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李成儒、郭敬明最近在網上炒的比較熱的話題?

約翰騰格爾


近日綜藝《演員請就位》李成儒與郭敬明在節目上發生爭吵,很多人看了兩人爭吵內容後,大都支持李成儒的言論,郭敬明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

李成儒是1954年出生的,81年擔任《西遊記》場記,他知道拍攝一部好影視作品的艱辛,尤其是當年科技並不發達,自己為此可是為此沒少在片場受委屈。

那時的娛樂圈並沒有現在這麼複雜,選演員也不是由顏值決定,那時候的演員也都比較能吃苦。李成儒本人是一個從苦日子過來的人,自然不認同現在的娛樂圈習氣,個人也是一個比較耿直之人,懟起兒子也是毫不嘴軟,何況一個外人。

而郭敬明是1983年出生的,兩人有近30年的年齡差距,是存在一定代溝的。郭敬明是靠青春小說發家的,小說在市場上的暢銷對他而言是一種認同。郭敬明本人也是因為把自己的小說影視化才跨界做了導演,劇本都不被認同,他還來當導演就更加不被認同了。

因此,李成儒對郭敬明的小說內容進行批判的時候,郭敬明如果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一個維護,他就會變成一個笑話。



郭敬明清楚自己的狀況,於是想用偷換概念將此事平息,李成儒說的是文學作品的質量,而郭敬明說的是個人喜好。

郭敬明不愧是寫小說的,思路非常清晰,輕輕鬆鬆轉移了事件矛頭。

郭敬明先給李成儒科普自己的這部作品不是以戀愛為主,而是講校園霸凌的,而且是國內首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李成儒果然被“校園霸凌”四個字唬住了。

李成儒清楚自己也只是看了一個片段,如果再掰扯著下去,如果真是自己的偏見也不好收場,也就沒在繼續發聲。

但李成儒內心還是不太贊同現在社會中的風氣,他希望影視作品能夠給觀眾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能夠傳播正能量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從影視作品中學到一些知識,而不是簡單的談戀愛。

想要反映校園霸凌,可以把主角們的關係寫成友情支持,不一定要用愛情來做支點,這樣也是可以的。

因此李成儒說到:“不要用廉價的筆觸,引起廣泛的共鳴”。

李成儒並不是針對郭敬明一人,而是不滿這種社會現象。

現在市場上叫座的影視作品,都是以談戀愛為主,就是戰爭片有時候也能變成以愛情為主旋律的作品,有些劇情雷的根本站不住腳,更別提什麼文學價值了,看完之後也就是娛樂作用。真正的好片都很有意義,讓人過目難忘。

但是不得不承認狗血偶像劇確實很有市場,多少演技一般,顏值中上的演員憑藉這些題材走紅,成為粉絲追捧的對象。

正如李成儒在節目組的評價,“就是在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男生抱著女生剛一走進,就哄起來了”,比起對小說內容的不滿,李成儒更不滿臺下觀眾的反應。

觀眾的反應證明大家喜歡這些,而忽略了演員的演技問題,李成儒十分不滿兩位演員連臺詞都說不清楚,觀眾就在那少女心氾濫,一副演的非常好的意思,真是太膚淺了。

一個演員的演技可以因為戲齡經驗不足表現得不是太好,但臺詞都說不清楚就有點過分了,這也是現在影視裡的一個普遍問題。

過多的運用配音,導致現在的年輕演員連基本的臺詞功底都不好好練了,總想著後期配音解決問題,認為自己有顏有粉絲就可以在娛樂圈屹立不倒了。

隨著網上對演員片酬情況的曝光,更加劇了這一現象 。在觀眾眼裡娛樂圈錢太好掙了,現在有點姿色的年輕人都做起了的明星夢,想憑藉顏值在娛樂圈佔有一席之地。


劇說人生如戲


在一檔子綜藝節目裡,引發的討論。

李老說,看過表演,如坐針氈,臺詞不清,馬上引來郭敬明的反擊,經典語錄迭出。瞬間讓我服了小郭,小小年紀,才華橫溢,口才了得。後續報道說小郭偷樑換柱的辯解,油膩狡猾,大概就是個這事(不清楚事件的自己補補)…

