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症病人面臨的問題:激素無效、病情反覆......

針對不同年輕的階段的血小板減少症患者,小兒治療方面會常涉及到丙種球蛋白,而對於青少年成人的一線方案則是激素為主。當面對是效果不好、激素無效、或反覆的情況時,該怎麼辦呢?

血小板減少症病人面臨的問題:激素無效、藥效不好、病情反覆.....

血小板減少症病人面臨的問題:激素無效、病情反覆......

①:激素治療血小板減少無效怎麼判斷?

指正規糖皮質激素(包括常規劑量潑尼松和大劑量短程地塞米松)治療無效。常規劑量潑尼松(1 mg·kg-1·d-1)治療4周仍無反應,說明潑尼松治療無效,應迅速減量至停用。

地塞米松40 mg/d×4 d口服治療,無效者可在半月後重復,仍無效則考慮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

②:糖皮質治療血小板減少反覆是怎麼情況?

指糖皮質激素有效患者在停藥或減量的過程中復發,PLT再次降到30×109/L以下。對於潑尼松治療有效的患者,穩定後儘快減至最小維持量(≤15 mg/d),在減量過程中血小板計數不能維持的患者應考慮二線治療。

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方案不需要進行糖皮質激素的減量或維持。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且療效持續半年以上的復發患者,還可以再次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果半年以內復發,一般不再考慮糖皮質激素治療,應選擇更換治療方案。

血小板減少症病人面臨的問題:激素無效、病情反覆......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一般認為小劑量潑尼松(≤15 mg/d)維持治療的耐受性良好,但仍不可避免長期應用帶來的風險(體重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骨密度降低、青光眼、白內障以及感染等)。

對於長期服用小劑量激素的患者應該注意監測不良反應,注意預防感染、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小劑量糖皮質激素不能耐受的患者,也需要考慮更換治療思路。

當激素治療血小板減少治療效果無效或反覆時,一般臨床上就會“啟動”二線治療:

多涉及到促血小板生成藥物,比如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羅米司亭等,其他包括利妥昔單抗、脾臟切除等。

但結合相關二線治療療效侷限、停藥反覆的治療後果,建議儘快開展針對病灶的治癒思路,幫助穩定血小板數值情況,預防降低相關風險。

對本文/病情有不懂的問題發送“私信”過來或關注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xbjs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