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河南為什麼要換省會?

型男東海Terry


解放後河南為什麼要換省會?其實原因很簡單

河南是中原的代表,也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現在的河南人口過億,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眾所周知,現在的河南省省會是鄭州,但是你知道嗎?在民國以及更前的歷史中河南的省會城市則一直是鄭州東邊的宋朝古都開封,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開封與鄭州的省會之爭開始於一條鐵路

鐵路一響,黃金萬兩。在舊時代一條鐵路所能帶來的利益對於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難以拒絕的誘惑,就像當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提請中南軍政委,正式將省會遷址事宜提交決策所引用的原因:鑑於河南省會在開封市,方位偏於全省東部,教導全省作業多方不方便;鄭州市則為中原交通樞紐,為全省經濟中心,將來發展前景尤大,如省會遷往該市,則對全省作業教導及上下聯絡均甚便利,說白了,就是因為京廣動脈沒有銜接開封,從鄭州而過,鄭州經濟規模因此超越開封,它自然成為了省會。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解放後河南為什麼要換省會?其實原因很簡單

實際上在民國的時候,河南省的省會是開封,後來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河南省人民政府依然把駐地設在開封。直到1954年後,經政務院同意,河南省省會才由開封市遷往鄭州,並帶去三四萬各行業人員。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河南要換省會呢?小編以為原因有二
其一:地理原因

鄭州地處華夏,是我國東西和南北的交通要道。古人曾稱“得華夏者得全國”,河南地處華夏,而鄭州幾乎在河南的中心,設置為省會也是合情合理。而且開封挨近黃河,在黃河水面7到8米以下,樹立省會不安全。洛陽、安陽不在河南省的中心地帶,選作省會不太適宜,關於政治、經濟、文明的交流不便當。

其二,交通原因

鄭州距黃河有一段安全間隔,水運便當;公路、鐵路都經過鄭州,關於河南省東西南北的經濟貿易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而地處偏僻的城市這顯然是不適宜的。當然也還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歷史的餘光


鄭州之所以成為省會,完全是因為鄭州的地理位置優勢造成的!

在鄭州成為省會前,說起河南省的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洛陽和開封,這兩座城市是中國著名的六朝古都,聞名遐邇,那麼名不見經傳的鄭州為什麼會力壓洛陽、開封,最終成為河南省會呢?

河南最初的省會是在洛陽,1932年因日軍入侵,為避其鋒芒,國民常政府不得不將省會遷至洛陽,後又從洛陽遷至開封。解放後,當時河南省委認為省會在開封,位置較偏,不利於當時的政令傳達及社會發展,而此時,鄭州(鄭縣)因位於平漢鐵路及隴西鐵路的優勢越發明顯,河南省委在選擇省會時,鄭州脫穎而出,經中央政府批准,在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至此,鄭州做為河南省會一錘定音,直到今天!

所以,鄭州之所以能成為河南省會,完全是因為鄭州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所決定的,鄭州也因此成為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更是火車拉來的省會城市!

我是感悟社會人生,喜歡就給個關注吧!


感悟社會人生


早在1938年中共河南省委就建立在了開封,後來因戰亂不斷遷徙,解放後仍為河南省省會,直到1954年省會遷往了鄭州,而這既有當時的原因,也有對未來的考慮。

開封自身的因素

一、1954年前後平原省撤銷大部劃入河南省,而開封位置偏東,也沒有南北交通線,不利於對全省的控制。

二、開封鄰近黃河,黃河已成懸河,開封歷史上共遭受6次黃河水淹,最近一次發生在明朝,而此時開封曾經發達的漕運也不復存在,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發展都沒有優勢。

三、開封鹽鹼地眾多。開封的鹽鹼地因焦裕祿書記被大家熟知,建國後的很長時間蘭考縣一貧如洗,嚴重影響著農業的發展,開封經濟實力也比較落後。

鄭州的一些優勢

一、京廣隴海鐵路交匯。鐵路興國的思想已經影響了近百年,並且鄭州位居河南省中心地帶,對全省能有更好的輻射作用。

二、鄭州在建國時雖然是一個縣城,但在二七附近小商品貿易漸漸繁榮起來,呈現出了城市發展的勃勃生機,讓省裡看到了希望。

總之,在解放後河南換省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除了當時的一些原因,也有對未來佈局的考量,一晃近七十年過去了,看到現在鄭州的變化,也不得不承認當初的決策是正確英明的。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開封的歷史定位似乎已成定局:做為八大古都也是八朝古都之一,其在歷史上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