我剛開始,被李老犀利的點評吸引了,當時就想看小郭怎麼反駁,沒想到小郭的反駁讓我大大震驚,拍手,鼓掌,心裡給寫了一個大大的服字。經典語錄,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他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他的喜歡。我瞬間站到小郭的陣營裡。雖然很少看書,對小郭也不是很瞭解,突然覺得支持小郭就是正確的,應該的,這口才太厲害了。說,李成儒不瞭解這部作品,《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問題的嚴肅作品,這麼一頂高帽子下來,李成儒老師顯然懵逼了。

後來也看了好多評論,有的說,我在跟你討論演員演技功底的問題,你卻跟我扯“校園霸凌”強行道德綁架。跟小孩子一樣,一句“要你管”把討論就討論完了,李成儒也完全可以說,“請你不要反駁,因為請你允許你不喜歡的東西存在。”這樣一來也是成立的嘛!

看完這些評論我又瞬間站隊到李老的陣營,說的確實對,感覺支持李老就是支持正確,不接受任何反駁,覺得小郭在狡辯,在為自己的錯誤而狡辯…

後來一想,不對啊,我自己的判斷呢?我跟這媒體的評論一會左,一會右,到底誰對誰錯呢?先說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討論的命題,你有你想法,我有我做法,其實就沒有誰對誰錯,我給你建議犀利了點,你可以不採納,不理睬嘛,你覺得不好你自己玩你自己的事,我玩我得我高興就行。網友們沒必要非要把誰嗆死,也沒必要說小郭偷樑換柱的回答。存在即合理,我們看個高興,你們吵個熱鬧,就行了。沒必要這樣開懟了…

現在想想,網絡暴力是不是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大家關注,媒體引導,覺得不對的事大家開始評論,激進一點的言論,慢慢的發展成網絡暴力。到底誰對誰錯,我們都沒有判斷,全憑媒體的引導。所以,我想說大家需冷靜,該看熱鬧的看個熱鬧,該評論的一定要自己的判斷後在評論,一定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負責任。咱們評論的容易,當事人可就如坐針氈,如芒刺背了…


約翰騰格爾


作為一個影視創作者,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看問題要看本質,不能跟著湊熱鬧,吵架有一個前提,就是為了一個共同的衝突,很顯然他們兩個沒有共同的衝突,而是各說各話,這能叫吵架麼,這就是個吵熱點而已。

我們一起看看他們在爭論什麼?

當幾個小演員演完那個片段,幾個導演評論完之後,鏡頭突然切到王迅跟李誠儒交頭接耳的畫面,他們兩個人的對話觀眾可以完全聽清楚,李誠儒問王旭:沒有字幕你能聽清楚他們在說什麼麼?王迅:聽不清楚。當主持人沙溢問李誠儒的時候,李誠儒回答:

坐在這裡看這個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從藝術上說,我沒聽見他們說什麼臺詞,聽不清這是演員的大忌,請問練過十幾年的臺詞麼?練過一年兩年三年麼?

再從作品方面說,家國情懷、忠人義士,我們要寫的東西太多了,難道我們的年輕人就是在看這種高中生談戀愛?男生抱著女生剛一走進,哦就哄起來了。我覺得挺彆扭的。

當主持人,說凱歌導演您說兩句,郭敬明搶過話頭直接說:我覺得不用凱歌導演,我來先說,我覺得他們的表演我非常認同,他們的表演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這裡面有70%到80%是我的責任,因為這場戲怎麼演,怎麼表達,怎麼設計,都是我主導的,我覺得不能完全責怪他們。

第二點我想表他的是:我們對任何一件事物,去發表一件之前,至少有第一點,我需要去了解他是什麼?隨後郭敬明介紹了他的小說是以校園凌霸為主題的小說,然後引用了一句: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他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自己討厭的事情,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首先看李誠儒說的什麼?

他對場上的片段表演說:臺詞聽不清,因為是吵架,兩個男的臺詞確實模糊聽不清。

這說明李誠儒說的沒錯。

第二根據場上的表演,明顯是一個三角戀的關係的演出,這個片段就是情情愛愛,加上聽不清說什麼,故事太支離破碎,李誠儒只能認為是小年輕的戀愛片。

第三:李誠儒說到創作的主題,就是依他的年齡閱歷,喜歡家國情懷,不喜歡高中生太戀愛的題材。

這也無可厚非,他並沒有特指什麼,但是郭敬明直接認為李誠儒是針對他的,因為這個劇本他是原著。

對於李誠儒的發言,郭敬明沒有一個一個針對臺詞,選題去說,我們看他是怎麼爭論的

第一、首先把演員的表演問題歸結為他導演失誤,博得觀眾的認同。

第二、談對事物的認識,李誠儒說的是臺上的表演,你郭敬明說的是你的小說,這能是一回事麼,郭敬明對任何事物要評論先要了解,難道李誠儒評論短篇,沒有了解麼,他從頭至尾看完了,你敢說他沒有了解?

