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啟停為什麼大多數司機上車就關掉呢?

l林爾枝


大多數司機,上車就關閉啟停功能是因為現階段的啟停功能給駕駛者帶來的感受不理想,其次是處於對電瓶、啟動機、發動機的一種保護,即便配備啟停動能的啟動機、電瓶是強化的,暖機狀態下的發動機頻繁啟動也不會造成過大的磨損,但頻繁啟動的機器難免會讓駕駛者心裡不爽,只能說啟停功能仍需不斷完善!

啟停功能是在日益嚴苛的排放、油耗規則促進下產生的,這個功能過去通常只會配備在一些高端車型上,而現如今隨著相關規則變的更加嚴厲,很多低級別車型也會配備、而逐漸演變成全車型標配;一般而言,啟停分手動、自動兩類,自動開啟式啟停功能、無法進行手動關閉(沒有開關),而一部分車型配備啟停功能的開關,只有這一類才可以進行手動關閉,而其它的根本不可能關閉,除非是系統檢測到電池衰減嚴重、從而屏蔽掉啟停!

啟停的糟糕體驗

啟停給行駛體驗造成的影響,應該分為兩部分來說,那些配備在高端車型上啟停功能,相對來說感受還可以,因為啟停邏輯更完美,系統能感知到什麼時候該停、什麼時候不該停,所以使用起來並不難受;而相對於一些低級別車型,雖然也配備了啟停功能,由於受到成本的制約,所以往往在硬件上有所保證、但軟件邏輯上容易出問題,所以因為邏輯上的問題往往會給駕駛者帶來很不好的影響,該停的時候不停、不該停時頻繁停;所以很多用戶就會選擇主動關閉!其次現如今大部分啟停技術基於12伏電壓,啟動時力量不夠,所以會給人帶來一種很力竭的感覺,等未來48伏系統大面積普及後,就能很好的改善這一狀況,更高的電壓可以讓啟動那一瞬間變的更為平順、迅速,所以啟停技術仍需很大程度的提升;而馬自達研發的智能停缸系統同樣可以做到無比平順,停時將活塞停於某處,啟動時直接點火即可(將混合氣體完成壓縮後停缸),無須啟動機去帶動、只需點火引燃混合氣即可,所以啟動力量更大、表現的也更為順暢!

關於啟停功能對車子壽命的影響

首先要說啟停功能生效,是建立在一定溫度下的,也就是說只有在油溫達到足夠保護髮動機的時候,啟停才會開啟;所以在東北的冬季高寒時期,不必擔心冷車狀態下、啟停功能頻繁介入,所以也就避免了冷機磨損;而等發動機的水溫、油溫都上升後,建立在暖機狀態下的磨損微乎其微,畢竟此時機油已經在機體表面附著了一層油膜,短時間的停機、還不至於讓機油回留油底殼,所以不必擔心啟停功能會對發動機造成磨損!至於電瓶、啟動機都是經過強化的,所以不會因為系統的頻繁啟動而導致壽命變短,當系統檢測到電瓶產生一定衰減後,就會自動屏蔽掉啟停功能,而剩餘電量儲備等於一塊全新的普通電瓶;不過它再耐用,也不能否認Agm電瓶的價格更貴,所以當更換電瓶的時候、消費者還是不得不支付更多的金錢去購買,這一點就算啟停功能的一大弊端,終究還是會令車輛的使用成本增加,這樣一來、用戶上車關閉啟停功能的做法、就很容易被理解了!

總而言之啟停功能是環保規則所促進、而誕生的功能,說它不好、它終究還是能讓車子更省油,比如在堵車時、長時間的原地怠速會令油耗很高,但啟停功能介入、發動機熄火,這個過程就不噴油、不點火了,所以省的就是這部分油;而說它好,它用起來實在是不爽、糟糕的體驗令很多車友上車後,不得不關閉這個功能;總的來說啟停功能目前還不成熟,需要去改進、完善的地方還有許多!


