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著找對象啦,你需要的,是好好單身一次

01

人生會遇到對的那個人嗎,我們常問自己,也問別人這樣的問題。

我想,對的人可能是有的,只是人海茫茫,我們不一定會遇到那個Mr. Right,或許遇到了也未必識的出來。我曾讀到一個非常扎心的小故事,講給各位聽一聽。

They were perfect for each other. 她跟他是絕配。They shared a favorite movie, favorite book, favorite meal, and favorite color. 他倆喜歡同樣的電影,同樣的書籍,同樣的美食,還有同樣的顏色。She cracked up at the kind of crony jokes he loved to tell. 她聽到陳年的爛梗會笑,而他愛講這些梗。He adored violin music, she had been playing since she was 6 years old. 他很喜歡小提琴,而她六歲就開始練習。The two were compatible at every possible level. 他們倆不管怎麼看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On May 23, 2010, they met in line at a supermarket. 2010年5月23日,他們在一家超市排隊時相遇。She was out buying groceries, but let him cut ahead as he only had a few items and was in a hurry. 她去超市買一些雜貨,碰到了趕時間又東西不多的他,於是允許他插隊到自己前面。He thanked her, paid, and left. 他和她講了謝謝,付錢,離去。They never spoke again. 他們再也不曾講話,不曾碰面。

其實這不算是個故事,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常態——遇到了,然後錯過了。畢竟我們沒法開啟上帝視角,去了解我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的點點滴滴。所以在我的理解裡,遇到並且不錯過這個人,確實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幸運一點的人,也許在28歲遇到了那個對的人,不幸運的人,在82歲也許還沒遇到那個對的人。其實要說愛情這件事的悲哀,大抵如此。

只是,當我們無力操控何時何地讓這個人出現在我生命的時候,也還有一些別的辦法,可以讓自己,更可能早點遇到對的人。在講具體的方法之前,我們先談點別的。

別慌著找對象啦,你需要的,是好好單身一次

02

年輕人的戀愛多存在兩個誤區,一曰完整自己,一曰奮不顧身。

先說完整自己,其實從生理角度上來說,這句話可能是對的,但是我們今天不開車,我們講一講心理角度。

很多時候我常聽到身邊戀愛的朋友跟我說:戀愛讓我成長了,成熟了,更有責任感了,讓我成為一個更好更完整的人,等等。我完全同意這樣的話,這確實是一段實在的戀愛關係帶來的好處。但是,在戀愛開始前,如果有這樣的期待,那麼會讓遇到一個對的人這件事,變得非常困難。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他是一個整天打遊戲看小說,門門課低分飄過的普通大學生,那對他來說那個所謂對的她,應該是一個整天看網劇逛淘寶,也不怎麼愛學習的普通大學生。即使我們再加上家境、外貌等等的限定因素,我覺得這樣的“天造地設”的組合也應該還蠻多的。講道理,如果只是要求兩個人的level compatible的話,那真的不難。但是現實中,這樣的她和他卻極大可能找不到另一半。

原因很簡單,他們對愛情還有期待嘛,這個期待正是所謂的完整自己。我不說的多麼物質,也不說的多麼複雜,只是假設他們會期待這份愛情能讓自己成長,能讓自己完整。所以彼此都不會選擇這樣的另一半,因為他和她都會考量,和對方在一起,自己會不會變得更好。而現實生活要複雜得多,中看的不中用,中用的現在可能還沒多少錢,有錢的可能不是真心對自己,真心對自己的,咦,真心有什麼用?

就這麼一層層算計下來,怎麼遇到對的人。愛情這個東西就很簡單,也很純粹,無非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裡面加了太多考量的因素,就變味了。

而我不是說,完整自己這件事有什麼錯。我是說,這件事確實是愛情的好處,但卻不是我們應該對愛情有的期待和要求,至少在愛情發生之前,不該有這樣的期待。或者對我來說,愛情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足夠幸運,毋須再有任何要求。多出來的每一點,都是幸福

再一個是奮不顧身。

這個就很簡單了。年輕人尤其是女生,往往覺得愛情高於你我,高於一切,奮不顧身才是青春。網絡上宣傳的都是些什麼,人生需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和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你要真信了,我覺得你有病.....

麻煩動腦子思考一下,尚需你奮不顧身的愛情,大概因為對方不是那個所謂對的人。不過這個問題也不大,我剛剛有句話說了一半沒說完。愛情這個東西就很簡單,也很純粹,無非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而衰,三而竭。沒關係的,你奮不顧身幾次過後,愛情就沒了,你也就懂了

而奮不顧身之所以有那麼多人相信,是因為這麼做可以感動自己,給自己一個理由走下去吧。這一點我不予否認也不予肯定。前兩天看奇葩說,馬薇薇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但是我不同意。她是這麼說的:

我覺得現在的人談戀愛缺乏一種古典的浪漫。我知道水裡有鱷魚,院內有惡犬。但是我就是要淌過去,我就是要闖這個院子。因為我的公主在塔上,我的王子在水底。就算最後王子大婚的那天,那個新娘不是我,那又怎樣,我有過屬於我的和他快樂的時光,我曾經擁有過。

