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理財成主流:“機器人”能幫我們理財嗎?

投資者理財時,往往希望得到個性化的投資指導,也愈發注重理財產品的後續服務。為適應投資者需求,近年來,很多金融機構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應用於傳統投資顧問業務當中,基於客戶自身風險偏好、財務狀況等因素,搭建智能算法模型,為投資者提供更全面、更個性化的金融服務。

那麼,智能理財服務具體能為我們提供哪些投資幫助?

分析投資行為——

以一款理財手機應用中的“智能理財助理”為例,用戶在“總資產”頁面中找到“智能理財助理”入口,在“理財體檢”一欄點擊“開始體檢”,“智能理財助理”將對用戶資產數據以及基金等產品的交易行為、持有時間等進行分析,依據用戶實際情況給出“你可能有追漲買入的傾向”“持倉過於集中”等提示。用戶可據此發現自己投資當中的風險行為並加以改變。

介紹產品信息——

在“評測基金”一欄,用戶可選擇一隻當前持有的基金,點擊“查看詳細測評”,查看其近年來的累計收益與同類產品的對比,與物價水平、滬深300指數(3789.115, -13.47,-0.35%)(3789.1152, -13.47, -0.35%)的增速比較,還可查看最近1年持有用戶的盈虧情況、專業機構對基金的評估等。通過這些參考信息,用戶可更詳細地瞭解基金的業績、風險和預期收益等。此外,智能理財助理還為用戶介紹豐富的理財知識,用戶可瞭解如何更加理性地投資。

推薦產品組合——

有銀行推出了智能投顧產品。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可通過這一產品的相關數據分析,獲取覆蓋各類資產配置的投資組合推薦,並享受投前分析診斷、投中智能交易、投後跟蹤提醒等服務。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成熟和完善,因此,投資者在通過智能理財服務獲取資訊和參考的同時,仍要加強自己甄別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強風險意識,理性判斷風險,合理利用智能理財這一新型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