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郎导把“软硬兼施”变成褒义词,应用在女排队伍管理当中

北京时间10月25日讯:对于中国女排的广大球迷来说,都知道郎平指导带队有方。但是,为什么同样一批球员在一起打球,换成另一名教练,有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明明一把好牌也会打得稀巴烂。而在郎导这里,就可以点石成金。真的就是因为郎导的技术能力过硬,所以队员们跟着她才能成绩更好吗?

有趣!郎导把“软硬兼施”变成褒义词,应用在女排队伍管理当中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尽管只有一个郎平,但是,能够在技术上,给排球队员很好的指导的教练可以说还是有一批的。但是,郎导作为一名国家队主帅,她给队员们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技术能力上的提升。最近,在郎导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她就专门聊起了这件事。从郎导的回答当中,我们也是发现了,在技术上,可能换一名教练,也能帮助队员练到某一个高度,而且郎导现在虽然亲自带队,可是很多的技术环节的训练,都是交给不同的助理教练来完成。就好像泰国女排的队员,即使能力上和中国女排的队员相比始终有差距,所取得的运动成绩也难与中国女排相比。但是他们队中的老队员,技术细腻程度,还有小球串联技术,甚至超过中国女排的队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女排队员的技术能力,即使是郎导亲历亲为,依然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向国外,或者国内地方俱乐部的球员学习的地方。

有趣!郎导把“软硬兼施”变成褒义词,应用在女排队伍管理当中

郎导的伟大,还在于她能给球队,特别是队中的主要球员带来很多场外的更有用的东西。在这次访谈当中,郎导就讲出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她在提到自己给予队员的心理辅导时,就专门谈到:在队员们刚开始大运动量训练之初,一般都是采用不断启发的方式,把大目标给他们定好了,然后激励他们去实施就是了。可是,当队员们已经训练了4个小时,人几乎要处于崩溃状态时,如何再让他们依然还拥有训练热情呢?这个时候,郎导就“发明”了一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她也是把“软硬兼施”这个词给转变成了褒义词,一次次应用在中国女排的队伍管理实践中。

有趣!郎导把“软硬兼施”变成褒义词,应用在女排队伍管理当中

因为队员们自觉性好的时候,给他们直接提严格要求,然后让他们努力兑现教练的要求相对简单。可是在他们已经很辛苦,很累的时候,还这样对姑娘们提要求,当然就比较容易让队员们起反感。所以,郎导喜欢在这种情况下给弟子们来点心灵鸡汤。给他们烧柴,点火,或者讲励志故事,或者忆苦思甜,推动他们向着自己竞技状态的更高峰攀登。大家都提升上去了,全队的战斗力也就形成了。

有趣!郎导把“软硬兼施”变成褒义词,应用在女排队伍管理当中

有时候郎导会在队员们训练到动都不想动的时候,给大家讲一些自己年轻时,队友们训练当中的小趣事,听起来,可能是小笑话,其实里面代表的却是他们那一批队员们,无论教练要求多高,都努力达到训练要求的过往。还有时候,郎导自掏腰包,给队员们提要求,达成目标发奖品,达不成目标来点小处罚,而处罚也是增加某些薄弱环节的训练。在这种反反复复的“软硬兼施”当中,姑娘们在枯燥的训练当中也体会到了更多的乐趣,获得了更多的收获。总的说来,提醒各地方俱乐部的球队教练,包括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们,要想带队拿好成绩。或者将来接班郎导,不仅需要在业务知识上向郎导学习,也要在球队管理上学习她的智慧。而“软硬兼施”也是这些主帅们必须要学好的一门必修课。

有趣!郎导把“软硬兼施”变成褒义词,应用在女排队伍管理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