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創業卻被合夥人掃地出門,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相信很多的讀者都在某個時間想過創業的事情,創業這種事單幹基本上是不現實的,創業初期,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合夥人。

合夥人和你一起出資,和你一起奮鬥,和你一起承擔風險。看上去很美好是不是?

但等到你倆的公司賺錢的時候,矛盾就開始慢慢顯示出來了,決策的分歧,管理的不同,直到最後各懷鬼胎,把當初的朋友掃地出門或者是被掃地出門。

一起創業卻被合夥人掃地出門,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10月23日,噹噹網的創始人,李國慶的妻子正式下場開撕,聲稱李國慶從家中拿走1.3億,並非淨身出戶。

李國慶和她妻子的家事,作為外人根本看不清也說不清。但就“噹噹網”這個夫妻店來說,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它就從盛極一時變得分崩離析。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1999年,李國慶融資680萬美元,創立當當網。

噹噹網在美國上市的時候,管理層佔股32%,其中李國慶佔股27.5%,俞渝佔股5%。後來,噹噹網變成私有的,李國慶同意和俞渝的佔股變成五五開。再後來,俞渝建議雙方各拿一半股權給兒子,並且代持了兒子的所有股權,最後俞渝持股64%,李國慶27,5%。

以上都是李國慶自己陳述的,可以說,到這種階段,李國慶基本已經被掃地出門了。連夫妻、連一家人、連比翼鳥、連理枝都因為股權的事情分道揚鑣,更不要說是朋友,怕是反目成仇也很有可能。

覺得這個例子不夠普遍,不夠震撼嗎?我們再舉一個。

真功夫餐飲相比不少讀者都有去吃過,我們瞭解一下他的股權設計:潘宇海與蔡達標在真功夫股權比例各佔41.74%。

無數的事實證明,最差的股權分配就是一人一半,這就像是被被兩頭馬拉著的馬車,只要這兩頭馬有一點分歧,馬車就會分崩離析。

隨著真功夫的逐漸擴張,兩個人之間的糾紛越來越嚴重,蔡達標將潘宇海趕出企業核心層,潘宇海找到蔡達標職務侵佔的把柄,讓後者進了牢獄。企業內部的紛爭,讓真功夫失去了搶佔市場的機會,失去和和麥當勞這種巨頭並駕齊驅的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羅輯思維等等,可以說,這種案例數不勝數。

很多人說,外國人重理,中國人重情。不可否認的是—在企業管理上,重理就是重情,重情就是矯情。

重理,先簽股權協議,把醜話說在前頭,先小人後君子,這樣大家都是君子。

重情,一開始其樂融融,合夥人宛如一家人,等賺了錢,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大家都變成小人了。

開公司,早就不是以前簡單的買賣了,處處是坑,一不留神就會血本無歸。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不要忘記關注我哦,之後還會繼續用通俗的語言給大家講解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