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雄蜂可以自由進入任意蜂群的原因,充滿鄙視,卻有利蜂群發展

導讀: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通過群味和體味來辨認本群蜜蜂與它群蜜蜂,對於蜂王和工蜂來說,一旦入錯巢門,引來的必然是一陣廝殺,最後死亡或者逃走,但是對於雄蜂來說,不管雄蜂進入哪個蜂群,守衛蜂都不會阻攔。如果從群味和體味的角度來說,實際上

蜜蜂是無法通過體味來判斷本群蜜蜂與它群蜜蜂的,因為蜜蜂體味各不相同,但是由於每個蜂群的群味不同,蜜蜂可以輕鬆分辨本群蜜蜂與它群蜜蜂,作為雄蜂來說,群味同樣存在,那麼為什麼雄蜂在蜂群中不會遭受阻攔呢?今天蜂部落就來給大家揭開真相。

揭秘雄蜂可以自由進入任意蜂群的原因,充滿鄙視,卻有利蜂群發展

為什麼雄蜂隨意進入蜂群不會遭受阻攔?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蜂部落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蜂群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性,二是雄蜂自身的特點決定。

第一:蜂群長期以來的習性

我們都知道,蜂王交尾的方式並不像一般的生物一樣在圈內完成,而是通過高空遠距離飛行的方式來完成,而在這個過程中,雄蜂作為蜂王交尾的必須參與著,在蜜蜂分蜂期的時候,由於每個蜂群中都有可能分蜂,這時候雄蜂是最受歡迎的,每個蜂群都接受雄蜂,而雄蜂的主要工作是吃飽喝足以後在空中婚飛區域等待處女王的存在,只要有處女王存在,集結的雄蜂就開始追逐處女王,最後少數雄蜂與處女王交尾。

對於這個過程來說,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與處女王交尾的雄蜂,未必就是培育蜂王的蜂群,而是整個蜂王婚飛區域內的雄蜂都有可能參與,所以與處女王交尾的雄蜂,並不要求一定是本群的雄蜂,而是要求飛行能力強,體力好的雄蜂,

所以蜂群中根本就沒有必要對雄蜂進行阻攔。

揭秘雄蜂可以自由進入任意蜂群的原因,充滿鄙視,卻有利蜂群發展

第二:雄蜂不具備攻擊力

這看起來有點鄙視,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我們都知道,當蜂群中需要雄蜂的時候,雄蜂獲得的待遇與蜂王相似,同樣有工蜂進行餵養,但是如果蜂群中不需要雄蜂的時候,雄蜂的命運是非常悲慘的,比如在蜜蜂越冬以前,大量的雄蜂會被工蜂圍殺和驅逐,最後的結果是越冬蜂群中不會有雄蜂的存在。曾經有科研人員對工蜂圍殺雄蜂的場景進行了觀察,雄蜂是完全沒有反抗之力的,從數量上來說,雄蜂並不佔優勢,從攻擊力上來說,雄蜂雖然個頭大,但是攻擊力並不強,所以對於雄蜂來說,不管雄蜂是在哪個蜂群,對蜂群都沒有威脅。

蜂王和工蜂不一樣,我們都知道,當一個蜂群中出現兩隻蜂王的時候,如果不是交替,必然引發兩隻蜂王決鬥,而一個完整的蜂群中,工蜂總是要保護自己的蜂王,所以一旦有外來蜂王進入蜂群,最後的結果就是被工蜂圍殺。

工蜂在採集過程中也會發生迷巢現象,哪怕是帶有花粉或者蜂蜜的工蜂,只要投錯巢門,也會引發工蜂的圍殺,最後的結果要麼跑掉,要麼被圍殺死亡。

實際上,雄蜂雖然個頭大,但是並沒有蜂群中蜂王和工蜂的致命武器,那就是螫針,不管是蜂王還是工蜂,在廝殺的過程中,最厲害的致命武器都是螫針,由於雄蜂不具備螫針就夠,不管是到了哪個蜂群,由於數量少,對每個蜂群都難以產生威脅,蜂部落認為這是雄蜂可以自由進出任意蜂群的一個原因。

揭秘雄蜂可以自由進入任意蜂群的原因,充滿鄙視,卻有利蜂群發展

雄蜂可以自由進出蜂群的意義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我們都知道生物之間存在雜交優勢,而近親繁殖可以說是醫學上經過論證的不能發生的行為,而雄蜂可以自由進入任意蜂群,恰恰保證了蜂王交尾的時候不一定與本群的雄蜂發生交尾,而是與優質的雄蜂發生交尾,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大大降低了蜂群近親繁殖的可能,更加有利於蜂群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