第三、說到個人好惡,引用了別人的話,什麼你不喜歡,允許別人喜歡,這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麼,這是在評論場上的這個表演片段。李誠儒談作品的題材,是有一點離題,但是這不是問題的根本,你應該說選題的專業性,而不應該談個人的好惡。

看看現在明白了麼,李誠儒評論的沒有問題,那麼郭敬明爭論又不是表演片段本身,觀眾看得是情緒激昂,明眼人一看這麼大段的爭論,能說明什麼呢?兩個人都對,只是郭敬明有一點不禮貌,沒等凱歌導演開口就搶了話。我認為這是節目設計的炒作爆點。

總的來說,演員就位這檔節目確實不錯,因為裡面的確有非常棒的演員,比如包文婧、劉雅瑟。同時我要說郭敬明原著的《悲傷逆流成河》電影的確不錯,這個題材我也贊成,因為現在的校園霸凌必須值得關注。


種草影視


李誠儒典型的依老賣老,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手劃腳。我不喜歡郭們只限於文學層面,討厭李卻是因為他們的人品和格局。

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喜歡的東西,沒有青澀與衝動哪能叫青春?不能因為某一代人錯失了那份美好悸動就心裡失衡到也不允許後代們有。

況且文藝作品從來都是百花齊放。我們敬重魯迅的偉大民族魂,不代表就要對張恨水、張愛玲們趕盡殺絕,我們沉醉於《白鹿原》不代表武俠和言情小說就乏善可陳。

一個沒有主流價值觀的民族固然可悲,但只有主流價值觀卻是可恥的。


林虎


我在今日頭條看到李成儒、郭敬明的話題時,我的腦海裡閃現的是當年《最強大腦》郭敬明憤而離場的形象,那場景如同容嬤嬤針扎小燕子片段太讓人難以忘懷了。但是,當我看完《演員請就位》節目完整視頻,我覺得郭敬明表現得還是可以的,李誠儒倒有些倚老賣老了。

《演員請就位》有4位導師,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李誠儒、王迅是特邀嘉賓。四位中陳凱歌年齡大,在影視圈地位也最高,他說話基本上是言簡意賅,說話都說到點上。李少紅話也少。趙薇做演員時名氣大,導了幾部戲也不錯,雖然有日本服、坑股民等汙點,但在這節目的點評顯然很專業,同時顯示高情商。郭敬明是專業作家出身,應該說四位導演中最具爭論性的,同時也是最具創新力的一位導演,他的話語也是最多。

當時郭敬明組的兩位年輕男演員演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的一個片段,演完後李誠儒點評,說這兩個年輕演員臺詞讓人聽不清楚,責問他們練過幾年臺詞,然後說電影不整家國情懷方面的,弄什麼校園中學生談戀愛的,對我們國家的未來有什麼用處。說真的,本意李誠儒的話也沒什麼錯,主流文化是就應該是家國情懷。對於年輕人沒演技,當時王迅說得很好,他說,我真的很羨慕你們,年青真好,當你有一天演技到位了,人不到位了想演也演不了,說白了就是人老了再有演技想演年青人的戀愛也不可能了。郭敬明的解釋是: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但允許它存在。其實郭敬明這話本來也沒毛病,之所以網絡上這麼多人明顯站在李誠儒這邊,很重要的是郭敬明之前的人設有點崩了!

多少人曾經看過《最強大腦》,那個被Dr.魏說成跟女人吵架,郭敬明憤而離場的小孩子形象是深入人心啊!多少人會想,這個郭敬明個子矮,被人說像女人就立馬生氣跑了,節目都不錄了,真是小孩子啊,人設真的崩了。

這次碰到李誠儒與郭敬明那橋段,估計太多人看都沒看節目,直接開罵郭敬明,說真的,其實我就是其中一個直接開罵郭敬明的人。

但是,當我看完《演員請就位》這期節目,我覺得郭敬明整個節目表現還是可以的,說詭辯其實也談不上,關鍵是人設崩了後只能說是詭辯了,如果是黃渤說那段話估計會被贊高情商的。

