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絹本的《元世祖出獵圖》,描繪的是忽必烈率隨從出獵的情景。忽必烈外穿白色裘衣,內著金雲龍紋朱袍,乘一匹黑馬,側身向後張望。與其並駕的是一位衣著華麗的婦人,應該是察必皇后。畫面左側一少年正側身挽弓欲向空中的飛禽勁射,眾人的目光大都被這一舉動吸引,注視著是否能弓響禽落,猜測這個少年是嫡長子真金。此畫左下方署“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劉貫道恭畫”。元朝畫家劉貫道於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繪製的《元世祖出獵圖》,是劉貫道補入御衣局的第二年。劉貫道,生卒年不詳,字仲賢,中山(今河北定州)人。


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1279年3月19日,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殘餘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至此,天下一統,結束了中國自安史之亂以來520多年的分裂局面。到了1280年,元朝的疆域範圍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併到達朝鮮半島中部的鐵嶺和慈悲嶺一帶,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譚其驤版地圖認為北到北冰洋),到達貝加爾湖以北的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上游地區,西北至今新疆大部分地區,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以及緬甸北部,南到南海,東南到達東海中的澎湖列島。


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元世祖出獵圖》將忽必烈的相貌、身形、服飾等都十分精緻地描繪了出來,連眉毛、鬍鬚甚至皺紋這些小細節都畫的十分精緻,這幅畫被認為是古代肖像畫史上傳真寫實的典範之作。不難看出,畫中的忽必烈身形較胖,體態發福,這也是對忽必烈的真實寫照。根據史料記載,忽必烈不是一個行動笨重的胖子,而是一個作戰勇猛、一馬當先的勇士。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曾這樣記載忽必烈“中等身材,筋肉四肢”,從這八個字中便可以看出,忽必烈是非常健壯的。電影《馬可波羅》上映之後,曾經有一段這樣的小插曲。電影中本尼迪克特飾演忽必烈,本尼迪克特曾向記者表示為了深入該角色,特地增重了30磅左右。他在電影中的表現令中國人印象深刻,極大地還原了中國人對忽必烈印象中的樣子。


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忽必列繼位後開始享受奢華生活,再加上他晚年生活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和不幸,先是最鍾愛的妻子察必在1281的去世。失去了一位不可或缺的助手,忽必烈變得暴怒難安,迫切的需要一個發洩的對象,可此時帝國疆域已經無限遼闊,放眼周圍,不太聽話的國家,只剩下了一個日本。於是,忽必烈再次征伐日本,卻都由於古人對氣象的無知無識,出征的船隊因為碰上了颱風,加上指揮失誤,出征時的14萬元軍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了回來。消息傳到日本,舉國歡騰,日本人將颱風稱為“神風”,認為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的,全國上下興起了大規模的祭拜神風的活動。此後,“神風”陪伴了日本人600多年。第二次遠征日本帶的慘敗並沒有讓倔強的忽必烈罷休。2年後,他再次以阿塔海為徵東行中書省丞相,發兵2萬徵日本,並責令江南行省大造海船,並在各地強徵水手。不過由於此時元朝國內起義頻發,在安南等地的作戰又不順利,這次遠征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最後被迫停止。


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1285年,被忽必烈寄予厚望的繼承人,察必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真金因禪讓奏章事件驚懼憂鬱而死。忽必烈開始變得喜歡酗酒和暴飲暴食,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他愈發地發福發胖。史料記載,忽必烈的日常飲食以肉食為主,極少有青菜之類的食物,其中煮羊肉和烤全羊是忽必烈日常必備的菜餚。

據說涮羊肉傳說起源於元代。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經過多次戰鬥,人困馬乏,飢腸轆轆。忽必烈猛地想起家鄉的萊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火夫宰羊割肉時,探馬突然氣喘吁吁地飛奔進帳稟告敵軍大隊人馬追趕而來,離此僅有十里路。但飢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著:“羊肉!羊肉!”清燉羊肉來不及了,廚師急中生智,飛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了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人碗中,撤上細鹽、蔥花和薑末,雙手捧給忽必烈。忽必烈抓起肉片送進口中,然後揮手擲碗,翻身上馬,英勇地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生擒敵將。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戰前吃的那道羊肉片。這回廚師精選了優質羊肉,切成均勻的薄片,再配上多種佐料,鮮嫩可口。文武大臣吃後,皆豎大拇指,忽必烈更是喜笑顏開,給這道新菜賜名“涮羊肉”。從此,涮羊肉成了宮廷佳餚。


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因為過於肥胖,馬已經無法承受他的重量了。但是作為一國之君,步行出行又不夠有氣勢,不能彰顯出一國之君的威嚴。於是他便有了專門屬於自己的座駕——東南亞大象。史料記載中,將它稱為象輦,或者象馭,象轎,象輿等。越南等中南亞國家被忽必烈征服後,便每年向忽必烈進貢大象和馴象師。大象生活在熱帶或者亞熱帶地區,而長途跋涉被運到中國蒙古的重要用途就是作為忽必烈的座駕。當然,除了因為肥胖之外,彰顯皇室威風這個原因也很重要。


歷史故事——忽必烈因過度肥胖病逝於大都


忽必烈的過度肥胖也給他帶來了病痛的煩惱。為了治療疾病,忽必烈請了很多醫術高明的人為自己看病,甚至還去東南亞找來了各種各樣的醫生、巫師等,但都沒能治好自己的頑疾。晚年的忽必烈常常閉門不出、避人不見,這也與他的肥胖有著很大的關係。過度肥胖不僅使得他行動不便,還對他的性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七十九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