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風味,投資百味—減持是個無解題,關鍵在於IPO

財經風味 投資百味

——減持是個無解題 關鍵在於IPO

財經風味,投資百味—減持是個無解題,關鍵在於IPO

邊風煒:

本週隨著三季報的披露,市場開始面對現實,大量企業高估和增速的環比回落,導致市場進入縮量調整狀態,好在部分銀行、地產估值較低,使得指數的調整要小於個股,但整體的弱勢基本明朗。


同時IPO年底似乎進入衝刺階段,一週十幾家的發行,自然讓投資者氣不打一處來,加上企業減持不斷,讓市場的矛頭開始針對大股東問題。監管層也適時提出要針對上市公司減持問題做徵詢,希望能減緩市場的壓力。這一問題由來已久,但說實話我們始終認為僅僅針對減持的小修小補,是沒有用的,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題。


中國股市在2008年之前是非全流通的,大股東股權不能流通,自然也就不關心股價,市場只是把流通股票當籌碼交換,所以那時有著名的言論“A股連賭場都不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05年有了著名的“股權分置改革”,讓大股東持有的股份全流通,目的是讓他們更關心股價,但市場付出的代價則是幾十萬億市值的籌碼要在未來流通,市場自然不幹了,一路跌到1000點,之後又有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同時大量上市公司為了獲得全流通權開始支付對價,當時的平均數大約為30%,即上市企業大股東免費送給小股東30%的股份,換取未來上市流通的權力,現在看來這一意識是對的,至於代價是否足夠也就仁者見仁了。


但是,當時還有一個新老劃斷原則,即08年之後上市的企業是不需要支付對價即可以獲得全流通權力的,由於我們的IPO制度是增量發行,因此發行後大股東佔比依然很高,特別是09年上市後的創業板企業,大部分大股東持股都在70%以上,他們沒有支付對價即獲得了免費的全流通權力,那之後的減持、再減持自然水到渠成,不要說那些企業本身的業績有多爛,即使是優質民營企業也幾乎沒有不減持的。


所以問題的根本恐怕不在於如何限制減持,而在於如何控制發行後的大股東股份佔比過高的問題,比如學習海外的存量發行,或直接要求上市公司發行後大股東佔比不可以高於30%或者多少。既然要上市,就要付出代價,這很公平。


至於現在,減持新規如果只是在時間上、業績要求上提出一些,那只是治表而已,甚至恐怕連表都治不了。如果都不讓減持,那不是又回到了非流通時代,如果讓減持,無論怎麼改,大股東持有那麼大的比例,總還是一跑了之,這根本就是無解命題。


我們很希望此次的減持新規能更進一步的深入到IPO的制度改革上,這才是目前A股的重中之重,註冊制改革只是表象的國際化,存量發行制度以及集體訴訟制度等等的國際接軌才是更重要的改革。A股幾十年了,改革每年都有,但核心的以上市公司利益為主體根本從來沒有變,如果不能推翻這一原則,那麼慢牛、國際牛,恐怕也只是散戶的空中樓閣而已。


很期待減持新規、但又很怕又一次失望 ~~~


最後,祝大家投資路上一帆風順!

邊風煒

2019年10月25日

財經風味,投資百味—減持是個無解題,關鍵在於IPO

邊風煒:

知名證券分析師。 1995年入市,曾參加大型私募基金操作,具有豐富的大資金實戰運作經驗。24歲即以特約嘉賓的身份參加《鳳凰財經》、《公司時間》、《今日股市》等多檔知名證券節目的錄製,擔任第一財經《股市天天向上》特邀評委,在億萬股民中擁有極高的知名度。 2007、08年連續獲評“第一財經最受股民歡迎分析師”稱號。

財經風味,投資百味—減持是個無解題,關鍵在於IPO

不管你是激進型的朋友還是穩健型的股民,都歡迎關注我們 @中和應泰上海分公司 。我們會定期發佈一些熱門題材幹貨和邊風煒 魏寧海 徐文明 凱恩斯 等財經大咖視頻。請大家多多點贊和轉發,期待與你們更多的交流與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