得中原者得天下,古今共識,宋之前國都是東西輪,長安和洛陽,自宋後,南北開始交替更疊。

宋做為中原主幹王朝,三百年的基業可圈可點。中國四大發明成型有其三,唐宋八大家獨佔其六,唐詩宋詞中的宋詞更是其文學之顛。

做為
世界都城又城摞城,中軸線不變,開封是獨一份,令世人驚歎!但自北宋滅亡後,兵匪人患、自然災難,使這個帝都發生了改變。但仍不失為歷朝河南府衙所在地。一次偶然的事

件使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這就是西太后掌權的中後期,開始了洋務,修建鐵路。京張成功後,開始籌建京廣事宜。途徑河南省會(府衙開封)是天經地義的。此時的河南巡撫包藏私心:從京城一日可達,一些不體面的事來不及掩飾。故提出意見應從開封以西鄭州通過(相距百十里,坐轎來汴至少十個時辰,一切準備都來得及)。


這個巡撫的一已之私,卻造成了後來兩個城市的巨大差距。一個是後來的省會、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另一個曾經輝煌的帝都卻被一些人漸漸忘去……


晚亭與落霞同暉


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到鄭州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文物保護。解放後國家組織幾個大學聯合組成考古隊對過去的古都進行考古,為國家建設提供參考,時間大約三年,1950到1953年。具體可以看中國曆代都城考古地圖。由於開封經過超過百次水淹,歷代都城遺址在地下很多。開封考古結論是當時的開封城區大部分在北宋內城上,不能做大量高層建築。為保護地下文物,在過去歷代都城遺址核心區不能建超過三層的,需要深挖地基的建築。所以1954年將省會遷到鄭州。

直到1980年前,開封市中心城區沒有高層建築,主要工廠也都建在北宋外城以外。


薄利軒1


看到這個問題後,不請自來。因為河南是我的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提到河南,相信一百個人當中,會有一百種印象。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是河南的一種。但不可否認的是,河南,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是國內目前人口最多省份之一,是中國的產糧大省,用1.7%的土地,養活了全中國10%的人。厚重河南,說的就是文化底蘊深厚,可以說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冊。

言歸正傳,河南目前的省會位於鄭州,鄭州古稱商都,位居於河南省中部偏北,東接開封,西依洛陽,北臨黃河,南部與許昌接壤,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鄭州作為省會,是在解放後才設立的。清末至民國,以及到解放前,河南的省會基本都在開封,在解放初期
很多老河南人以及部分官員眼裡,鄭州是一座鐵路帶來的城市,缺乏底蘊,沒有統攝全局的威信。這話不能說完全錯,但失之於簡單。

開封曾經是河南的省會,也是六朝古都,但隨著時代發展以及黃河淤沙等多重問題,開封已經不適合現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保護開封的古文物遺址,綜合起其根本原因,就是開封的地理環境不適應再做省會,從當時成立的河南省委在公函中可以瞭解到詳細的情況,部分函文摘錄如下“鑑於河南省省會在開封市,地理位置偏於全省的東部,指導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鄭州市則為中原的交通樞紐,全省的經濟中心,將來發展前景尤大,如省會遷往該市,則對全省工作指導及上下聯繫均甚便利,對該市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另外在黃河的折騰下,鄭州的崛起幾乎是大勢所趨,即使當時政治地位得不到確認,後期也會遲早成為集中河南整體資源的大城市。

反觀開封,在這樣一座交通不暢、物產緊張的城市,作為省中心也顯得困難。而京廣(京漢)、隴海兩大鐵路幹線交匯點以原鄭縣縣城為基礎新設立的鄭州市,是當時河南省重點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區位優勢明顯。伴隨著火車的汽笛聲,徹底敲響了開封作為省城歷史的喪鐘。加上新中國的建立,和指導思想上向工業化的傾斜,情況進一步發生了變化。鄭州更靠近豫西和豫北的山區礦產,更適於發展工業,也有更好的工業基礎。開封終於喪失了最後的反抗機會。

隨著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一紙覆文,鄭州接過了省城的接力棒,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終於得以匹配。

開封似有一種坊間傳聞,說京廣鐵路過鄭,是因為當時的河南官員不願意讓鐵路通進汴城。

他們擔心鐵路便於調兵遣將,兵荒馬亂之中能很快攻下省會。屆時自己人頭不保,得不償失。

如果這個傳聞屬實,鄭開關係的轉換就有更深層次的意味值得感慨了:人們常常會根據自己當下的經驗和得失做出決策,殊不知這些決策長遠看來會成為無可挽回的桎梏。

歷史的發展,時代的改變,給我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改變。但無論是省會鄭州,還是古都開封,都是文化河南的一部分,每一座城市,都是厚重河南的縮影,每一個河南人,都是好客河南的形象。大美河南,歡迎您!


