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終生恪守的13條準則


富蘭克林終生恪守的13條準則


  • 節選自:《真相與錯覺》【美】塔莎·歐里希 著,胡曉姣 陳志超 譯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著名的政治家和發明家,同時也是最受美國人民愛戴的政治家之一。這位博學多才的人還有一項罕為人知的成就,即在其成年後獲得了驚人的自我洞察力。他比喬治·華盛頓早出生近30年,所以,算得上美國第一位“獨角獸”。

富蘭克林1706年出生于波士頓一個煮皂工家庭,是家裡的第10個孩子。10歲那年,他由於家庭經濟拮据被迫輟學。12歲時,他在兄長詹姆斯的印刷所裡做簽約學徒。1723年,由於不堪兄長虐待(按照今天的說法,叫欺凌),他離家出走,在費城開始了新生活。

短短三年時間裡,他兩次做生意失敗,並有了一個私生子。(大多數歷史教科書對富蘭克林生平的描述與對華盛頓生平的描述類似,似乎都掩蓋了這類不太光彩的事實。)

儘管富蘭克林從小接受長老會的教育,他卻很少去教堂做禮拜,並聲稱“沒有一種道德原則堪稱諄諄教誨,值得踐行終生”,他因此感到沮喪和挫敗。這一因素加上兒時的不幸和早年不妥當的生活選擇,導致富蘭克林做出“力求道德完美”的承諾。

富蘭克林終生恪守的13條準則

因此,成熟穩重的富蘭克林20歲時列出了一系列準則,希望自己能夠終生恪守。

1.節制: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2.緘默:避免無聊閒扯,言談須對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擺放有序,工作時間要安排合理。

4.決心:要做之事就下決心去做,決定做的事就一定要完成。

5.節儉:不得浪費,任何花費要麼利人,要麼利己。

6.勤勉:珍惜時間,勤做有益之事,不做無用之事。

7.真誠:不使用欺騙手段,考慮事情要公正,開口要言之有據。

8.正義:不得損人利己,應履行應盡的義務。

9.中庸:避免極端傾向,儘量剋制報復心理。

10.整潔:身體、衣著和居所,要力求乾淨整潔。

11.平靜:不為俗事所擾,包括常見的瑣事或者不可避免的事故。

12.貞節:若非為健康或繁育後代之故,絕不縱慾,保持健康、神采奕奕,不損害自己或他人的聲譽或安寧。

13.謙遜: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榜樣。

富蘭克林將上述準則稱為“美德”,我們也可稱其為價值觀,這便是洞察力的第一大支柱。

事實上,確立一系列準則用以指導我們如何度過人生,是擁有自我意識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價值觀決定了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提供了評估個人行為的標準。

富蘭克林終生恪守的13條準則


富蘭克林有一個行為,就連最勤勉的自我意識獨角獸都自愧不如。

他會通過一本“小書”來評估自己的行為,“小書”上記錄著自己的進步,空白處寫滿了鼓舞人心的名言,這些名言出自西塞羅、《所羅門的箴言》以及詹姆斯·湯姆森(隨著雙焦距眼鏡和游泳腳蹼的發明,富蘭克林似乎也成了勵志日誌的鼻祖)。

每頁都有一個紅色的表格,橫行寫著各種美德,縱列是一週7天。儘管富蘭克林每週只關注一種美德,但在結束一天生活後,他會回顧整張表格,如果當天行為與哪種美德不符,便會在相應處畫一個小小的黑色標記。

自我意識獨角獸:

第一,他們必須同時擁有內在和外在兩種高度的自我意識,這要由他們自己和其身邊的朋友評估。第二,他們進入成人世界之初,只是擁有低到中等程度的自我意識,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提升,其水平同樣由他們自己和其身邊的朋友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