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要抄曹雪芹的家?

用戶92366370785


偉大的古典文學家,文學鉅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家族,在雍正六年的時候,被雍正皇帝下旨查抄,自此,曾經深受康熙信任,在江南擁有深厚影響力的曹家就此沒落,一代文豪也淪落社會下層,在艱難的人生中,結合自己的本生經歷,鑄就了《紅樓夢》這部絕世鉅著。

那麼,雍正威懾要查抄曹家的呢?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康熙包衣家奴的身份是雍正對曹府無情的動因之一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在攝政王多爾袞死後被清算,順治將正白旗收歸自己掌管,而當時的曹家是睿親王府的包衣奴才,也由此升級為皇家奴才,曹璽成為了內廷二等侍衛,而後來皇宮從皇族直接掌控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包衣婦人中挑選奶媽和保姆,曹璽的妻子孫氏被選中,成為了康熙的保姆。

自此曹家一路扶搖直上,到了曹璽的兒子曹寅成為了蘇州織造,後來又成為了江寧織造,曹家掌連任江寧織造近40年的時間。而康熙對曹家的信任超過了地方督撫,這主要表現在其工作範圍遠遠超過了職務規定,康熙六次南巡,五次是由曹寅來主持接駕大典,四次是住在曹家。

曹家在江南,還擔負著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作為康熙在江南地區的耳目。雖然江寧織造沒有任何插手地方政務的權力,但是他擁有一個相當厲害的權限,也就是密摺。他快要不通過任何行政手續,直接向康熙上報奏摺,這種完全只有康熙和曹寅所知道的奏摺內容,其中涉及了大量不在行政體系內披露的內容。

按道理來說,作為皇帝忠心耿耿的家奴,即便是換個皇帝,也應該繼續被信任,再不濟也不會被漠視吧。但遺憾的是曹家一開始就被雍正所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的原因起始,就出在密摺這種東西的存在上面。

康熙駕崩的第十四天,雍正就立刻下了一個規定:“所有皇考硃批諭旨,俱著敬謹封固進呈:若抄寫、存留、隱匿、隱匿、焚棄,發現斷不寬恕,實行從重治罪。”

雍正下這一道上諭其實有兩個目的,其一是進一步規範密摺制度,其二是康熙時期的“密摺”可能涉及到了一些九子奪嫡時間的某些皇子的黑材料,而雍正剛剛登基,質疑他即位合法性的聲音也很多,奪儲的餘波依然震盪著他的新政。

而曹家作為康熙身上最信重的家奴,必然掌握了不少這方面的資料,而這些資料,極有可能放大對雍正即位合法性的質疑聲,乃至於造成一些動搖政局的事情來,無論從雍正鞏固自己的統治,還是想要推行自己的新政來看,他都不太可能喜歡曹家,將其邊緣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這並不是雍正最終查抄曹家的主要原因,接下來就涉及到了雍正初年的一個反對派政治集團了。

受到胤禩集團牽連的曹家遭到了雍正的厭惡

雍正即位的時候,廉親王胤禩集團在朝堂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影響力,也一直是雍正決心新政最大的阻力,但最終在雍正四年的時候,胤禩等人被雍正革去了黃帶子,被囚禁與宗人府,後來又被改名為“阿其那”。

本來這個事情跟曹家關係不大,雖然曹家在康熙立儲風波之中沒有站在老四這邊,但也不至於就這樣被牽連,但是很遺憾的是,在雍正五年的時候,繼任江南總督的隋赫德在江南織造府查出了允禟交給這一任江寧織造的曹寅過繼過來的四侄子曹頫所保存的一對高近六尺的巨銅獅,這個玩意在當時是皇帝才能用的物件,胤禩用這個做什麼?

於是隋赫德立即把這個事情報告給了雍正,雍正立即撤掉了曹頫江寧織造的職,飭令回京,直接下了詔獄。但這事情,其實是在對曹李兩家查處過程中發現的,並不是雍正刻意針對曹家。

按道理來說,作為皇帝的家奴,給主子辦些事情,也是順理成章的,但雍正以這個事情為由,從重處理曹家,也因此被劃分到了胤禩集團的黨羽之中。顯然這只是表面原因,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曹家的問題不大,即便有胤禩集團黨羽的嫌疑,也不至於被抄家,最多隻是惹得雍正厭惡,其內裡還存在一個重大的原因,也就是曹家被抄的根本原因。

曹家的鉅額虧空是雍正新政重點處理對象

康熙末年,吏治崩壞,貪汙成風,導致國家財政出現巨大的虧空,再不治理大清怕是吃棗藥丸。雍正為了扭轉這種崩壞的局面,著手改革財政,而第一個啥手機啊就是“懲辦貪官,清理虧空。”

曹家就是當時江南地區的一個虧空大戶。江南地區的三位織造作為康熙在江南的政治耳目,經濟上也很忙,曹寅跟他內兄李煦幾乎輪流把持著兩淮巡鹽御史這個“肥差”。他們利用給皇帝內府上供的名義,大肆搜刮百姓,而在供應皇室豪華享受的同時,也不斷地為自己斂財。曹寅時四次接駕康熙南巡,花錢如流水,造成了成百萬的錢糧虧空,遭受到許多官員的彈劾,最終都被康熙壓了下去。

