但是他們以大局為重,拿出一樣的幹勁戰天鬥地。東廈公社承擔的渡槽建設最長、最高,總長885米,高達31米。為了籌措施工費用,列嶼公社賣漁船、東廈公社賣耕牛。牛對當時的農民而言,跟命一樣重要,老農們都留下了不捨的眼淚。火田公社雖然不受益,但是在他們的施工工地上犧牲了兩位生產隊長……

建渠之初有人擔心:興修這樣大規模的水利,會不會影響當年的糧食生產?事實勝於雄辯。1972年是大戰向東渠的一年,當年雲霄糧食總產量增產250多萬公斤,超過歷史最高水平。1973年3月12日,向東渠勝利建成通水,增加雲霄境內自流灌溉16萬畝和東山縣7萬畝農田,歷史性地解決了雲東兩縣人民生活生產用水困難。

49年過去了,5萬多名幹部群眾波瀾壯闊的戰鬥場面逐漸淡去,但云東兩縣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譜寫的這部壯麗史詩卻越來越絢麗多彩。今天,向東渠之水仍不知疲倦地在雲東大地上奔流,“向東渠精神”正前所未有地迸發出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寶貴的時代價值。

⊙本報記者陳益雄通訊員王一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