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後能回國的“中國最帥教授”:生活是公平的,努力是有用的

他頂著“高顏值男神”、“科研大神”

的光環,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無數挑剔的粉絲。而且他還因一組帥氣的照片在網絡上躥紅,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中國最帥教授”

男神學霸的科研之路

1978年,魏坤琳出生於湖南湘潭,自小就聰明伶俐,喜歡讀書,在班裡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

關鍵是,魏坤琳並不只是喜歡讀死書,而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為此,他經常會找各種各樣的書籍去看。

家裡的書並不多,但魏坤琳還是看了至少三遍,才心滿意足地去親戚家找書看,甚至連舅舅家的工程類書籍,他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到了大學,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在談戀愛玩遊戲,而他依舊堅持看書學習,甚至已經開始對自己的未來道路進行規劃。

留學後能回國的“中國最帥教授”:生活是公平的,努力是有用的

2000年,在北京體育大學獲得生物力學的學士學位後,對國外生活充滿好奇的他,選擇了遠赴美國讀書。

在異鄉國度,他耐住了寂寞,專注於學習,宛如一個苦行僧。上天是不會辜負勤奮的人,他在2003年和2004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分別獲得運動控制和電子工程的碩士學位。時隔三年後,他拿下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博士學位。

2009年,他選擇回國,加入北大心理學系,開啟了學術科研的“開掛之旅”。那一年,他才31歲。

2014年開始,魏坤琳開始兼任清華-北大聯合生命科學中心中心外博導。2018年1月,魏坤琳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留學後能回國的“中國最帥教授”:生活是公平的,努力是有用的

生活是公平的,努力是有用的

魏坤琳在讀博期間,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分析人腦工作方式,以及人是怎樣控制的。而正是因為他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所以被節目邀請到最強大腦,作為“科學判官”。

在節目中,魏坤琳表現得比較較真,因為他在好奇之餘,也秉持著科研的態度來看待各個選手的“腦力表現”。

有人問他這麼一個問題:“聰明的人,是因為先天的大腦聰明,還是後天開發的大腦聰明?”

魏坤琳回答道,“人身體的每個部件都是先天和後天共同塑造的結果,包括大腦和所有的能力,當然,父母的基因決定了大腦的很多特質。只不過身體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更多一些。”

對此他還進行了詳盡地解讀:一個聰明的人,都是投入且持續性學習的結果。而且這個時代很焦慮,同時也足夠公平,因為這個時代最終還是屬於那些肯學習,善思考,肯吃苦,肯堅持的人。

留學後能回國的“中國最帥教授”:生活是公平的,努力是有用的

其實,魏坤琳的這番話,確實句句在理。在我看來,選擇了安逸的生活,儘管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會少很多,但卻會把人變得平庸。因此,唯有能夠不斷努力奮鬥和學習的人,才能夠在萬眾之中脫穎而出。

而像魏坤琳一樣的學霸,也正是領悟到這一點,不僅在學生時代刻苦學習,更是在社會工作或者科研工作中,努力進取,最終才成為別人仰慕的存在!

同時印證了魏坤琳的一句話,

“生活是公平的,努力是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