老曹家對國家財政的侵蝕,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對於急於改變財政危機困局的雍正而言,曹家等於是撞到了清理經濟,整肅官場貪腐嚴重的風口上。雍正查抄曹家,並不是簡單的政治迫害,更深層次的還是經濟問題,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萬惡的舊社會大地主,又有誰是乾淨清白無辜的?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深刻揭露了封建王朝上層社會的紙醉金迷,浮華背後觸目驚心,卻也是曹家最真實的寫照。


坍塌的歷史觀


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下旨查抄曹府,這裡的曹府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與康熙自小一起長大,兩人屬異母同奶,感情深厚,康熙曾經六下江南,其中就有4次是住在曹家。

並且,康熙還將江寧織造以及兩淮巡鹽監察御使這樣的肥差給了曹寅。

要知道歷代這些都是由朝廷壟斷的,康熙將如此重要的職位都交給了曹寅,足以說明他對曹寅的寵信。

按理說,曹家跟康熙如此莫大的淵源,雍正應該對曹家更為寵信。但康熙死後,雍正為什麼要抄曹府,曹府犯了什麼罪?下面就來聽聽有書君的分析。

1.新官上任三把火

雍正爺登基時正值45歲,處於康乾盛世中間,按理說所接管的大清王朝應該是富國民強,但由於康熙晚年年歲已大,在國家治理上難免開始走了下坡路,他六次下江南,硬生生把原本富裕的江南搞得衰敗不堪。

雍正登基不久,發現國庫虧空,於是,全國範圍嚴查錢財和糧食。

在這場嚴打行動中曹家作為康熙的心腹自然也被波及,起初雍正也算寬容,寬限了歸還的期限,只是曹家的虧空實在太多無法完不成,最後只能認罪伏法。

2.辦事不利,以儆效尤

當時的曹家負責皇家內用衣物絲織品的採購工作,在運輸雍正帝龍袍時,因為走水路,搞得龍袍掉色。

後走旱路失期,採購低劣布料等以次充好的情況屢有發生,讓雍正帝大為憤怒,屢失聖意。後來還被雍正扣上轉移藏匿財產,故而革職抄家以儆效尤。

3.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曹家憑藉康熙帝的恩寵在江寧織造這個職位上硬生生的霸佔幾十年,讓江南各地大小官員早已怨聲載道。康熙在世時就已經有很多關於彈劾曹府的奏摺指責曹家貪汙腐化,只是都被康熙給壓了下來。

後來康熙死了雍正繼位,這些彈劾的奏摺自然少不了,加上日益加劇的虧空,雍正也按捺不住了,為了順應民意,這個位置也該換人了。

4.一朝天子一朝臣

曹家是康熙帝的心腹,但並不是雍正的心腹,在雍正“九子奪嫡”的競爭中,曹家依然沉靜在伺候康熙南巡的事務上,既沒有站隊雍正,也沒有下注雍正。對於雍正而言,沒有用的人自然便棄之如履。

以上就是有書君總結的幾點雍正為什麼要抄曹府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伴君如伴虎,一個不留神就是滿門抄家的危險。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曹雪芹根據自己的身世寫出了中國文學鉅著《紅樓夢》,書中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劇照)

原本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子哥,辛酸何來?

不止是林妹妹死了,而是曹家最後家破人亡!

曹家發家史: 曹雪芹的祖上曹錫遠和曹振彥父子倆曾跟隨多爾袞南征北戰立下漢馬功勞。

清朝建立後,立功的曹振彥入職內務府,曹振彥的兒媳被選為玄燁的奶媽,曹振彥的孫子曹寅與玄燁就是同吸一口奶長大的孩子。

玄燁從小沒有母親的照顧,父親對他也缺少關懷,所以他對乳孃和伴讀曹寅的感情特別深厚!


康熙繼位的第二年,為報達乳孃的養育之恩,康熙任命乳孃的丈夫曹璽(曹振彥的兒子),也就是曹寅的父親為江寧織造。

江寧織造是明清兩朝在南京設立的官營手工業,擁有全江南最好的技術師和官府扶持,資金雄厚。

負責生產採購皇宮所需的綢緞、服裝等事務,是當時江南最大的皇商!

(江寧織造博物館模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歲時便做了康熙的御前侍衛。

曹寅的父親曹璽病故幾年後,曹寅繼任江寧織造,併兼管兩淮鹽務。

原因一:康熙六次南巡,成為曹家命運的轉折點。

康熙對江南情有獨衷,一共有六次南巡,因為對曹家比較信任,畢竟曹家有用母乳養育他的奶孃,有孃的地方便是家。

(南巡圖)

所以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曹寅家!

自己小時候的夥伴現在是皇帝,來自己家那是莫大的恩寵與榮幸,所以,為了不委屈皇帝,曹家極盡所能的奢侈!真是“秦淮舊夢憶繁華”!

《紅樓夢》裡的大觀園,經過整修,富麗堂皇,就是這時候的事了。

(大觀園猜想圖)

這四次接待康熙,使曹家不堪重負!

產生了300多萬兩的鉅額庫銀虧空,並被兩江.。總督噶禮彈劾。但康熙心裡有數,力保曹家。

康熙51年,還沒有還清庫銀的曹雪芹祖父曹寅病亡。

曹雪芹的父親曹顒[yóng]繼任江寧織造,當代的紅學研究者多認為曹頫才是《紅樓夢》裡賈寶玉的原型!

曹顒接任江寧織造後不停的償還庫銀,此時連不管財政的林妹妹都察覺曹家的錢“出得多,進的少!”