說破天,還不就是天長地久,不如我曾經擁有嘛。但是,科學實驗可以告訴你,曾經擁有,確實不如天長地久。畫風一轉,我要嚴肅的科普一下: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經做過一個冰水實驗。志願者需要將手放入水溫較低的池子裡60秒,這個溫度不會給人手來帶傷害,但是卻讓人感覺到不舒服甚至是痛苦。之後,待到手恢復正常知覺,再放到一個同樣水溫的池子裡90秒,區別是,90秒的池子,在計時結束的時候會噴出一點暖流,讓人覺得舒服一些。最後讓志願者分辨是60秒的池子痛苦,還是90秒的池子痛苦,或者說如果要再來一次,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在整個過程中,志願者不知道自己的手在冰水裡究竟呆了多久,調查結束之後才被告知真相。而事實上,很多人確實分辨不出哪一次實驗的時間更久。講道理,90秒的冰水一定比60秒的冰水要更讓人痛苦,因為持續的時間久。但是實驗的結果,你應該猜到了,絕大多數的志願者,如果被要求再來一次的話,都會選擇那個結束的時候有暖流,但是持續90秒的實驗。

為什麼?因為人們對於過程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受最後結果的影響,而不是過程本身。當結局是好的,往往我們會認為過程也沒有很痛苦。所以很多人在經歷過一段艱苦卓絕,但是取得不錯成績之後會說:嗨,現在想想以前那些xxx的日子,也還不就是那樣,堅持一下就過來了;當結局是壞的,往往我們會認為這過程也沒什麼值得留戀的。比如當一方劈腿導致分手的關係當中,受害的那一方是很難再想起,當初這段戀情也有過甜蜜的曾經,而只會覺得這個人渣,當年就有跡象了。

而我們的人生,就是由一個個的節點構成。在以前,一生的大事就這麼幾件,寫在墓碑上;現在科技發達了,我們也不會記錄自己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只是多了些相片、FB,朋友圈裡多了些抒情罷了。說到底,一個一個的結果(節點)撐起了我們的人生,而不是所謂的過程,即便是對於我們本身來說。

這裡我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事實上這種現象背後還有一套嚴密的理論,具體在他的書《Thinking, fast and slow》裡有講。但是事實就是,那些沒有修成正果的曾經,回過頭來再看,未必就有多美好。曾經擁有,想想是很美好、很浪漫的一個詞語,只是,科學家告訴你,曾經擁有,未必美好。

所以那些奮不顧身的曾經,真要論起來,也只算是在黑暗中拆下自己的肋骨做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感動了自己是一定的,可能救贖了自己,可能也沒有。

別慌著找對象啦,你需要的,是好好單身一次

03

說完了這些,講講怎麼讓自己更可能遇到一個對的人。當然前提我已經講過一些了,就是避開這兩個誤區,一曰完整自己,一曰奮不顧身。接下來就要回到標題,說一說為何要好好單身一次。每每說起這個我就心急,年輕人們,未來的幾十年你們都要和別人一起過,怎麼還不珍惜現在這最後單身的幾年時光..

這裡我先糾正一個觀點。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破鏡重圓,講的就是夫妻。而很多年輕人覺得兩個人在一起,要合適。多合適呢,就像是破鏡可以重圓那麼合適。兩個人拼在一起,完美契合,簡直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個觀點,當真是大錯特錯,你要是按照這樣的“合適”去尋找所謂對的人,當真是不太可能。

而事實其實是,兩個人的契合度,有那麼一些,也就夠用了。完美的愛情?不存在的。解釋起來無非是,行走江湖,技多不壓身。當你有ABCDEFG這麼多個技能包的時候,想必你比以前那個只有ABC的自己,要強大得多,也更容易找到所謂對的人。畢竟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有那麼兩三樣聊得來,做得來的事情,也就夠打法這一輩子了。你不需要另一半是GFEDCBA,你們才能走下去,她可以是EFGHIJK,也可以是XYZABC,想必你懂我的意思了吧,當我們變強大變優秀的時候,所謂對的人的選擇面也就變廣闊了。

有的人覺得,這不就是我向這個世界妥協了麼。我就是這樣的,生下來就是這樣的,我不願意改變,我就要等一個願意包容我,和我在一起的人。我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歸根結底是自己的選擇罷了,只是可能從此以後你的愛情需要多來幾次奮不顧身.....

而我覺得個人的修煉、對自我的認知、找到生活的方向,這些東西,都是隻有單身才適合去做的。畢竟當進入一段戀愛關係之後,就沒法時常和自己保持聯繫了。所以如果你連自己要幹什麼,未來在哪裡都不知道,生活卻摻雜進來另外一人的話,想必未來也不會因此多眷顧你半分。而許多時候,兩個人在一起之後,方向明確了,感覺生活有奮鬥目標了,說穿了,不過是有動力賺錢罷了。畢竟娃要奶粉,人要住房,樣樣事都要開銷,而原本暢想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早就忘了。如果您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那我這篇文章,您讀完之後笑一笑就行。畢竟對我來說,生命最重要的是實現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掙扎在生活的旋渦。

所以身邊很多朋友急著去找另一半,我不能說什麼,畢竟是人家自己的事,我也沒什麼資格說什麼。但是這種行為在我看來無異於大海撈針。解決途徑無非三個,要麼你有耐心一直撈,要麼你運氣好一下就撈起來,要麼你就多備幾張網一起撈。而我在這裡想說的,就是讓你趁單身多備幾張網而已。

04

最後:

如果你認為的愛情是通過遇到合適的人來實現的話,那麼概率幾乎是零。

而我覺得,愛情是從遇到自己開始的。

不是你遇到了那個對的人,而是,你成為了那個對的人。

別慌著找對象啦,你需要的,是好好單身一次


我們在這裡,用“認真”等候你的參與

別慌著找對象啦,你需要的,是好好單身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