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毫無疑問,劉慈欣是當下中國科幻文學的代表人物,早在2009年就有學者指出:“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2015年,他的《三體》獲得有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這不僅在中國科幻文學界產生重大影響,也給整個文學界帶來極大的刺激。

不少人在產生震驚的同時,也讓學術界不少人產生疑惑:為什麼中國的主流文學界會錯過劉慈欣這樣一位優秀的作家?為什麼偏偏是《三體》獲獎了?

隨後,對於劉慈欣作品尤其是《三體》系列的研究越來越多,研究者們藉助不同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對劉慈欣的作品展開全方位的分析,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從讀者接受理論的角度分析《三體》系列。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事實上,劉慈欣在創作的過程中十分重視讀者的因素,翻閱他有關科幻文學的相關文章,“讀者”這一詞出現的頻率是十分高的,因此從讀者接受理論的角度去探討《三體》系列是非常有必要的。

M.H.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中提出每一件藝術品都要涉及藝術家、作品、世界、欣賞者四個要點,“幾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論總會在大體上對這四個要素加以區辨,使人一目瞭然”,“批評家往往只是根據其中一個要素,就生髮出他用來界定、劃分和剖析藝術作品的主要範疇,生髮出借以評判作品價值的主要標準”。接受美學理論將這四要素中的欣賞者也即讀者放在了中心位置,這種理論認為:“一部無論多麼優秀的文學作品,在未被讀者閱讀之前,它只能是一個文本,是一堆死的文字符號的堆積。只有在閱讀過程中,在讀者的接受行為中,這個文本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存在,產生社會效果。”

讀者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作家也必然會考慮到讀者的因素。

劉慈欣的讀者觀

劉慈欣在談論科幻文學的相關文章中,所說的讀者多數情況下指的是與批評家即專業讀者相對的一般讀者,但是這並不是說他並不在乎專業讀者的意見。

事實上,劉慈欣在希望科幻能夠擁有市場的同時,更能獲得專業讀者的關注:“科幻文學一直都是一個很邊緣的存在,並不為評論界所注意。一次有機會問顧彬:你看中國科幻小說嗎?他回答說我連德國的都不看。科幻背後沒有主流文學那龐大的學院派評論體系,我們只能依賴讀者的評價,更糟的,依賴市場和銷量的評價,於是,科幻文學閃光的內核不可避免地隱沒於商業化後面。”

這段話其實透露出劉慈欣的無奈,一方面為了生存必須要十分重視一般讀者的趣味,但是很顯然這樣不利於科幻往更深層次的發展;另一方面他十分渴望專業讀者的承認,但是由於學院派們對科幻的關注度卻不夠。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那麼,何以《三體》系列卻得到了讀者和評論界共同地認可呢?

接受美學認為,作為文本接受主體的讀者,在閱讀一部作品之前受到所處環境、所受教育、人生經歷等各方面的影響,從而形成接受的“前結構”,而這一結構影響了讀者閱讀文本時的興趣,使得讀者產生“期待視野”。

也就是說,讀者選擇接受什麼或不接受什麼並不能由作者和文本決定,作家要想使作品獲得讀者的認同就必須考慮讀者的期待視野。

科幻文學在中國的發展

在《三體》系列之前,中國科幻文學大多時候處於邊緣地位和讀者的期待視野密切相關。早在晚清時期,中國科幻文學就已經出現,科幻可以展開對未來的想象,滿足了人們對中國擺脫積貧積弱現狀的之後的想象。

像梁啟超的《新中國未來記》、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碧荷館主人的《新紀元》等等,都塑造了一個在未來若干年後強大中國的形象。不過,在救亡圖存的呼聲下這些小說也很快就被拋離讀者的視線了。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像蘇聯學習大力發展科學文藝,這時科幻又繁盛一段時間。“文革”結束之後,在追求現代化的背景下,科幻文學又一次取得了繁榮期,葉永烈的《小靈通漫遊未來》甚至銷量達幾百萬冊,創造了中國科幻文學的奇蹟。

但是,這一時期關於科幻文學應該講求科學性還是文學性產生了激烈的討論,終於在1983年清楚精神汙染的活動中,由於政治的原因科幻文學再次衰落了。

新時期科幻文學發展的可能

此後,終於在90年代,科幻文學再次發展起來,但是科幻屬於精英型文學,還是給不少讀者帶來比較高的門檻,因此,科幻只能在小圈子裡獨自發展。

更何況,市場經濟確立之後,文學從中心走向邊緣,文學曾經具有的對現實的轟動效應不再了,一般人對文學不再抱有多大的期待,當讀者對文學不再關心,那麼更小眾的科幻文學只能更加邊緣。

到了21世紀,尤其是近十年,科學技術的發展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各種科幻電影也被引進中國,從《黑客帝國》到《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觀眾被科技與想象帶來的新奇感所折服。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在現實層面,科技也越來越快速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幾乎每一個科學熱點都會引起人們強烈的關注。

在未來層面,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在讓人們不斷為之鼓掌的同時,也讓不少人產生擔憂,比如無人汽車、機器人寫新聞等等,意味很多職業將要消失,這促使個體也在不斷思考自己未來的命運。

而各種社交媒體、新媒體的的出現又使得傳統文學遭受巨大的打擊,這些工具不僅使信息同步化變成現實,而且大量的信息噴湧而出甚至將人淹沒,在表現現實方面傳統文學變得越來越無力,作家們甚至發現現實的荒誕已經遠遠超過了文學所能夠想象出的荒誕來。

在《三體》成名之前,中國主流文學界壓根兒沒聽過劉慈欣的名字

因此,當無數作家絞盡腦汁如何書寫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現實時,劉慈欣的《三體》系列提供了一種新的與現實發生聯繫的文學樣式,滿足了無數讀者的“期待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