曹顒任江寧織造一職後沒有多久。23歲時上京述職時病亡。

曹雪芹是曹顒的遺腹子,他在曹顒死後不久出生。

原因二:曹家的腐化與繼任者能力不足。

雍正繼位後,開始查庫銀虧空的事情,曹雪芹的舅爺最先被革職抄家。

過繼到曹家接任江寧織造的曹頫(fǔ)因能力不足,此時已無力迴天。

加上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仇富心裡,曹家已輝煌多時,多少人正覬覦著江寧織造的肥差。

加上曹家也不是特別的乾淨,《紅樓夢》裡多處提到賈府裡的黑暗事情,強搶強買民女等事,逼死丫鬟等事常有發生!

(晴雯之死)

這些事情應該就是曹家的真實寫照,留人把柄。所以曹家先後幾次被官員彈劾貪汙腐化和舉報轉移財產。

雍正為整頓官場風氣,加上曹頫也的確沒有足夠的能力勝任江寧織造,曹頫終被革職抄家了。

乾隆帝即位後,已回到北京的曹家,的確出現了“蘭桂齊芳”的局面,後輩也有人加官進爵。

但已如探春所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狀況!

原因三:“弘皙逆案”的牽連。

康熙的嫡長孫弘晳,是廢太子胤礽的長子,深得康熙喜歡,本來應該是皇位的繼承者。

乾隆繼位後,弘晳拉攏了一批想維護“立嫡以長不賢”正統的宗室成員,密謀行刺乾隆,坐上皇位。


(皇帝與繼承人)

陰謀敗露後,弘皙終身被囚禁。

曹家因為深受康熙的恩寵,一直是康熙的心腹,曹家有沒有真正參與弘皙逆謀我們不得而知,但此案曹家被連累,最後在朝為官的曹家後人再次被革職抄家,經過兩次抄家折騰,曹家徹底完了。

曹雪芹作為衰敗的曹家後人,從富貴淪為貧困交加的官犯,一開始以賣字畫為生,可終究難以餬口!

在極度悲哀的心情中,他含淚寫下《紅樓夢》,展示了曹家由盛而衰,最後落個“樹倒猢猻散”,一切皆空的結局。

乾隆28年,曹雪芹的幼子染病,因無錢醫治身亡。

喪子之痛最終擊垮了飢寒交迫的曹雪芹,除夕之夜,萬家燈火喜慶中,曹雪芹悽慘離世。


(曹雪芹)

正如《紅樓夢》中寫的一樣:“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真是功名利䘵轉頭空! 十八年後又來走一遭!

參考文獻:《永憲錄》卷四,《曹雪芹小傳二》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康熙王朝》,裡面有個叫做魏東亭的人物,其歷史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根據史書記載,曹寅字“楝亭”,同時受三國時代曹魏政權的影響,很多人喜歡將曹魏連稱,或以魏代曹,所以影視劇的作者便以魏東亭來指代曹寅。

從某種意義上說,曹雪芹家族的興衰榮辱之變,都是因為他的這位祖父曹寅。

當年,在康熙出生後,曹寅的母親被選中成為康熙的保姆,此後曹寅又和康熙從小一塊玩到大,由此曹家的命運就和皇家緊密相連在一起。另外《紅樓夢》中的賈母的原型就是曹寅的母親。



青年時代的曹寅文武雙全、博學多能而又風姿英絕,二十多歲時被提拔為御前二等侍衛兼正白旗旗鼓佐領。清代初期,御前侍衛和佐領都是十分榮耀的職務,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將之軍,曹寅能任此要職,顯然是康熙對這位文武全才的伴讀特加關照的結果。

在康熙三十一年,調任江寧織造兼管兩淮鹽務。此後,曹家迎來了最鼎盛和最輝煌的時刻,當時康熙六下江南,其中五次都是由曹寅承辦其南巡接駕大典(四次南京接駕,一次揚州接駕),並且有四次是直接住在曹寅家,所受到的信任與器重遠超出地方督撫。

但可惜的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曹家的輝煌,是源於這五次接待康熙,而它的衰落,也正是源於此。因為接待聖駕所需的鉅額花費讓曹家虧欠了國庫鉅額的欠款。當是兩江總督噶禮就曾密報康熙說,曹寅虧欠公銀三百萬兩,請求公開彈劾他。

但康熙沒有批准,他只是私下諄諄告誡曹寅,讓其儘快設法補上虧空。但可惜沒多久,曹寅就病逝,此時又有人出來彈劾曹家虧錢公銀之事,康熙還是想保全曹家,便讓曹寅之子曹顒接任父親的職位,這樣既可以保證收入又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還國庫欠銀。



但問題是,僅僅只過去兩年,曹顒也因病去世,曹雪芹就是曹顒的遺腹子,當時才剛剛出生不到一個月。康熙為了不讓曹家倒下,也是煞費苦心,他親自主持將曹寅的侄子曹頫,過繼給曹寅當兒子,然後讓其接任江寧織造的職務,以確保曹家有收入和時間還國庫欠銀。

然而,曹家欠國庫的窟窿實在太多,一時半會根本還不清。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後康熙因病去世,曹家最大的靠山也沒有了。偏偏屋漏又逢連夜雨,新繼位的雍正皇帝和曹家的關係又非常不好,當年曹寅曾多次保舉八阿哥胤禩擔任太子,這讓當時的四阿哥雍正很是怨恨。

