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致5座島嶼浮現,已有植被和鳥,全球變暖你感覺到了嗎?

10月22日,俄羅斯海軍宣佈在北極地區發現5個原本被冰川覆蓋的新島嶼,這5個島嶼在新地島維澤灣附近,面積從900平米至54500平米不等。負責考察工作的海軍中將介紹,小島上已被植物和鳥類佔領,島上還發現了被熊撕裂的海豹遺骸。

冰川融化致5座岛屿浮现,已有植被和鸟,全球变暖你感觉到了吗?

俄國防部表示,俄海軍在2016年首次利用衛星圖像發現了這些島嶼,但只是在近年8月和9月的一次考察中確認並繪製了地圖。

這些新島嶼位於北極Vylki冰川附近,遠離遙遠的新地馬島群島海岸,該群島位於俄羅斯大陸西北的北冰洋。它們的面積從900平方米到54500平方米不等。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探險隊隊長亞歷山大·莫伊斯耶夫22日表示:“基本上,這一發現與冰川融化有關。”“以前這些是冰川,但冰的融化導致了島嶼的出現。”

俄羅斯國防部稱,俄羅斯海軍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使用衛星數據來研究海岸線的變化。2015年至2018年期間,他們確認了新地島(Novaya Zemlya)和弗朗茨約瑟夫島(Franz Josef Land)兩個群島上的30多個新島嶼、海角和海灣。

科學家們警告說,新出現的島嶼不是“意外”,而是北極冰川和海冰大規模融化導致的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的直接結果。

據悉,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由此導致的冰川融化可能會破壞生命週期,並威脅到全球各地人們的生命。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全球變暖威脅糧食安全 聯合國報告“求變”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劉秀玲)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8日發佈一份報告,呼籲改變土地使用方式和飲食習慣,避免氣候變暖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地表升溫更多

這份報告由全球100多名科學家參與撰寫,篇幅1000頁;摘要將近60頁,8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上獲得各國代表批准。

報告重點是土地在氣候變暖中扮演的角色及所受影響,確認人類所造成的氣候變化導致土地顯著退化,而人類的用地方式正在加劇全球變暖。

報告顯示,自從工業化以來,全球地表氣溫上升1.53攝氏度,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將近兩倍;全球平均氣溫這一時期上升0.87攝氏度。

地表溫度升高加劇土地退化,增加沙漠面積、縮小永久凍結帶、森林更易發生乾旱、火災、蟲害。

2010年4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佔碑省,種植棕櫚樹的土地正在“啃噬”著森林。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

改變用地方式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報告中說,人類用地直接影響全球70%以上沒有冰覆蓋的陸地,用地方式關聯全球變暖。

2007年至2016年,農業和林業生產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量的23%,略低於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排放量。如果算上運輸、包裝等前後過程,農林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所佔比例達到37%。就用水量而言,農業生產用水佔全球淡水用量的70%。

參與撰寫這份報告的法國氣候學家瓦萊麗·馬松-德爾莫特說:“我們使用土地的方式既是(導致)問題的一部分,也是解決辦法的一部分……可持續經營土地會幫助我們確保舒適的未來。”

威脅糧食安全

鑑於極端天氣發生的頻度和破壞力,報告預期今後糧食供應穩定性下降。

美國氣候學家、報告作者之一辛西婭·羅森茨魏希說:“氣候變化威脅人們餐桌的風險正在增加。”

報告預測氣溫升高的影響,說如果全球氣溫升高0.5攝氏度,預期發生糧食供應不穩定、山火、乾旱地區缺水的可能性“高”;如果氣溫升高1攝氏度,發生上述情況的可能性將會“非常高”。

《巴黎協定》尋求以工業化以前的水平為基準,把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盡力”不超過1.5攝氏度。

羅森茨魏希說,科學家們長期以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有助於增加全球植被數量,但大量研究顯示,二氧化碳含量高會減少許多穀物的蛋白質和營養含量。她列出多次試驗所獲數據,說高二氧化碳含量條件下生長的小麥蛋白質含量比正常情況下減少6%至13%,鋅元素含量減少4%至7%,鐵元素含量減少5%至8%。

改變飲食習慣

報告顯示,全球生產的25%至30%食物遭到浪費。遭浪費食物2010年至2016年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量的8%至10%。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報告中呼籲人類改變飲食習慣,提高從植物中攝取食物的比重,攝取以動物為來源的食物要確保資源可持續發展。

全球人口本世紀中葉可能達到100億。羅森茨魏希說,如果人類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到本世紀中葉,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有望減少15%。

報告呼籲立即採取行動,說拖延“將導致某些生態系統遭受難以挽回的影響,從長遠看……可能加速全球變暖”。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梨視頻 網友評論 中新網 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