非專業車評


自動啟停我只要記得我也都會把他關掉,我覺得用處不大,這個真的省油嗎?即使有,估計也是微乎其微。夏天本來就熱火朝天的車一熄火,車內的溫度明顯馬上上升,還得趕緊松剎車,有時候停紅綠燈為了不讓他熄火,剎車還得輕輕的踩。



還有在停車的時候,我們有的很多地方都不是一把方向就能進停車位的,我們往前進一下踩剎車準備換倒檔車子熄火了,檔位一撥他馬上又啟動了,感覺操作起來不連貫。有一次也是在停車位踩下剎車啟停熄火了,檔一掛又啟動了,一老大爺走過邊走嘴裡邊嘮叨:年輕人這技術不行啊起步又熄火了,我起步熄火了嗎我,我可是老司機了。


還有雨天行車最好還是記得關掉,一旦車子涉水後熄火,本來是不可以再次啟動的,如果開著啟停,剎車一鬆又啟動那就麻煩了。


快樂的小蟲


現在很多車輛都配備了自動啟停功能,而自動啟停功能可以有效幫助人們節省油耗,幫人們省下了不少的油錢,所以很多車主朋友也就非常中意自動啟停功能。但是也有不少司機上車之後就關閉自動啟停功能,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很多司機朋友對於自動啟停功能不太瞭解,誤認為自動啟停功能會對發動機造成一定損傷。很多司機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深踩剎車就會啟動自動啟停功能,當鬆開剎車時候,發動機又會自動啟動;而在鬧市區路段,車輛發動機就會重複這個自動啟動自動關閉的過程。因此不少司機朋友認為,發動機這樣的頻繁啟動會造成一定的損傷。但是事實上,發動機只有在頻繁冷啟動的時候才會造成損傷,而自動啟停功能工作的時候,發動機處於熱機狀態,所以頻繁啟動也不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傷。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車輛自動啟停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抖動,對於很多車主朋友來說,這樣的抖動影響了舒適性,特別是在擁堵路段的時候,頻繁的抖動對於駕乘舒適性的確是有影響的。所以說,為了提高駕乘舒適性,很多司機朋友才關閉了車輛的自動啟停功能。

第三個原因,很多司機在夏季容易下暴雨的時候會關閉自動啟停功能。因為下暴雨的時候,路面會產生積水,如果說車輛通過積水路面的時候,啟動自動啟停功能,那麼很有可能導致積水灌入發動機因此發動機損壞。所以,很多司機在夏季容易下暴雨的時候會關閉自動啟停功能。

綜上所述,自動啟停功能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可以達到省有效果的功能,不過由於這項功能並不是安全相關的功能,所以說駕駛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是否需要開啟此項功能。


汽車觀察家


☆自動啟停技術可以讓車輛在停止移動並且駕駛員施加制動時自動熄火,在一定程度上,自動啟停技術減少了駕駛員的操作,並且在長時間停車時減少燃油的消耗,而駕駛員只要鬆開制動,發動機又自動點火,從車輛的設計初衷來看,自動啟停技術是好的,但是為什麼大多數司機不喜歡自動啟停呢?


首先,部分駕駛員會認為自動啟停技術會增加起動機和電瓶的傷害,儘管安裝了自動啟停配置的車輛都安裝了增強型電瓶和起動機。但是頻繁的使用還是讓部分人心理上不能接受。反向思維,自動啟動車輛的電瓶耐用性是好,但是如果減少使用次數豈不是更好。

其次,配備了自動啟停技術的車輛在啟動的瞬間會產生震動,而這個震動會讓人非常不舒服,所以許多人更願意把自動啟停關掉。

再次,自動啟停技術只要車輛處於施加制動狀態並且車輛是停止移動就會啟動,而城市路面駕駛時跟車的走走停停是常有的事。如果短暫的一瞬也要熄火,這顯然是讓人很不舒服的一件事。

最後,自動啟停技術不一定省油,發動機在啟動一次消耗的燃油要比怠速30秒消耗的燃油還多,如果長時間的停車熄火還可以達到省油的目的,可短暫的停車熄火就不是省油而是費油了。

正是基於以上幾個原因,大部分駕駛員都不喜歡自動啟停技術。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自動啟停為什麼大多數司機上車就關掉呢?最主要是因為嚴重影響我們的行車體驗,自動啟停開啟和關閉的一瞬間,震動感非常的明顯,其次就是自動啟停理論上是為了節能減排,實際上省下的油微乎其微。