所以等到雍正繼位後,他自然不願意再像康熙那樣照顧曹家。而且,當時朝廷國庫虧空,官員侵食公銀的情況非常普遍,如果不徹底解決清查和追繳,必然導致大清走向衰敗。因此,雍正便下決心要改變這個狀況,在他剛掌權的第一個月,就下達了全面清查錢糧的命令。

當時,雍正追討欠款的聲勢之大,手段之果斷可謂是空前而絕後,為了維護帝國的根基,像曹家這樣虧欠鉅款而不還者必然要遭殃,再加上雍正本身也不喜歡曹家,所以自然將其樹立為典型和代表,拿出來殺雞儆猴,於是曹雪芹就被雍正給抄家處置。


我是趙帥鍋


假如曹家沒有被抄家,可能就不會有曹雪芹《紅樓夢》的問世。曹雪芹一生經歷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目睹了三朝變換期間的尖銳矛盾與勢力爭鬥,影響了曹雪芹的內心世界和文學創作。可以說曹雪芹的鉅著《紅樓夢》是康、雍、乾三朝皇權鬥爭與曹家興衰榮敗的產物。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曹家的興衰和《紅樓夢》產生的過程。

曹雪芹家族的興衰榮敗

1、曹家與清朝皇室的關係

清順治八年,多爾袞死後一年被順治毀墓掘屍,多爾袞的正白旗也被順治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轉移為內務府包衣,成為皇室的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也因此成為內廷二等侍衛。三年後康熙出生,內務府在包衣婦人中挑選奶媽,曹璽的夫人孫氏被選為康熙乳母。從此,曹家便與清皇室及康熙結下了不解之緣。

曹寅(曹雪芹祖父)的母親孫氏成為康熙的乳母后,曹寅也成為了康熙的伴讀夥伴,這為他後來獲得康熙信任與飛黃騰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出任蘇州織造,兩年後又調任江寧織造。由此開始,曹寅和他的兒子曹顒、嗣子曹頫連任江寧織造近四十餘年。

2、曹寅四次接駕康熙南巡,導致織造庫銀和兩淮鹽課銀虧空多達520多萬兩白銀,這是曹家被抄家的原因之一。

曹寅為了報答皇恩,不但搜刮民脂民膏,而且竟然動用織造庫銀與鹽課銀,大肆操辦康熙南巡的接駕盛典。這一時期既為曹家造成了風月繁華之盛,也給他們伏下了家破人亡的禍根。康熙曾經六次南巡,曹家便包攬了四次接待工作,每次都以曹寅的江南織造府為行宮。《紅樓夢》中江南甄家四次接駕便是以此為背景。

曹寅在兼任兩淮巡鹽御史時期,在揚州也建過行宮接駕過康熙。光是建造行宮一項,就花銷二十多萬兩白銀。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蘇州織造),曾每人捐款二萬兩白銀助修行宮,可謂是揮金如土。曹寅的年俸只有區區一百多兩銀子,要想填補這些皇室王公的無底洞,只得動用國庫稅銀。

曹寅向康熙交底的奏摺中說到,織造、鹽政虧欠竟達五百二十餘萬兩白銀。康熙用了五個“留心”四個“小心”來回復,此時的曹寅已經意識到了危險的到來,但此時想要抽身已經來不及了,無可奈何又不可避免。

2、曹家、李家深陷皇室“九子奪嫡”之爭,這兩家與皇八子允禩、九子允禟都有瓜葛,這是曹家被抄家的原因之二。

曹寅死後,康熙特命曹寅之子曹顒繼任江寧織造,兩年後曹顒病故,康熙又將曹寅的四侄曹頫過繼過來,繼任江寧織造。同時讓曹寅大舅子李煦代管兩淮鹽差,用所得的銀子補齊曹寅生前的虧空。康熙是看在曹璽和曹寅的情分上關懷曹家。

雍正繼位後,開始在全國清查錢糧,追補虧空。雍正元年,蘇州織造李煦,因虧空鹽課銀獲罪,被革職抄家。雍正四年,曹家和李家,同是康熙時期的親信,都與允禩、允禟有來往,雍正當然不會手軟,將這兩家的權力和財產重新分配給他的親信奴才。

李家被查抄後,曹家一直受到監視並要求補齊虧空。雍正以查補虧空為幌子,來肅清所謂的奸黨。實際上曹家的敗落就是雍正肅清奸黨的結果。當年五月,曹寅的妹夫傅鼐因和隆科多有瓜葛被遠流黑龍江。同年七月,曹寅的長婿訥爾蘇因是允禎的黨羽,被革去郡王圈禁在家。隨後雍正發出了查抄曹家的命令。

曹雪芹寫出鉅著《紅樓夢》

曹家被抄家後,曹雪芹隨家人來到北京。北京尚有曹家老宅十七間半,家僕六人,為了償還所欠銀兩,以及填補家用,將天地全部賣掉。在此期間,曹雪芹努力讀書並考上了貢生,供職於皇家書院,月薪一兩銀子,生活甚是清貧。

乾隆十二年,爆發了康熙長孫弘皙謀殺乾隆案,結果被乾隆皇帝剿滅。此案中曹雪芹的二堂叔曹宜因再次站錯隊而被牽連,曹家再次獲罪,曹雪芹被革職驅逐。曹雪芹只得以幫人鑑定書畫等雜活來餬口,在36歲娶上了老婆,40歲時在北京西郊的半山腰上的四間草房內開始創作紅樓夢。曹雪芹在完成《紅樓夢》前80回的創作後,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夜中去世,享年48歲。