史曉生


自然地理變遷原因,開封歷史上也曾經有過十分輝煌的歷史,既作為幾朝古都存在過,又曾在宋朝時期發展為世界第一大都市,有“東京城”的別稱。但隨著華夏幾千年歷史變遷,建國後省份區劃的調整,開封不再處在華夏中心,也不處在所在省份中心,河南省調整區劃以後,開封的位置過於偏東,不利於省份中心帶動作用,加之鄭州崛起,所以省會遷移。

鄭州地處華夏,是我國東西和南北的交通要道。古人曾稱“得華夏者得全國”,河南地處華夏,而鄭州幾乎在河南的中心,設置為省會也是合情合理。而且開封挨近黃河,在黃河水面7到8米以下,樹立省會不安全。洛陽、安陽不在河南省的中心地帶,選作省會不太適宜,關於政治、經濟、文明的交流不便當。

這就是西太后掌權的中後期,開始了洋務,修建鐵路。京張成功後,開始籌建京廣事宜。途徑河南省會(府衙開封)是天經地義的。此時的河南巡撫包藏私心:從京城一日可達,一些不體面的事來不及掩飾。


小小新視線


這裡是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河南歷史。(本文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

解放後,河南的省會從開封遷到了鄭州,這一個決定,造就了兩座城市不同的命運。

為什麼會有這次省會轉移呢?

首先還是京漢鐵路的走向問題,京漢鐵路在河南這一段繞了個彎彎,恰好繞過了開封,到了鄭州,之後的隴海鐵路又從鄭州經過。鄭州就成了一個十字形的交通樞紐,靠著鐵路的帶動作用,人口聚集,城市發展迅速。


建國時期,鄭州就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鐵路交通樞紐之一。

因為開封在傳統時期是河南省的省會,在行政管理上,開封作為省會城市還是有他城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的。

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封就是河南省的省會。


原河南省政府辦公樓舊址,位於開封市省府前街北側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南省領導越來越感覺到開封作為省會城市的不便之處。

開封位於河南省偏東部,每次省裡召開會議,全省其他地方的領導和代表,多是先到鄭州,再轉車到開封,非常不便。

而此時的交通樞紐鄭州,就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1952年八月之前,河南省政府內部開會一致決定,將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

有了這個決心後,同年的8月5日,河南省政府向中南軍政委發出關於遷省會的函文。

1952年8月18日,中南軍政委覆函,同意“河南省會由開封遷移鄭州市”。同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覆函,表示“河南省省會擬於1953年由開封市遷移鄭州市。經核同意”。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的覆函

這個決議敲定後,搬遷工作於次年的1954年開始,最終,河南省委分四批先後從古都開封,遷到新省會鄭州。


河南省會的變動,其實也是交通因素對城市和政治的影響的體現。正如河北省會從保定遷到石家莊一樣。


歷史寶藏


當前河南的省會鄭州發展如日中天,貼別是鄭州被設立為國家中心城市以後,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城市招商引資項目都日新月異,但建國初期河南省會並不是鄭州,而是開封,之所以遷往鄭州,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自然地理變遷原因

首先是自然地理變遷原因,開封歷史上也曾經有過十分輝煌的歷史,既作為幾朝古都存在過,又曾在宋朝時期發展為世界第一大都市,有“東京城”的別稱。但隨著華夏幾千年歷史變遷,建國後省份區劃的調整,開封不再處在華夏中心,也不處在所在省份中心,河南省調整區劃以後,開封的位置過於偏東,不利於省份中心帶動作用,加之鄭州崛起,所以省會遷移。

經濟發展原因

另外也與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當然次數經濟發展的底層原因是交通,建國初期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依賴國內鐵路運輸,那時與世界的開展的貿易量很少,而國內貿易非常依賴鐵路,而我國當時的經濟大動脈京漢鐵路穿鄭州城而過,且在1954年進行了複線改造,同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後來隨著武漢長江大橋建立,京廣鐵路貫通,對沿線城市經濟帶動明顯。

資源說黃河說

其實也有很多人說河南遷省會與黃河以及開封資源枯竭有關係,但是依據科學性有待評估。雖然黃河在開封北部有決堤風險,但鄭州北部同樣有黃河存在,地貌與開封並無明顯區別。另外開封與鄭州相距不遠,資源屬性上相差也不大,所以資源說也站不住腳。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