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童年經歷:在爸爸媽媽上班的時候總喜歡自己一個人偷偷玩電腦或者看電視,一等到爸爸媽媽回來自己就假裝乖乖寫作業,彷彿是一個乖寶寶。

這次帶來的就是有關孩子偷看電視的一段經歷,看完覺得太真實了!媽媽剛下班回家,就像看看自家兒子在家裡幹嘛,於是從鐵門縫裡一看,原來自家兒子竟然在客廳裡偷偷看電視呀!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也許是媽媽回家的動作聲音有點大,房子內的兒子好像感覺到媽媽要回來了,於是兒子很敏感地蹦下沙發。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兒子快速地跑到電視機旁邊,然後果斷地關掉電視機,一邊關一邊躡手躡腳,生怕被回來的媽媽察覺到一絲不對勁。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最後孩子要溜回自己的房間去了,這時候他又停頓了一下,遠遠地望著門口看,似乎看到門口有人?孩子立刻害怕地跑回自己的房間去。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小時候我媽也總是趁爸爸媽媽不管自己的時候偷偷玩偷偷看電視,但說到底,這種行為和孩子自制力差也有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呢?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首先,爸爸媽媽應該需要給孩子制定規則。很多父母等到孩子青春期時,表現出很多壞習慣才開始著急,往往有點為時已晚。因為一個孩子的言行習慣是從小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會越來越根深蒂固,再想糾正需要花費巨大的心力。建立規則時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和討論,由孩子自己說出來的規矩,他會更樂意去執行。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其次,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允許適當放鬆。有研究表明,人的自制力是有限度的,大腦會在苦差事和尋找簡單的獎勵之間尋找平衡,所以如果讓人連續完成兩件事情,每件都需要很強的自制力,那麼第二件事往往做得更差。所以與其在題海戰術中讓孩子耗盡對學習的興趣,不妨允許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只要做好了應該要做好的事情,可以允許孩子適當放鬆,讓孩子享受到高自制、高效率帶來的甜頭。

孩子自制力差,問題可能在家長,多數家庭都會中招

最後,及時的提醒,讓孩子對自己的負責。關於自制力這件事,如果成人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什麼都可以被原諒,那孩子就很難形成自律的習慣。想讓孩子一瞬間明白利害關係並不現實,家長不妨從給孩子一個溫柔堅定的提醒開始,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