野史也是史


《紅樓夢》名列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先生“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此書是他耗盡了半生心血的泣血之作。小說中展現的賈府的興衰榮辱實際上就是曹雪芹家族由盛至衰的縮影。曹雪芹由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到寒酸窘迫的落魄文人,繁華如舊夢,富貴似雲煙,轉頭成空,經歷了人生劇變。


據史載,曹雪芹的祖上曹錫遠本為駐守遼陽的漢人軍官,被滿洲軍隊俘虜後成為滿人旗主的奴隸。後來,他又跟隨了領正白旗的多爾袞,入編漢軍旗籍。 曹錫遠的兒子曹振彥隨多爾袞征戰沙場,屢建軍功,曹家遂被入籍正白旗。

順治帝入關後,多爾袞成為攝政王,曹家也發達起來。曹振彥入職內務府,與皇室的關係日益密切。 順治帝的第三子玄燁出生後,曹璽的妻子孫氏被選為玄燁的乳母,曹璽是曹振彥的次子。孫氏的這次入選對曹家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機遇。

曹璽的長子曹寅與玄燁年齡相仿,成為玄燁的伴讀,與玄燁結下深厚情誼。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 玄燁繼位後,是為康熙皇帝。在康熙繼位的第二年,曹璽被任命為江寧織造。江寧織造雖然是為皇室採辦各類衣物的官職,但曹璽卻有以密摺奏報當地情況的權力,實際上也是皇帝在江寧的耳目,可見康熙對曹家是非常的信任。


曹璽的兩子曹寅和曹宣也受到康熙的厚愛,特別是曹寅,少時就是康熙的伴讀小夥伴,16歲時便做了康熙的御前侍衛。 曹璽在江寧織造任上幹了21年,康熙23年時,曹璽病死任上。曹璽病死後,由於其子曹寅資歷尚淺,暫不能接任江寧織造,康熙召曹寅入京出任內務府廣儲司郎中,鍍鍍金後先任蘇州織造,後赴任江寧織造,康熙42年起與其大舅哥、蘇州織造李煦輪流兼管兩淮鹽務。

康熙對曹家可謂是皇恩浩蕩,曹寅對康熙的皇恩也是竭誠相報。在康熙的六次南巡中,其中就有四次是曹寅和內兄李煦接待的。這四次接待產生的費用造成了公款的鉅額虧空。康熙48年,兩江總督噶禮就曾彈劾曹寅和李煦虧空欠款庫銀300萬兩。康熙自知這錢都花在他身上了,於是就力保曹寅,還讓他繼續任職,以便補全虧空。


康熙51年,身陷鉅額虧空風波的曹寅身患瘧疾而亡,身後留有庫銀23萬兩的虧空尚未償清。康熙為了曹家免遭敗落,於是就任命曹寅之子曹顒接替其父,繼任江寧織造,以便繼續彌補虧空。

曹顒便是曹雪芹的父親,他於康熙51年接任江寧織造一職。可是曹家厄運不斷,康熙54年的時候,23歲的曹顒在京述職時病亡。曹雪芹是曹顒的遺腹子,他在曹顒死後不久出生。

曹顒死後,為了繼續保全曹家,康熙命曹宣的第四子曹頫過繼給曹寅,繼續擔任江寧織造一職。接著康熙又命曹顒的舅舅、蘇州織造李煦代管兩淮鹽政,所得用於彌補曹寅生前的虧空。


但在曹寅死後的康熙54年,曹寅又被查出生前虧空庫銀37萬餘兩,康熙還是不遺餘力地替曹家擺平,他命兩淮鹽政李陳常和李煦用兩年的時間補齊了這筆欠款。

曹頫任江寧織造後,由於才能有限,在任期間連年虧空。在康熙61年時,曹頫與李煦又發生了拖欠賣人參的銀兩一事。這次康熙就不怎麼上心了,本來康熙是念及與曹寅的情誼,這些年才極力罩著曹家,現在到了曹頫這裡,情分自然疏遠。

雍正繼位後,針對康熙晚年倦於政事,各地官員混水摸魚,造成國庫錢糧嚴重虧空的現象,由怡親王胤祥領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大規模清查。


曹雪芹的舅爺、蘇州織造李煦因為虧空,在雍正元年即被革職抄家。雍正對曹頫還網開一面,命曹頫分期三年還清虧空。曹寅生前的虧空還未償清,再加上曹頫自己的虧空,這筆欠款對曹頫是筆鉅債,他四處找人請託說情,又受到雍正的警告。雍正五年的時候,曹頫被彈劾騷擾驛站,後又被舉報轉移財產,終於惹火了雍正,曹頫被革職抄家,曹家搬離了江寧織造府,回到北京。曹雪芹由高官子弟淪為了犯官之後,曹家從此也一蹶不振。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駕崩,乾隆帝即位。曹家的親戚們紛紛加官進爵,曹雪芹的姑表兄福彭升為正白旗滿州都統;曹雪芹的祖姑丈傅鼐也升為兵部尚書。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家雖然失勢,也還是個大戶。但在弘皙謀反一案中,福彭及傅鼐還有曹家在朝廷當差的他人都受到牽連,曹家再一次被抄,這次是徹底敗落。


曹雪芹從此生活困頓,淪落到賣字畫為生。在落魄的生活中,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堅持創作。乾隆28年,曹雪芹的幼子染病身亡,給曹雪芹的身心造成巨創。在這一年的除夕之夜,飢寒交迫的曹雪芹心懷喪子之痛,悲慘謝世。

