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00年與1922年的乾清宮,對比一下,看看有什麼不同


乾清宮見證了清朝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ー月初七日,康熙皇帝病近。當日,梓官從暢春園運回皇宮,安奉於乾清官內。雍正皇帝在乾清官西側的養心殿內守喪。月餘後,梓宮移送到景山壽皇殿祭奠 圖為20世紀初乾清宮

此後,雍正皇帝及其後的七位皇帝都住在養心殿,乾清官改作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 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使臣和歲時受賀、舉行筵宴的重要場所。 圖為1900年乾清宮

凡遇皇帝萬壽、元旦、除夕及上元、端午、中秋、重陽、冬至各節令,帝后王公們都要在乾清宮舉行家宴,稱乾清宮家宴儀。除夕宴由皇后等女眷陪宴,元旦則由皇子、皇孫陪宴。 圖為乾清宮內景

康熙、乾隆兩朝在這裡舉行過特殊的筵宴千叟宴。千叟宴始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皇帝六旬慶壽時在暢春園舉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新春賞千叟宴,分兩日在乾清宮舉行。六十五歲以上的滿、蒙、漢文武大臣官員共一千餘人參加。康熙皇帝賦七言詩一首,命名《千叟宴詩》 圖為乾清宮內景

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以登位五十年大慶,在乾清官舉行千叟宴,設席八百桌、宴親王以下六十五歲以上計三千餘人。 圖為乾清宮內景1922年

乾隆帝讓與宴王公、一品大臣及眾叟中年屆九十以上者至御宴前跪,親賜貢酒並以加賞 圖為1919年乾清宮內景

還對高壽一百零六歲安徽老民熊國沛、百歲山東老民梁廷玉,特別加恩,賞給六品頂戴花翝;將九十以上老民具著賞給七品頂戴花翝。

宴後由管宴大臣等,按與宴群臣眾叟的品級或年齡,分別賞賜詩刻、如意、壽杖、朝珠、繪綺、貂皮、文玩、銀牌等物。

這正是:“三千眾叟三千禮,躬舉壽翁於上儀。借問維艱步履在,六品花乃布衣。”於叟宴是耗費巨資的宮廷大宴,目的是為了爭取民心和歌頌太平盛世。

光緒年間,皇帝曾在乾清宮接見過英、美、法、日、俄、奧、葡等國的使節,接受各國駐華使節遞交的國書。

乾清宮前廊,1900年

乾清宮西側,1900年

乾清宮前鼎爐,1900年

乾清宮前嘉量,1900年

乾清宮前銅龜,1900年

乾清宮前銅仙鶴,1900年

乾清宮江山社稷鎏金銅亭,1900年

乾清宮,1922年

乾清宮節日時搭的綵棚,1922年

乾清宮走廊安設的宮廷樂器,192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