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深圳這次又刷屏了,中小學老師可以拿到30萬年薪,博士還有20萬的獎勵,這個待遇在全國估計是頭一份了。

上頭條的這次是深圳龍華教育局對外招聘,今年9月,深圳市龍華區教育局發佈消息稱,區公辦中小學面向海內外2020屆應屆畢業生招聘教師約400人。其中給出的待遇是“年薪本科生26萬元以上,研究生28萬元以上,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元,優秀畢業生獎勵3-8萬元,博士還有20萬的獎勵……”龍華區教育局曾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高校為此次招聘宣講。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10月21日,經過一個多月招聘流程,龍華區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龍華教育”發文稱,共吸引海內外超3.5萬名應屆畢業生報考,最後來自全球62所院校的491人入圍體檢

在入圍體檢的491名畢業生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23人,佔比86.2%;博士23人,其中來自國內頂級名校北京大學6人、清華大學5人。A類雙一流院校314人、部屬師範62人、世界排名前100高校61人,佔比89%,另有中央美術學院等專業院校26人。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從院校分佈來看:北京師範大學54人、北京大學48人、清華大學28人、東北師範大學27人、華中師範大學24人、武漢大學22人、華東師範大學21人、中山大學16人、中國人民大學15人、廈門大學15人、香港中文大學15人、華南師範大學15人、北京體育大學12人、愛丁堡大學11人、南京大學10人、山東大學9人、中央民族大學8人、哈爾濱工業大學8人、復旦大學7人、吉林大學7人、浙江大學6人、香港大學6人……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巨大反差引熱議

通常來說,年薪30萬對於清華北大畢業的碩士,博士畢業生來說真的就是小菜一碟,並不會引發如此廣泛關注,仔細分析一下,引發熱議主要有兩個點:

一、大家普遍認為中小學比較窮,一直都是清水部門。

最關鍵的給出這個價位是大家一向認為比較窮困的“中小學”,在人們心目中,中小學作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不可能給出高薪,長期以來也很難吸引到足夠優秀的師資去任教。這種認識在人們心目中形成了刻板印象,所以年薪30萬超出了常識的範圍,有點出人意料,才會引發廣泛關注。

二、人們骨子裡認為中小學那點知識太淺顯,普通本科足矣應對,需要博士任教嗎。中小學那點基礎知識都比較地級,本科生教學綽綽有餘,拿博士去任教豈不是人才浪費,何況是清華北大畢業的碩士博士,居然有清華北大11名博士前去應聘,也是讓人們大跌眼鏡。

北上廣深博士任教中小學成標配

無獨有偶,2018年,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學也是刷了屏,不是因為高考成績,也是其公佈了其2019年擬招聘的35名教師名單,其中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就有20人,甚至還有1人畢業於哈佛大學,且35人均是頂級名校研究生學歷,其中8人是博士(3名博士後)。這個豪華名單在南方以致全國都引發了熱議。

據瞭解,目前深圳中學共有教師400餘人,其中碩士200多人,博士30人。教授、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競賽金牌教練、名教師等40餘人。

校方稱,近幾年從哈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海內外名校引進了百餘位優秀畢業生,進一步優化教師結構,為學校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在北京,人大附中的招聘名單也曾引發廣泛關注,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並引發廣泛討論翻出來人民大學附中的招聘計劃猛一看,這個名單你一定認為是某個“雙一流大學”的進人計劃,其中不乏清華大學,紐約大學這樣的世界頂級名校的博士,難道是博士就業那麼難?

還是重點高中本就要求高了?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再來看看天津的南開中學的招聘名單,依然是很高的門檻,天津南開中學的招聘名單,出身名校的比例非常高。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上海著名的上海中學的要求,門檻也很高。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是博士過剩還是水漲船高?

對此現象,有人完全想不明白,清華、北大畢業生居然進高中任教,名牌大學高學歷畢業生到初高中教書是人才浪費嗎?這種爭論從來沒有停息過。

博士老師在北京知名中學“不新鮮”,十一學校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博士老師,該校目前共有41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等多個學科。

北京四中、101中學等,擁有博士頭銜的老師並不罕見,人大附中從1999年引入第一位博士生開始,目前擁有的博士老師不少於五六十人,中學為吸引博士們前來任教也解決北京戶口、提供事業編制、解決住房問題以及比較優厚的薪酬等。在美國,中小學教師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高達40%

對於博士進中學,此前社會輿論一直是口誅筆伐。其中,有種頗具代表性的反對聲音認為,博士進中學是“大材小用”,是“人才高消費”。其立論依據是:國家花費巨大資源培養的博士,目的是既要為社會培養和輸送高精尖人才,又要為各行各業的持續發展儲備相應的人才。不僅如此,這種觀點還認為,博士在技術含量高的高端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所創造的價值,遠高於在中學教書。與之相反,一些長期活躍在基礎教育前線的中學校長卻認為,博士進中學,是基礎教育的客觀需要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規模擴大背景下的必然結果。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當然博士們可能也有自己的考慮,一個穩定的,有編制還算比較高薪的事業單位崗位,還是有很高性價比的工作,而且還會附帶很多額外福利,比如學區房入學問題,別人可能需要大幾百萬買房子才能進去的學校,你可能只需要一個教師身份就能把孩子送進去,這等於剩下上百萬的差價。

30萬年薪聘中小學老師:博士真的可以去?

綜合來看,博士們並沒有過剩,畢竟清華北大畢業的博士,去不太熱門的211大學還是很受歡迎的,如果985高校不再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也很有機會。讀到博士,大家都不傻,都是綜合評估自己的優勢劣勢。

當然水漲船高是必然趨勢,中小學之間的PK和競爭也是不言而喻的,綜合實力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師資力量和水平,所以博士也會被高度重視。

名校博士進中小學,來自兩個維度的壓力一個是高中學校方面,教育、高考的競爭,需要一流的人才提升學校競爭力;另外一個維度是高學歷人才水漲船高,進高校做科研壓力增大,對很多高學歷求職者來說,高校也可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人民日報的評論認為,圍繞這種變化,每有名校碩博競聘高薪中小學教師崗位,總會有“大材小用”“值不值”之類的質疑聲音。誠然,就提升學生課業分數而言,名校碩博並不見得有必然的優勢,但是教師的素養和視野,對引領學生成長、放大人生格局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此,高學歷人才投身基礎教育是教育事業之幸,“值不值”的爭論可以休矣!

需求側、供給側都有需求,未來也許我們會看到更多名校生走進中小學課堂。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