曹家歷經三代四人世居江寧織造一職長達近60年,在康熙朝時家族權勢達到鼎盛時期。這一切的風光榮耀均來自康熙帝的恩寵。正所謂,成也康熙,敗也康熙。康熙的多次南巡之行,曹寅為接待康熙也造成了鉅額的庫銀虧空,這也是後來曹家被雍正怒抄的禍根。曹家與皇室關係盤根錯節,過於緊密,及至在乾隆一朝中,受到權勢爭鬥波及,徹底衰敗。


歲月是一條河流


雍正對曹家痛下殺手查辦,有形勢大環境的客觀內素,也有曹家的主觀原因。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康熙前半期可以說文治武功卓越,滅鰲拜、平三藩、平定北境邊患。到了康熙中後期,整個朝廷進取向上精神懈怠,一批臣屬覺得自己有了功勞,可以享受大好人生了,整個上層社會瀰漫的是奢華享受的風氣,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對這種風氣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還有說五次)是由當時的江寧織造曹寅負責接待的。這段歷史曹雪芹如實的在《紅樓夢》裡進行了記錄。小說第十六回通過趙嬤嬤之口說:

“還有如今現在江南的甄家,噯喲喲,好勢派!獨他家接駕四次,若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填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王熙鳳就問了,他們家怎麼會那麼有錢呢?

趙嬤嬤也說了:

“不過是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誰家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這一段就是說的曹家四次接駕耗資巨大的事。只是差別在於,曹家為康熙南巡的花費造成的虧空,直到曹寅去世,甚至直到曹家被抄也沒有還清。

曹家先祖曹振彥最早在清兵入關時成為多爾袞的家奴,也就是正白旗下的旗人。後來順治皇帝清算多爾袞,將其的正白旗也收歸皇帝親掌。曹家從王府奴才就變成了內務府奴才。曹寅之父曹璽早起為王府侍衛,再為康熙近侍,曹璽之妻孫氏被內務府選做康熙的奶母,幼年喪母的康熙與他的這位奶母感情深厚,康熙後來曾公開稱孫氏為“我們老人家”。這樣一種特殊的關係,是曹家得到皇帝信賴的重要原因。孫氏長子曹寅也因這層關係成為康熙的幼年玩伴,兩人名為君臣,感情猶如兄弟。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曹璽從內務府營繕司郎中任上被任命為江寧織造,除了為皇家負責織造事宜,實際上還是皇家的耳目,曹家從此成為皇帝的近臣。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1),曹寅出任蘇州織造,1693年調任江寧織造。從這時起,曹寅和他的兒子曹顒、嗣子曹頫執江寧織造四十年。

曹寅有兩個女兒,長女嫁皇族那爾蘇為妃,是《紅樓夢》賈元春的原型,所生長子福彭對後來的曹雪芹多有關照,二人是血緣比較近的表兄弟。次女遠嫁到蒙古為妃,是《紅樓夢》賈探春的原型。從輩分上講,兩人都是曹雪芹的姑姑。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安排曹寅與蘇州織造李煦(也是曹寅的大舅子)輪流管理兩淮鹽課(每兩年一輪)。康熙這個動作,當然是為了曹寅彌補多次接駕落下的虧空著想。《紅樓夢》小說裡,兩淮鹺政被安排成了林家。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曹寅患風寒不久確診為瘧疾,康熙在批覆李煦的奏摺裡,有一段表達了他對曹寅病情的重視:

今欲賜治瘧疾的藥,恐遲延,所以賜驛馬星夜趕去。還非常仔細地備註說明:“專治瘧疾,用二錢末,酒調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後或一錢或八分,連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需要認真,萬囑萬囑萬囑!”

僅從此看,可見二人感情遠遠超出君臣。可惜曹寅沒能等到康熙的藥就病逝了。

曹寅逝後,李煦上奏摺說曹寅彌留之際,核算出虧空庫銀二十三萬兩,且無資產可補,原折寫:“身雖死而目未暝”。康熙為了解決曹家的這一問題,同時也是為曹家不必遷家到京,命曹寅之子曹顒繼任江寧織造,誰知曹顒兩年後即病故,康熙又親自安排讓曹寅的侄子曹頫過繼給曹寅,繼續接任江寧織造,同時,命李煦代管兩淮鹽政,目的就是讓李煦補齊曹寅生前的虧空。康熙這麼做一是對自己的發小曹寅感情深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曹家的孫太夫人健在一天,康熙就要保證他的這位奶母的周全。

其實早在康熙四十八年,兩江總督就參核曹寅和李煦虧空兩淮鹽課三百餘萬兩。康熙把這個事壓了下來,因為他也清楚,這裡面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但康熙也專門告誡了曹寅並李煦,必須設法補齊虧空。可是這樣巨大的虧空,曹寅和李煦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徹底的解決辦法。

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曹寅在生前的織造虧空三十七萬餘兩,康熙又是親做安排,讓兩淮鹽政李煦等代為償還。這一筆用了三年總算還完了。

只是這樣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隨著康熙進入暮年,隨著故人離去,感情的基礎也在動搖,對於曹頫,康熙對其的態度明顯與曹寅有了巨大的差別,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內務府參李煦曹頫拖欠賣人參銀兩,而且要求其必須在年底前補齊,否則將嚴加懲處,康熙當即就批了,就證明了人走茶涼。