發動機自動啟停的作用

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又叫STT智能節油系統,主要通過在發動機上安裝專用的起動機(正常起動機上的馬達只有一個,自動啟停起動機上的馬達有兩個),車輛的行車電腦通過ABS傳感器判斷車輛是否在靜止狀態,且車輛的剎車是否被踩下,這個時候自動啟停系統會對車輛做出判斷,從而控制車輛的啟動或者熄火。

90%以上的車主上車就會關閉自動啟停功能

現如今,隨著節能環保理念的日益加深,各大車企紛紛重視車輛的排放和油耗,所以大部分車型開始標配自動啟停功能,但是自動啟停功能可以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自動啟停的確可以節省油耗,變相降低排放。理論上可以省油達到10%—15%,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家普遍反映大概可以節省0.3L/100KM ,在路況擁堵的市區可以節省1L/100KM,按照這樣數值計算的話,100公里最多可以省下來8塊錢,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覺得無所謂,所以直接關閉。

2、嚴重影響駕駛感受。大部分車型的自動啟停還是依靠起動機的頻繁啟動和熄火來實現自動啟停功能,所以啟停工作的時候,發動機震動的感覺非常的明顯,尤其是在堵車的鬧市區,本來就心情煩躁了,車輛行駛再一頓一頓的,就會讓人抓狂。

3、自動啟停後期使用成本比較高。自動啟停系統對於車輛的起動機和電瓶要求較高,尤其是電瓶,大家都知道,正常的蓄電池經不起頻繁的充放電,這會大大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所以自動啟停車型使用的都是AGM這類專門為自動啟停設計的電瓶,用來避免頻繁充放電對於車輛蓄電池產生的傷害。

總結

自動啟停系統的普及是車企對於國家節能減排理念的號召,實際上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由於發動起啟動的震動感是無法避免的,所以雖然現在啟停技術已經比較完善了,但是在駕駛感上依然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車企應該著重研究如何提高啟動熄火一瞬間的震動感,想必完全解決的時候,自動啟停才能正真走進所有駕駛者的心中。


陳先森說車


自動啟停功能應該“選擇性”打開。我的做法是:第一,根據等紅燈或停車時間的長短,手動切換自動啟停功能開或關;第二,如遇到堵車比較嚴重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關閉啟停功能。第三,夏季環境溫度較高開空調後,一般選擇關閉自動啟停功能;第四,冬季環境溫度比較低或是冷車狀態下發動汽車水溫70度以下時,關閉啟停功能;五是即將進入停車場時關門啟停功能。

等紅燈時的選擇。汽車啟動一次的耗油大概等同於怠速10秒。因此,在遇到紅燈時,預先判斷紅燈時間是否大於10秒以下,我個人一般以20秒為標準,少於20秒關閉啟停,大於20秒開啟。也許大家認為這麼頻繁操作比較麻煩,其實應該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兒,有實體啟停開關的本不用說了,按一下開,再按一下關,在觸碰上操作也一樣,我的車就是觸屏上操作的,平時把虛擬啟停開關調出來即可,也是點一下開,再點一下關,沒什麼不方便的。

堵車嚴重時要關閉啟停功能。因為堵車時經常一點一點的往前挪動,開啟停功能的話會比較頻繁的熄火、發動,沒節什麼油卻對蓄電池有一定的損害,所以要閉關啟停。

夏季環境溫度高時,當溫度達到一定的高度,行車電腦會自動關閉啟停功能。如果沒有達到自動關閉條件,而我們開著空調的話,最好還是關閉啟停功能,否則啟停頻率會增加。

環境溫度低和冷車是先不要開啟停功能。因為冷車時發動機磨損比較大,等車熱了再開啟停功能會保護汽車減少傷害。

即將進入停車場時當然要提前關閉啟停功能。停到車位之前絕大多數是車先停住再倒車,雖然倒車時啟停功能不會開,但剛停下時會熄火的,所以進入停車場之前最好是先關閉啟停功能。


wyman


啟停技術是近幾年才逐漸普及的,它出現的目的很簡單,在不需要發動機工作的時刻讓其停機,以減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同時也能大大降低不完全燃燒下的有害氣體排放。

