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評:“讓學術的歸學術,政治的歸政治”?不可以!

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古希臘奴隸制社會城邦統治秩序的設計,到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對新興資產階級權利的辯護,再到黑格爾“國家哲學”對德意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論證,無不包含著鮮明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

馬克思主義

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是闡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

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

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全面領導

代表並維護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實現了意識形態屬性和學術屬性的科學統一

近些年,有人主張淡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意識形態屬性,宣稱“讓學術的歸學術,政治的歸政治”;還有些錯誤思潮往往通過披上學術研究的外衣,打著理論創新的旗號,否定黨的領導、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對此,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定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旗幟鮮明地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潮,決不能打“擦邊球”、搞“語不驚人死不休”那一套,決不能散佈與黨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論,把講政治體現到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學理支撐,增強維護核心的定力和能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理論工作者。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作為新時代的理論學習先行者,加強理論學習,既是政治責任,更是價值追求,必須先行一步、更深一層,既在科學體系上系統把握,又對每個部分、各個重點深刻理解,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意義和政治要求,不斷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大指導意義,確保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各領域,貫穿到學科建設、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課題研究、學術交流、成果評估等各方面各環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也是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自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更好地運用這一思想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全面把握蘊含其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深入研究、大膽探索,提出有說服力的新回答、新概括、新觀點,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學術優勢,把綜合性、系統性研究與分領域專題研究結合起來,善於把政治語言轉化為學術話語,更加生動地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魅力和真理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