曹家有說不出的苦衷是真,但奢靡過甚也是真,這點在《紅樓夢》裡就有多處呈現,康熙皇帝的一次次恩寵和寬限,也養成了曹家和李家僥倖的心態。

到了康熙中後期,整個上層社會貪圖享受,史治腐敗。國庫空虛,人民負擔加重,天災人禍頻發,階級矛盾加劇。清王朝要鞏固統治,就必須要刷新史治,改革弊政。

雍正繼承帝位,幾乎是在第一時間裡,就開始清查追繳官員虧空,雍正元年,被抄家抵債和革職的官員達幾十人。這裡面就包括蘇州織造李煦。

對曹家,雍正還是給予其一定的寬限,要求他們在三年時間裡償還虧空。其實,舊賬未了,又添新賬,曹頫自身也欠下了虧空。

雍正六年(1728年)曹頫騷擾驛站被參,最終連帶經濟問題,曹頫被革職,曹家終被抄家。曹家北遷回到京城蒜市口老宅,時年曹雪芹十三歲,從此曹家敗落。

曹家被抄有著複雜的歷史原因,政治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曹家在織造任上前後長達四十多年,主政兩淮鹽政時間跨度也有十年,作為康熙朝的寵臣,曹家長期充當著皇帝的耳目,同時在曹寅時期,也承擔了不少的文化修訂和出版工作,受到皇家的高度信任。在皇帝寵幸、同情、呵護曹家的同時,曹家也逐漸形成一種公私不公的錯覺,只是隨著政局的變化,曹家不懂做出調整,也是曹家被抄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早在曹寅時代,許多的不得已,早已為家族的敗落埋下悲劇的種子。


屏山品紅樓


雍正是清朝的中興之主,而江寧曹家,則是歷任江寧織造,正所謂是“流水的兩江總督,鐵打的江寧織造”,可見曹家地位在很長時期是非常穩固的。那為什麼雍正還要抄曹家呢?

主要跟康熙有關,因為康熙,導致曹家虧空巨大;同時,曹家的繼承者越來越不中用,導致虧空越來越大;最後,曹家因為犯法,再加上與十四阿哥有牽連,被雍正視為政敵,最後被問罪抄家。不過,雍正並沒有趕盡殺絕。

曹家與清朝皇室的關係

順治年間,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彥和曾祖父曹璽,跟隨多爾袞,平定山西大同姜瓖叛亂。曹璽因“隋王師徵山右有功”,獲封內廷二等侍衛,而曹振彥,則擔任大同知府數年。因此,才有人稱大同才是《紅樓夢》的發祥地,曹家在大同起家。

在康熙出生後,曹璽的妻子孫夫人,被選為康熙乳母。從此之後,康熙與曹家有了家人一般的親情。康熙非常敬愛乳母,因此對曹家也格外恩寵。

康熙二年(1662年),康熙任命曹璽監理江寧織造。曹家在康熙的庇護,以及曹璽的努力下,榮耀達到了巔峰。康熙為了照顧曹家,還將織造官從三年一任,改為了專差久遠,曹璽也成了終身織造官第一人。而曹璽之子曹寅,受蔭繼任江寧織造。

曹寅成了江寧織造官,是曹家輝煌的開始,也是曹家厄運的始端。

曹家欠債的原因

康熙繼位之初,捉鰲拜,平三藩,功績顯赫。到了中後期,康熙開始自滿,貪圖享樂。此後,康熙曾六次下江南。在六次江南之行中,除第一次將行宮設在江寧將軍衙門外,其餘五次均以織造衙門為行在,而其中四次全部是由曹寅負責接待。

不要以為康熙南巡會自己帶錢,補貼地方,南巡除了吃喝玩樂,還會搜刮到一大批的金銀財寶。所以,曹寅所負責四次接駕大典,都要曹家自行籌措。接待康熙四次的費用,讓曹家開始了虧空。

同時,曹寅又喜歡結交名士,養戲班子,建造庭院園林,揮霍無度,再加上官場應酬,也加劇了虧空。

曹家虧空了多少銀兩

曹寅在世時,江寧織造已經開始出現虧空。康熙五十年,兩淮鹽運就查出虧空一百三十六萬兩,最後,由商人補六十七萬兩,而曹寅及其大舅子李煦補賠剩下的七十萬兩。江寧織造也被查處虧空七萬兩。第二年,曹寅即將病逝之前,被查出江寧織造已經虧空到了二十三萬兩。李煦不得已上奏摺說,曹寅已經無家財可賠。

曹寅去世後,康熙為了保全曹家,讓曹寅之子曹顒接任。同時,康熙還讓李煦,以及新任的兩淮巡鹽御史李陳常,代曹家償還虧空。康熙的這一舉措,暫時保全了曹家。

曹家的繼任者越來越不爭氣

曹顒接管江寧織造兩年後病逝,康熙就又將曹寅的侄子曹頫過繼給為曹寅嗣子,接任江寧織造。同時,康熙又讓李煦的蘇州織造代為償還江寧織造的虧空。

不過,曹寅丟下的虧空,絕不止曹寅去世時那一點,到了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江寧織造虧空庫銀三十七萬餘兩。曹寅大舅子李煦的蘇州織造,簡直就成了提款機,繼續還唄。

江寧織造傳到曹頫時,傳承與康熙與乳母之間的恩情,已經很少了。相比曹璽、曹寅,曹家最後一人江寧織造曹頫的日子難過多了。康熙不再過多袒護,曹頫因為拖欠賣人參的銀兩,就被康熙勒令年底前必須補齊,否則,嚴加懲罰。