坦白地說,我曾經非常討厭郭敬明這個人,特別是看了《最強大腦》那期節目後,但憑心而論,《演員請就位》裡面郭敬明表現還是挺不錯的。

其實一個從窮人,變成土豪,再變成富豪,土豪與富豪就差一個點,其實就是心態,也許當初《最強大腦》時的郭敬明是一個土豪,別人在譏諷他像女人,或者說個子矮,他會暴跳如雷,但是看完《演員請就位》,郭敬明雖然不能說完全是富豪心態,但至少不再是那個土豪心態。

有人在說他個矮內心深處自卑時,全中國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比他窮,難道我們不自卑,難道我們該自豪地大喊:我比他個高!——這其實也是可笑的!

許多時候別人也許變了,只是我們還沒變,我們還是戴個有色眼鏡在看別人。



西山砍柴


我不喜歡大便💩,但是我允許它的存在……[打臉][打臉][打臉]。但是選擇什麼?是自己決定的…我會把愛的一面獻給大家,而不是大便級別的東西。。郭敬明就是個大便級別的東西,沒有內涵



卓爾不群177


再說一次 看看現在的年輕人 寧願去送外賣 寧願當啃老族 也不去保家衛國去當兵 社會有一定的責任 但作為一名寫作者 卻不去盡力去糾正現實的錯誤 繼續再渲染紙醉金迷的人生觀 實在是不應該 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 應該更多的去讚美和激勵當下的年輕人 去感受創業的艱辛 和保衛國家的意志和決心 而不是你情我愛 都來學娘娘腔


欲語還休186


看了大部分觀點,都是挺李成儒的,莫名覺得可悲,現在大家都那麼偏見狹隘了嗎?我想說,李的這段評論實在狹隘偏激,有失風範,十分片面!

首先,李肯定沒看過《悲傷逆流成河》,全片的主旨就是反對校園欺凌,提倡保護未成年。反對欺凌,保護未成年人,弘揚正義,不是民族大義,不是家國情懷?

其次,李說臺上演員沒有十幾年臺詞功力,這是事實。反問一下李,你在二十歲的年紀有十幾年臺詞功力?你的臺詞功力是孃胎幼兒園開始練的?

再者,你看不慣戲劇以高中生談戀愛為內容。我想反問你在《大腕》裡演個供人取樂的精神病人,就是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了?看戲劇要看整個戲劇的主旨,而不是以片段來斷章取義。

戲劇舞臺之宏大,不僅可以演現實存在的事情,也可以演現在不存在的事。高中生早戀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誰沒有年輕荷爾蒙旺盛的時候?且節目上都是取的片段,假如臺上演嫖客妓女,毒販交易,貪汙枉法,學生打架,同性戀愛這些片段……你是不是要自扣雙眼,憤然離席??

李作為長者,對年輕人有長者風範嗎?有包容關愛指導心態嗎?李以偏概全,倚老賣老,反而郭敬明有禮有節,說話在理,給李留足了面子!

我能理解高中生戀愛是青春懵懂美好的,我也能理解李成儒《大腕》裡的精神病人是對正常人的諷刺。我想說的是,不要帶著有色眼鏡以斷章取義的視角,去詆譭而非客觀評論任何一部合法合規國家電影局審核通過的片子。

《悲傷逆流成河》是電影局合法批准允許公映的,提倡未成年人保護,反對校園欺凌的片子。李成儒要有異議,可以到電影局宣傳部出版總署去信訪去抗議,跟同行跟晚輩演員導演叫什麼板?耍橫耍錯了地方,簡直欺軟怕硬!!

最後,如果臺上演的片段內容是,一個男人離好幾次婚,換了好幾個女友,不知道李該如何發言,畢竟離好幾次婚換女友頻繁也跟民族大義家國情懷沒什麼關係。

但,離幾次婚,跟不同年輕女人談戀愛卻是李的真實人生寫照。。你看不慣高中生談戀愛沒關係,好多人在生活中也看不慣李這種頻繁換女友的“老渣男”不是??


心理術


各有各的道理,只是立場不同,但是最起碼李成儒發言的時候,郭敬明在很虛心很認真低頭認真聽,後面發言是也表示了接受批評和認同,而且口才一流,邏輯非常清晰,不過為自己發言時,李成儒抬高了頭一副高高在上完全覺得人家在講廢話的樣子,這樣來看郭敬明還是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