因為其節能減排的目的,大部分車企都會將其標定為自動開啟,它的工作原理並不繁瑣也無需人工介入,但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還是無法接受呢?因為有些車型的標定邏輯並不符合實際日常駕駛習慣。在國內的紅綠燈工況並不是“非停即走”的狀態,大部分都是處於停停蠕行,而且還要預防一些不守規矩的加塞者,這時候根本不適合啟停的介入。

啟停的啟動方式多樣化,除了傳統啟動馬達還有48V車型通過電動機帶起等,雖然車企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電瓶的耐久性和馬達齒輪的強化,但依舊有很多人認為這會加速齒輪和電瓶的磨損而拒絕使用,還有就是某些車型的啟動動靜過大,也影響了整車NVH表現,所以大部分消費者都不願意使用這個“雞肋”功能,而手動關閉。

一個好的啟停系統必須與自動駐車相搭配,而且在進入駐車、停機工況下,切換檔位並不會觸發再啟動,轉由油門踏板的信號為主。並且是否進入啟停也可以加入制動踏板深度和制動力度決定觸發,換句話說啟停可以有,但邏輯必須合理而且支持某些條件人控決定操作。(botzi)


DearAuto


大多數關閉自動啟停,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就是影響車輛發動機及各零部件使用壽命,另一個就是自動啟停裝置對油耗節省有限,並且還會影響車輛的駕駛感,頻繁性啟動導致車輛駕駛感及乘坐感顯著降低!

自動啟停影響零部件使用壽命

自動啟停對於車主來講,就是頻繁性的啟動和停止發動機,而發動機在頻繁啟動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並且起動機也需要頻繁性工作,這種特性會顯著降低車輛電池和起動機使用壽命,並且大多數人認為自動啟停裝置,也會導致發動機啟動異常磨損,對發動機的耐久特性產生不利影響。

自動啟停對車輛油耗影響有限,並且影響車輛駕駛感

大多數車主認為,自動啟停裝置對車輛油耗幫助不大,主要是發動機頻繁性啟動,發動機啟動時噴油量較大,車輛油耗也不見得低。

並且車輛在駕駛過程中,如果自動啟停突然工作,發動機停止怠速轉動,而車輛需要行駛時,踩油門發動機可以自己啟動,對於車主來講,頻繁啟動會感覺到略微不適,車輛駕駛感不大好,畢竟發動機啟停時,車輛會有些許抖動現象,並且有些車輛,在自動啟停工作時,車輛應答性會偏慢,起步不大容易,車輛起步駕駛感下降明顯。

基於上述原因,大多數車主認為自動啟停裝置沒有多大用處,並且還會對車主駕駛車輛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大部分車主上車後會選擇關閉自動啟停裝置。

自動啟停裝置雞肋是有原因的,你認為自動啟停裝置如何?歡迎留言評論!


汽車概況


我的車也帶自動啟停,而且不能強制關閉,我一上車先打著火,緊接著就手動關閉啟停功能(配圖啟停鍵明顯的磨損),我覺得省不了多少油還廢電瓶,起動機等



車輛年檢保險理賠諮詢


汽車的自動啟停功能我一般也會人為主動把它先關掉,因為他在行車過程當中會產生一些麻煩,而油耗方面又沒有感覺在變低。

首先,夏天開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汽車的自動啟停功能會使發動機熄火,汽車空調壓縮機停止工作,車內溫度短時間上升,令人難以接受。其次,城市裡的紅綠燈特別的多,有的時候走個幾十米上百米就要停下來一次,汽車的自動啟停功能功能頻繁發生,電池長時間放電,從而影響電池的實際使用時間,油耗並沒有感覺到降低而電池確確實實壞了。

第三,使用汽車啟停功能之後,紅綠燈或者路口起步動力明顯不足,因為這個時候發動機既要兼顧動力,又要兼顧壓縮機,特別是小排量發動機尤為明顯。

還有一些車的自動取停功能有明顯的頓挫,車上的人員感覺到不舒適,有一些老人家會暈車的話,更不適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