雍正抄曹家

雍正繼位後,開始大力整飭吏治,稽查虧空。因為曹寅的女婿平郡王訥爾蘇是十四阿哥胤褆的親信,被雍正所忌憚,曹家最後保護傘也沒有了。原本曹頫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認認真真把江寧織造的虧空給補上就好了。結果,曹頫卻騷擾敲詐驛站,最後雍正下令,判賠償四百餘兩白銀。

只是,雍正並沒有想把曹頫置於死地,所以,僅僅是申斥曹頫行為不端。同時,讓曹頫賠償自己,以及曹寅時期又被查處的八萬餘兩虧空。雍正甚至下旨說,可以分三年補齊。

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回天乏術的曹頫因為沒有補齊虧空的銀兩,被罷職抄家,宅第、田產、財物全部沒收充公。曹頫本人呢,並沒有獲重罪,而是兩手空空的回到了京城,住在了雍正給他留下的老宅中,曹家迅速衰敗。

曹雪芹,1715年生於曹頫執掌的江寧織造,到1728年被抄家,還算過了13年的幸福時光。正是因為富貴與貧寒的巨大反差,才讓曹雪芹寫出了鉅作《紅樓夢》。


奕天讀歷史


曹雪芹的祖父叫曹寅,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裡,是魏東亭的原型,而魏東亭,根據小說的敘述,魏東亭是康熙的伴讀,魏東亭之父還是康熙的老師,魏東亭是康熙最信任的人。

而在《康熙王朝》裡,魏東亭還被康熙封了親王,而在《雍正王朝》裡,康熙為魏東亭填了三十五萬銀兩的虧空,還有五萬銀兩的家用。

魏東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虧空,魏東亭有做過解釋,第一,康熙下江南的時候,有兩次是住在魏東亭的家裡,很多開支用度是由魏家支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開支,而魏東亭又不好意思跟康熙講,而康熙也不知道為什麼也沒有提。

第二,魏東亭經營不善,還有他家裡人生活過得比較奢侈,所以偌大的家業,也基本敗關。康熙之所以沒有主動講到魏東亭的事情,可能是沒想到魏東亭自身的開支也是極大,他以為,魏東亭的差事,也是賺到不少銀子的,他兩次下江南應該沒啥問題。

《雍正王朝》裡,魏東亭之所以被抄家,就是因為虧空太大,雍正不得不拿魏東亭開刀。

而在歷史上,情況是不是跟《雍正王朝》裡的一樣呢?

是一樣的,魏東亭的原型曹寅,曹寅的父親是內務府包衣,曹璽的夫人孫氏,也就是曹寅的母親,是康熙的保姆,曹寅是康熙的伴讀,後來成為康熙的侍衛。

曹璽被任命為江寧織造,曹璽死後,就由曹寅接任,曹寅死後,他的兒子曹顒繼任,而曹顒死後,因為曹寅無其他而兒子,康熙就讓曹寅的侄子曹頫過繼過來,繼續擔任江寧織造。

可見康熙對曹家的照顧,可是康熙五次下江南都住在曹家,曹家生活也比較講排揚,比較奢侈,這一點跟《雍正王朝》的情況就很接近了。

曹家的虧空很早就查出來了,但是康熙仍然很顧與曹寅的舊情,但是到了曹寅的兒子,繼子,關係就沒那麼親近了,而到了雍正的時候,他更是不管這些,既然虧空無法赴填補,那自然只有抄家了。


歷史簡單說


康熙對曹雪芹家可謂皇恩浩蕩,他曾經六下江南,就有4次是住在曹家;江寧織造、兩淮巡鹽監察御使在清朝是肥差,康熙都給了曹寅;對曹家信任可見一斑,按理天子如此垂青,為什麼還被抄家呢?


1.曹家在風口浪尖上出事,雍正要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雍正在沸沸揚揚中登場,時年4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作為期,上任就勵精圖治,希冀富國民強,但由於英明的老爸康熙晚年昏聵之舉,興師動眾地六下江南,弄得帝國糧倉捉襟見肘,國庫虧空。

新官上任三把火,雍正立即著手在全國範圍內嚴查錢財和糧食積蓄;這波及到曹家,曹家虧空被查出,儘管起初雍正想寬大處理,延長歸還的期限,但曹家的虧空屬鉅額數字,此時已積重難返,無法歸還了,也只能認罪伏法。



2.天下人對曹家由羨慕到嫉妒到仇恨,雍正順勢而為。

依康熙帝的恩寵,曹家在江寧織造任上縱橫馳騁,叱吒風雲了幾十年,貪汙腐化、巧取豪奪之舉早讓江南土豪鄉紳、大小官員怨聲載道了,但康熙護犢子嚴重才一時平安無事。

雍正繼位,彈劾聲浪逐起,揭曹家老底的奏摺如雪片紛飛至朝廷,雍正也因勢利導,就此換人。


3.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作用!

曹家受康熙的寵信,但不受雍正的垂青!雍正的粉墨登場過程波譎雲詭,一曲九子奪嫡的鬧劇遷延日久,但雍正並沒有得到曹家的有力支持,曹家熱衷於康熙南巡的接待事務;雍正是記仇的主,更是睚眥必報的漢子,還是一言九鼎的帝王;抄你沒商量。

也要感謝雍正,正是他的抄家之舉,抄出了中華史上空前絕後的千古名著《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