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材料為新能源汽車再提速

新材料推進製造業高端化發展

山西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山西宏立至信汽車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新恆業新能源鋰電池項目、中外合資底特律新能源汽車項目基地……在省轉型綜改示範區晉中開發區,一個千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我省新材料領域相關專家學者馬不停歇,就我省應圍繞新能源汽車建設新材料產業群課題積極參與調研,近日向省智庫提交報告。

課題專家們認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迎來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的重大變革。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是我省"十三五"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這不僅僅是成就山西省的新能源夢想,也是助力我省"煤炭-電力-新能源汽車"延伸產業鏈的發展,更為我省圍繞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新材料產業提供了良好契機。 新能源汽車要想在真正意義上超越傳統能源汽車,就必須實現對關鍵材料的技術突破。課題組長、太原理工大學教授晏泓認為,永磁材料是永磁同步電機的關鍵構建部分,石墨烯是電力存儲的關鍵資源,適應新能源驅動、降低能源消耗,輕量化都是重要的創新突破環節。

課題組認真調研後梳理出,我省有基礎的材料產業主要有不鏽鋼、鎂合金、鋁合金、煤系高嶺土材料、釹鐵硼永磁材料、精細化工材料、碳纖維等。"十三五"以來,我省新型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部分行業領域產能和產量居全球或全國前列,不鏽鋼規模躍居亞洲最大;煤系高嶺土深加工產品年產量居國內第一位,成為全球主要產地;釹鐵硼永磁材料產量佔到全國的1/7。課題組成員、太原理工大學教授樊建鋒指出,從整體來看,山西省已初步形成多條產業鏈,如特殊鋼深加工、鎂合金深加工、煤焦化-烯烴-精細化工產品、工業廢棄物——新型建材等產業鏈。已形成以太原、運城為核心的鎂合金材料基地、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基地;以太原不鏽鋼產業園區為核心的太原不鏽鋼新型材料應用基地;以呂梁煤焦油深加工、長治焦化苯深加工、晉城焦化苯深加工等為重點的煤化工材料基地;以太原、陽泉、呂梁新型耐火材料為重點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基地。

經過多年發展,這些新材料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以特色領域為主的產業體系。2018年,全省新材料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53.7億元,新材料產業工業增加值佔全省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比重1.5%、佔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比重15.1%。新材料產業著力推進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規模化發展,將成為助推我省工業"結構反轉"的新引擎。

"政產學研"相結合拉長產業鏈

"雖然產業基礎已初步具備,但我省新材料在產品檔次、集群效應、研發水平等方面,仍與資源稟賦不相匹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課題組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快速發展,我省應圍繞新能源汽車建設新材料產業群。作為磁性材料起步最早的省份,我省早年在該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一段時間,由於技術力量弱、重視程度低、產品性價比較低等因素,在行業中發展相對較慢。

近年來,在國家、省科技項目、資金大力支持下,無論是在學科建設、科研人才儲備,還是在新材料領域科研成果都有了新的突破,為產業發展積蓄了新的能量。今年上半年,太原理工大學聯合27家與磁性材料相關的省內高校、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山西省磁性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聯盟充分利用各企業、科研院所資源優勢,開展技術創新工作,把磁性材料產業做強做優。 此外,大同有著豐富的石墨資源,中科院煤化所、大同大學炭材料研究所也一直致力於高品質低成本的石墨烯規模化綠色製備。

由此可見,我省應當充分利用在煤炭、鋁土礦、白雲石礦、鈦礦、石墨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延長基礎雄厚企業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課題組提出建議,應加強太鋼集團技術中心、銀光鎂業技術中心、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電三十三所、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建立不鏽鋼、鎂業、磁材等產業戰略聯盟,實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才能促進和支撐新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課題組提出,還可重點發展高性能特殊鋼、高性能鎂合金、高性能鋁合金、新型電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石墨烯和能源新材料。如果以新能源汽車用新材料為核心向外輻射,就可以覆蓋省內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重點,省相關企業提供相應產品及技術支持,通過政策激勵及基金資助為導向鼓勵圍繞新能源汽車建設新材料產業群,不僅可以走出一條"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還可以發揮產業集群優勢、降低遠程採購成本、增強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穩定性、整體帶動全省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我省現有產業鏈得以延伸並形成網狀交叉,最終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新材料產業網。

多項行動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把產業由傳統的增長模式轉向新動能增長模式,一定要把新的產業引進來,以產業集群的方式來培育新動能。"該課題組顧問、太鋼集團總工程師李建民認為。"十三五"期間新能源汽車將在山西整車生產中佔據主導。

按照規劃,到2020年,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41萬輛,產銷量21萬輛,實現產值500億元,並帶動相關工業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在省政府新聞辦不久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省發改委表示,我省將探索煤制氫+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可再生能源制氫等低碳高效技術,開展"新能源+儲能"試點示範;開展大規模儲能、石墨烯、氫能等前沿技術探索。省科技廳也表示,將重點圍繞智能電網、風光發電、氫能、先進儲能、碳纖維、石墨烯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能源相關產業開展前沿技術攻關。

鼓勵骨幹企業將研發投入增加至主營業務收入的3%以上。力爭新建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國家級、省級新材料領域製造業創新中心,組建5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將新材料產業打造為引領、支撐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彙集全省各方面的力量予以支持。我省將通過啟動重點項目"助推"、關鍵技術"攻堅"、融資難題"破解"、重點新材料"護航"與產業招商"延鏈"5項行動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