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生投機主義,在投機中走向巔峰,又在投機中走向深淵

對於明王朝來說,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是一場驚變和浩劫,但是對於一些投機分子和陰謀家來說,它卻是不可多得的發家契機。徐有貞就是在這個時候走上了大明王朝的前臺,開始了他可鄙、可嘆、可悲的政治生涯。

徐有貞屬於博學多識的百科全書型人才,這在具有典型四書五經、綱理倫常的明代文人中是個異類,在其他任何朝代,有一個這樣的人在身邊成天嚷嚷,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對他產生一種高深莫測的錯覺。

徐有貞如此努力的學習是帶著很強的功利心的,從一開始,他的投機者嘴臉便已經嶄露頭角了,這樣的人若是真有才又身逢亂世,說不定真的可以成為君王最為倚重的智囊型人才。比如張良、諸葛亮、李善長,如果混得不好也就只是個江湖術士,遊街撞騙,而徐有貞恰恰是介於這兩種人之間的那種。

此人一生投機主義,在投機中走向巔峰,又在投機中走向深淵

正統十四年秋天,“螢禍入南鬥”。徐有貞說,這是兵禍的徵兆。

於是他急匆匆的打發老婆孩子逃回南方老家,恰在此時,蒙古瓦剌部進犯,明英宗御駕親征,大軍臨行時他又指著天象,預言說:“此次出兵必敗,而且連皇上都回不來了!”

果不其然,土木堡一戰明軍大敗,明英宗被瓦剌俘虜!

此人一生投機主義,在投機中走向巔峰,又在投機中走向深淵

徐有貞頓時名聲大噪,在朝廷中得到了相當的發言權。姑且不論他是否因看天象而得出的結論,這件事足以反映出他對時局的敏銳洞察力,而這正是徐有貞發家的資本。

徐有貞的出道其實走的是一條傳統路線。正統七年,他向皇帝上疏,提出關於軍事和政治的五條建議,得到皇帝的嘉許,但未被採用。後來也先的大軍浩浩蕩蕩開來,景泰帝朱祁鈺急急忙忙著急群臣商量對策,徐有貞隱隱覺得機會來了,擺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掐指一算,說:“我夜觀天象,只有將都城南遷才能避此災禍!”

話一說出口,招來罵聲一片,連太監金英都對他嗤之以鼻。

兵部侍郎于謙大喊一聲:“再說南遷者,立斬不赦!”

徐有貞聽了後灰溜溜的躲在人群中,不敢再多言一句。

從此,徐有貞的名聲大壞,很多年都沒得到提升,悔恨交加的徐有貞開始醞釀別的辦法。

其實徐有貞是他後來改的名字,他當時還叫徐珵。

在徐珵週轉斡旋中,他發現有兩個人將有可能決定他的命運,一個是讓自己膽戰心驚的于謙,另一個則是內閣大臣陳循。

徐珵首先去忽悠陳循,像是畢恭畢敬的獻上禮物,一條玉帶。玉帶這東西在古代可是象徵不同尋常的意義,這是身為人臣最高地位的象徵,然後又拿了當年最拿手的看家本領,占星。經過一番折騰後,徐珵神秘的說了一句:“大人,您馬上要加官進爵了!”

不得不說,徐珵對政治的敏感又一次幫了他,不久之後,陳循果然晉升為少保,大喜之下的陳循開始屢屢推薦徐珵。

陳循正式被徐珵搞定,下一個就是于謙。

雖然當時朝廷用人大多是于謙說了算,但是對於這位剛正不阿的大臣,徐珵還是本能的畏懼,於是他選擇了迂迴戰術,在於謙門下的士人展開了奔走遊說。

在徐珵的連續出擊下,于謙終於為他說了話,但是頭腦清醒的明代宗景泰帝一聽徐珵的名字馬上就想到了他當年建議南遷時的嘴臉,十分反感,最終自然是沒有達成目的。

此時心胸狹窄的徐珵並不知道于謙為他說了好話,反而認定是于謙壞了他的好事,於是對於謙的憎恨又加深了一層。

後來,徐珵覺得自己的名字實在是太臭了,實在沒辦法在官場上混下去了,於是在陳循的建議下,徐珵才將名字改為徐有貞。

果然,改名之後的徐有貞仕途開始一帆風順起來,先是景泰三年升為右諭德,繼而因治河有功晉升為左副都御史。

此人一生投機主義,在投機中走向巔峰,又在投機中走向深淵

天順元年,景泰病重,將軍石亨和張軏密謀迎明英宗復辟,徐有貞知道機會又來了,毫不猶豫的加入到石亨和張軏的復辟活動中。果不其然,復辟成功,徐有貞被授兵部尚書,後又被封為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也就是宰相,掌文淵閣事,賜號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錦衣衛指揮使。

