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梅城古鎮

探訪梅城古鎮

游完七里揚帆,我們4人來到了梅城古鎮。

迎接我們的是塵土飛揚,原來,古鎮正在玉容,不為年輕,只求復古。我們好不容易找了個劃線區域把車子停好。

探訪梅城古鎮

梅城古鎮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嚴州府,三國時即為建德縣治,有近1800年的歷史。因古城牆臨江一段築成梅花形而得名。

我們是從中間切入,經過一個半古半仿的牌樓先向北步行。但見古街兩側白瓦灰牆,切割機的聲音在嘶鳴著,木匠和泥水匠揮汗如雨,似乎在趕工期。

沒有工作人員讓我們買票。

探訪梅城古鎮

我們打聽到十里荷花在最北端,在烏龍山山腳下。遠望烏龍山蒼翠蓊鬱,似乎可以讓梅城高枕無憂,故有小泰山的美稱。因為之前在朋友圈裡發了幾張荷花圖,沒有受到好評,這次決定在取景上下點工夫。原來,拍荷花是要有一定距離的,所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便是這個道理。

走著走著,我們看到了竺可楨故居,覺得好奇,便踅了進去。教科書上介紹竺老是紹興人,他的故居怎麼跑到了德清?原來在淞滬戰役失利後,浙大在竺可楨校長率領下,踏上漫漫西遷路,而建德是西遷第一站,後又換了泰和、宜山、遵義四處校址。當年竺可楨問同學們兩個問題:到浙大來做什麼?將來畢業後做什麼樣的人?至今仍然振聾發聵。

探訪梅城古鎮

走出浙大西遷展館,繼續往北走,便有一股清香幽幽遠播而來。家鄉的荷花已凋謝得差不多了,可烏龍山腳下的荷花正爭先恐後地綻放著呢。

在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了梅城中學,大概放假的緣故,塑膠跑道里面芳草萋萋,教學樓後面有幾幢樓歲月著一種滄桑。我們回到來時的路口,然後繼續往南悠閒。南段顯然已復古好了,店面門口上方都懸掛著一隻只紅燈籠,詩意與商業氣息交融在一起。於是,我們登上了最南端的古城牆。保留下來的一段古城牆青苔靜臥,雜草割據,是原汁原味的舊址。此時,你登高北望,貫穿整個梅城古鎮的南北老街,舊貌與新顏錯綜在一起,穿越了時空;轉身往南,你便會關注到新安江、蘭江與富春江三江交匯處的美妙。彷彿三位朋友志同道合,不約而同,在此暢敘心曲,似水流年,不改當年的風采。

此時,我們碰到一位白髮老人,便和他攀談了起來。他告訴我們,你們嘉興學院原來在我們建德。這讓我們四個嘉興人一頭霧水,猶如竺可楨的故居在這裡出現一樣。

聽老人講,現在的嘉興學院是由原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和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的。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就在建德,那時叫建德冶金工業學校,後來搬到你們嘉興那裡了。

我們出於好奇,要去探訪一下嘉興學院的半個前身。老人說,就是現在的梅城中學。怪不得,梅城中學後面的幾幢教學樓有一種斑駁陸離的滄桑感。

梅城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伍子胥、嚴子陵、孟浩然、劉長卿、杜牧、范仲淹、陸游等歷代名人都留下了足跡,名著《金瓶梅》《水滸》《三國演義》《官場現形記》裡也都有嚴州的身影。

今天,在這裡也留下了我們"江南四劍客"風塵僕僕的掠影。

2019、8、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