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智慧醫療風口橫空出世!高規格行業標準制定在即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日前成立智慧醫院與人工智能應用專業委員會、標準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未來將制定中國智慧醫療與人工智能應用的行業標準。

人工智能+智慧醫療風口橫空出世!高規格行業標準制定在即

當前,“效率較低的醫療體系、質量欠佳的醫療服務、看病難看病貴的就醫現狀”已成為民生焦點,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就診手續繁瑣等問題大都源於醫療信息不暢、醫療資源兩極化、醫療監督體制不健全等。而依託ICT、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發展,醫療衛生信息化助力智慧醫療對傳統看病就醫模式進行了深刻的變革,是國家深化醫改、解決醫患矛盾等諸多深層次問題的重要支撐。

近幾年,雲數據、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AI、VR以及5G等新技術的逐漸深入應用,不僅讓臨床業務和醫院管理更加智能,也大大增強了患者的就醫獲得感。智能化醫療健康應用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提供相關的新型健康管理設備,能夠遠程監測、評估個人健康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基於移動互聯、穿戴式設備、內嵌蜂窩通信技術的健康管理設備等正逐步提升各醫療領域的智能化水平。

人工智能+智慧醫療風口橫空出世!高規格行業標準制定在即

智慧醫療英文簡稱WIT120,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我國智慧醫療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智慧醫療市場。2017年中國智慧醫療突破500億元,國家大力支持智慧醫療發展,預計2018年智慧醫療市場銷售規模將逼近700億元。智慧醫療市場規模龐大,且維持著較為穩定的增長率。

在國內,百度、阿里、騰訊、中國平安、京東、華為等各大企業都紛紛開始整合醫療資源,BAT憑藉敏銳的互聯網嗅覺,很早便開始進行醫療產業戰略性佈局,目前已經形成醫院-健康管理-智能穿戴-醫藥流通完整生態。

阿里集團早在2011年就開始涉足智慧醫療體系。阿里巴巴的智慧醫療佈局以支付寶、天貓為框架,雲峰基金為開路先鋒,產業內實現協同;現在阿里健康佈局的“醫藥資源+偏企業服務商+藥品監管”的互聯網醫療生態系統已見雛形。

百度智慧醫療生態以大數據資源和處理能力為核心,較為重視醫生端應用;騰訊醫療的佈局可視為一核(微信)多衛星(春雨醫生、丁香園、微醫集團等實力干將)體系,將社交流量充分轉移到醫療健康領域。

目前安徽、浙江等地已經有了智慧醫療與人工智能應用的地方標準或相關規定。隨著全國智慧醫療行業標準的建立,作為智慧醫療規模最大,需求最旺盛的細分市場,醫療信息化建設有望將邁上新的臺階。

人工智能+智慧醫療風口橫空出世!高規格行業標準制定在即

中國對醫療信息化的推進得益於2009年的新醫改。200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佈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首次將醫療衛生信息化定性為支撐改革的支柱,在國家級層面提出發展信息化的要求,且將優先採用國內產品,而隨後十二五“3521”工程的推進,2014年升級版的“46312”工程,以及十三五的“開展健康中國雲服務計劃”都為國內產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利好。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430億元。埃森哲預測全球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163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接近40%。

樂晴智庫,深度行業研究!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樂晴智庫精選」/網站(www.767stoc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