這個投機分子終於走上了人生輝煌的頂點。

但是他始終未忘記,曾經在朝堂之上有一個人對他憤然唾罵,要將他斬首,在仕途路上有一個人對他鄙夷小覷,讓他失去了晉升的機會,在官場上有一個人讓他一直屈於人下,滿腔的熱血得不到施展,每當想到這些,徐有貞便恨得咬牙切齒。

英宗復辟後,一直反對復辟的“救時宰相”于謙的地位搖搖欲墜,於是徐有貞趁機屢進讒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於謙下獄,還唆使百官上奏,說于謙一直想擁立襄王世子即位以獨攬大權,妄圖左右明朝政局。這話刺到了皇帝的要害,確實在土木堡之變中,是于謙挽救了大明朝命運,是個大大的功臣,但是徐有貞明白,在英宗心裡一直有一塊心病,一旦觸碰畢將於謙置於死地。

“不殺于謙,此事無名!”

于謙從未對復辟表示過贊同,那麼以于謙在朝廷裡的勢力和威望,對大臣輿論的控制力,我這個皇帝能讓文武百官信服嗎?

於是,英宗下定決心,將於謙拿下,徐有貞趁機落井下石,又將一頂謀反的帽子扣在于謙頭上,說于謙謀反並查無實據,但沒關係,徐有貞已經將中國傳統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發展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雖然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他謀反,但是他一直想這麼做。

比起他的前輩秦檜的那句莫須有真是有過之而不及。正是“意欲”二字,害死了一代忠良,也成就了徐有貞的一世罵名。

英雄冤死獄中,小人大權獨攬。

于謙死後,洋洋得意的徐有貞原形畢露,處處擺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傲慢樣子,每次起草詔書都要經人再三催促才徐徐而至。對原來景泰朝留下的官員大肆罷黜,對當年一起謀劃南宮復辟的同事石亨和曹吉祥更是處處看不順眼,天天在皇帝面前說他們壞話。

而石亨和曹吉祥也不示弱,一對二的戰爭拉開序幕!

此人一生投機主義,在投機中走向巔峰,又在投機中走向深淵

石亨和曹吉祥能夠發動復辟足以證明他們絕非庸人,光是曹吉祥就足夠他招架不住,曹的勢力和眼線不在徐有貞之下,徐有貞沒想到他和皇帝的談話被曹吉祥的眼線小太監聽了去,然後曹吉祥再透露給皇帝,製造徐有貞私自散步與皇帝密談內容的消息,讓英宗認為徐有貞不可靠,結果,徐有貞被降為廣東參政。

一個戰鬥回合,徐有貞便輸的很慘!

石亨利用徐有貞文章中的一句“攢禹成功”的話,說他自比大禹,而且還選擇武功這曾經的封地給自己,足以證明他有謀反之心,結果英宗大怒,將徐有貞拿下,要殺掉!

二個戰鬥回合,徐有貞小命不保!

然而,徐有貞一生投機,運氣實在不差。就在劊子手磨刀霍霍之時,京城忽降雷雨,很多建築被破壞,石亨家也遭了水災,殺人不吉利,徐有貞撿回一條命,被髮配至雲南。之後不到一年,石亨敗落被斬首,徐有貞回鄉閒居,他一心盼望能夠再得到重用,於是又拾起了觀察天象的老本行,常常揮動鐵鞭起舞,等待佳音到來,卻始終以失望告終,苟且偷生十餘年後病逝。

官場十六年,庸庸碌碌,建樹甚少,在一步步的投機中走向人生的頂點,又在一次次的投機中走向萬劫不復。

然而,讓他始終沒有想到的是,在徐有貞登上政治生涯的頂點,俯瞰群雄、沾沾自喜的時候,有一個人已經悄悄的潛伏在他的背後,而這個人也是將他推向萬劫不復深淵的幕後策劃者!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