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鬥垮鬥臭特朗普,民主黨再下一城


劉和平:鬥垮鬥臭特朗普,民主黨再下一城


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現駐烏使館臨時代辦泰勒
QUESTION
直新聞:美國駐烏克蘭使館臨時代辦泰勒在國會閉門作證時,指控特朗普確實以扣留對烏軍事援助為籌碼,要挾烏總統澤連斯基必須對拜登之子涉及的貪汙案件展開調查。你認為,這件事情對民主黨發動的彈劾特朗普案件能夠帶來多大的影響?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由於特朗普此前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絕對沒有以扣留對烏軍事援助為籌碼,要挾烏克蘭必須啟動對拜登之子所涉貪汙案件的調查,因此泰勒在國會的證詞,不僅公開打了特朗普的臉,坐實了特朗普的確是陷入到了“通烏門”案件當中,而且它還再度動搖了特朗普本已搖搖欲墜的政治誠信。
此前我曾經說過,民主黨對特朗普發起彈劾調查的最終目的,並非真的是要將特朗普拉下馬,因為在共和黨仍然牢牢掌握參議院多數席位的情況下,彈劾案最終通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民主黨真正要的,並不是彈劾案的結果,而是彈劾案的過程。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民主黨是想通過這起彈劾案鬥垮鬥臭特朗普,從而讓特朗普馬失前蹄無法贏得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那麼,我仍然維持我的判斷,也就是雖然泰勒的證詞將會成為特朗普身陷“通烏門”案件的又一個鐵證,但是,此舉仍然不足以讓特朗普遭到國會尤其是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的彈劾,它只意味著,在鬥垮鬥臭特朗普上,民主黨又拿下了一個關鍵性的戰役,取得了一個關鍵性的勝利。

那麼,特朗普上任三年多以來,為什麼總是弊案纏身,而且是越陷越深?我認為,還是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特朗普今天所有的困境,都是作繭自縛的結果,都因為過於看重私人利益的商人品性,以及不講誠信不遵守基本政治規範與政治規矩,尤其是內心深處缺乏恆定的價值觀念所導致的。這樣一種個性與行事作風,不出問題是偶然的,出問題幾乎是必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這樣一種反覆無常不守規矩沒有價值堅持的品性,傷害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形象,事實上,他在處理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案問題上毫無原則地偏袒沙特王室,貿然撕毀奧巴馬政府簽署的伊核協議,在貿易糾紛問題上我行我素胡作非為,尤其是最近為了討好土耳其不惜出賣盟友庫爾德武裝,已經使得特朗普的整個內閣團隊、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甚至是整個美國的國際形象與國際信譽,都遭受到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同時也使得美國過去七十年來構築的全球秩序已經處於了岌岌可危的狀態。
劉和平:鬥垮鬥臭特朗普,民主黨再下一城

QUESTION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泰勒提供的有關特朗普“通烏門”證據,將會對美國國內的政局尤其是政治生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另外這件事情會不會衝擊到特朗普的連任?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這件事情對美國國內的政局尤其是政治生態的負面影響和衝擊,將會是難以估量的。它將導致美國國內從上到下的深層次分裂,導致美國國內挺特朗普與反特朗普勢力的對立進一步激化。

首先,它將會導致美國國會尤其是由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跟白宮行政團隊之間的相互對立甚至是相互衝突的進一步加劇。大家知道,在“通烏門”案件爆發之初,美國白宮尤其是國務院在特朗普的授意下,對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發起的彈劾調查,採取了拒絕配合公然死扛的態度,國務卿蓬佩奧公開要求屬下不得到國會接受聽證調查。但是,在泰勒提供相關證據之後,眾議院勢必會更加得理不饒人,加速推進彈劾調查的 進程。

其次,更為讓特朗普措手不及與防不勝防的是,他特別想控制的白宮團隊不僅並不是鐵板一塊,不是響應特朗普的號召“一致對外”,而且已經出現了動搖甚至是對特朗普反戈一擊倒打一耙的現象。這主要表現在,相當多的幕僚已經不聽招呼,公然違反特朗普下達的拒絕配合國會彈劾調查的禁令,開始跑到國會去作證了。其中,美國駐歐盟大使桑德蘭以及駐烏克蘭使館臨時代辦泰勒的證詞,還對特朗普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尤為要命的是,曾任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掌握了特朗普大量見不得人的私密信息的博爾頓,有可能是對特朗普背後捅刀子的幕後主腦。

還有就是,美國上層的分裂,還正在向社會的底層蔓延,甚至是出現了相當不利於特朗普本人的進展。原來外界預判,由於拿不出確鑿的彈劾證據,民主黨發起的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案,最終有可能會激起選民的反感,傷害到民主黨自身。但是,最近十多天來,隨著“通烏門”調查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被曝出來,美國的民意已經出現了驚天大逆轉,贊同彈劾特朗普與反對彈劾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不僅現出了死亡交叉,而且贊成的民意已經高出了反對的民意7個百分點,並且這一比例還在進一步拉大。

而在選舉政治環境下,最終都是以民意為依歸的,民意的取向必然會影響到政黨的政治取向。假如在民意的風向已經發生了逆轉的情況下,共和黨還要繼續閉著眼睛支持特朗普,那最終會被選民拋棄的,就不僅僅可能是特朗普了,還有可能會是共和黨。即使特朗普憑藉著個人因素憑藉著鐵桿支持者的選票最終贏得了連任,但是,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也並非必然會轉化成對共和黨的支持,共和黨仍然有可能在丟掉眾議院的主導權之後,進一步丟掉參議院的主導權。所以我們看到,當前美國民意的撕裂現象,已經出現了向共和黨內部蔓延的跡象。一方面,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共和黨的議員在響應特朗普的“粗暴鬥爭”號召,強行闖入眾議院的彈劾聽證會並企圖阻止相關調查,但是另外一方面,已經有不少共和黨的國會議員在這件事情上,由原先採取的堅決反對彈劾態度,轉而保持沉默甚至是開始說風涼話了。

那麼從選情上面來講,讓特朗普稍感安慰的是,雖然支持彈劾他的民意在不斷上漲超過了反對的民意,但是,支持他連任的民意仍然維持在四成以上,也就是說,特朗普的基本盤仍然相當牢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民主黨沒有機會,隨著越來越多特朗普“通烏門”證據被曝出來,將會有更多的中間選民從原先的觀望態度,轉向支持民主黨。而爭取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正是民主黨發動彈劾案的目的,也是他們最終有可能戰勝特朗普的希望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