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三世早亡,他二十歲打坐,96歲謝世,認為人生不壽,一大罪惡

1990年8月30日,被譽為“最後一位國學大師”錢穆與世長辭,安詳地走完了96年的人生旅途。錢穆被文學界尊稱為“一代宗師”,和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三位先生並稱為“史學四大家”,著有《先秦諸子系年》、《國史大綱》等多部鉅作。除了他的的才華和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之外,錢穆先生的養生之道也被人津津樂道。

錢穆先生十分注重養生之學。在錢穆先生年輕之時,他就堅持每天外出散步,除卻下雨天,幾十年來從未間斷。除此之外,錢老還喜歡遊歷,這不僅能讓錢穆先生更好的感受到當地的文化與歷史,加深見解,更是能讓他寄情山水,得到心靈上的放鬆與超然,達到怡情養性的目的。

接連三世早亡,他二十歲打坐,96歲謝世,認為人生不壽,一大罪惡

錢穆先生如此注重養生之道與他親人相繼逝世有很大關係。錢穆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可卻因體質孱弱,不足以支撐他入仕,於是便絕了念頭,專心培養兩個兒子。即使這樣,錢承沛還是在四十一歲時逝世,留下錢穆孤兒寡母三人。

而他的祖父更是在三十一歲就離開人世,他的的哥哥錢摯也因過度勞累早早離世,不僅如此,他的妻子與剛出生的兒子也相繼離開,這無疑讓錢穆倍受打擊。正是因為家中三世早亡,妻兒接連離世,讓錢穆感嘆“人生不壽,乃一大罪惡”,這讓他開始十分注重養生之道。於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鍛鍊,作息規律,以望擺脫家族“不壽”的命運。

接連三世早亡,他二十歲打坐,96歲謝世,認為人生不壽,一大罪惡

在錢穆先生的諸多養生方式中,靜坐絕對是最值得稱頌的一個。靜坐是是氣功療法的一種,它要求靜坐者在靜坐期間必須排除思慮,閉目安坐。靜坐還有打通經絡的效果,使人氣血通暢,精神百倍。

錢穆先生從二十歲時就開始靜坐,無論多忙,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靜坐。太極拳也是錢穆先生堅持幾十年的鍛鍊方式之一。每天早起,他都要先打上20分鐘左右的太極拳,再開始一天的工作。

接連三世早亡,妻兒相繼離世,最重要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只留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彷彿錢氏早亡已經成了一個定律。尤其是父親與兄長滿腹才華卻都因病早早離去,無法施展抱負,帶著遺憾離開。錢穆與父親與兄長一樣,才華橫溢,心懷抱負,卻也是身體不好。

接連三世早亡,他二十歲打坐,96歲謝世,認為人生不壽,一大罪惡

當他看到父親與兄長的遺憾時,他不願自己再想父兄二人一樣,他想要改變錢氏早亡的命運,於是他開始積極鍛鍊,修身養性,這不僅讓他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多年的太極與靜坐也幫助他養成了淡泊名利的心性,這也是讓他在生命與文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原因。一份平靜的內心,這是多少珍貴藥材也比不上的。

參考文獻:

《一代儒宗錢穆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