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攀不起到無人收購,蘋果今年遭遇了什麼?

壯鄉石頭


蘋果從去年的高攀不起,到今年的無人收購,遭遇了市場滑鐵盧。

比如,甘肅的花牛蘋果以去年市場價每斤八、九塊,到今年市場價每斤二塊多;以去年的產地收購價每斤四塊多,到今年產地收購價每斤一塊,果農是叫苦連天。就這個價格,據當地果農講還沒有客商,若是紅富士蘋果上市,花牛蘋果的命運會更加悲慘。現在的果農是自已種植的蘋果,售價自已做不了主,完全憑著客商感覺走。那麼,今年市場到底遭遇了什麼?看看我的分析:


產量過剩,市場難以消化。

去年受中美貿易戰的利好影響,蘋果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從最初的6元到最高時期售價達每斤10元,調足了消費者的胃口,普通消費者真是高攀不起。今年蘋果上市初期,受去年蘋果價格影響,經銷商加大了進口水果數量,加之今年全國蘋果大面積豐收,造成產量過剩,市場很難消化,市場無人問津。


銷售渠道急待改變,消售模式急需創新。

果農現在的坐等客商,營銷模式太過依賴。過去人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現在酒香巷深卻無人問,要懂得推銷自已。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深山姑娘可以當網紅,為什麼果農不能自已創出一條銷售模式。

同時,一些傳統的銷售模式可以借鑑,比如走鄉串村推銷等。今天上午,禮泉縣一小夥開著自已農用三輪車,拉了一車紅富士蘋果來我村銷售,談好價錢後,村民你一筐他一筐,不到半小時,滿車蘋果就銷售一空。這是我看到了農村的購買潛力,若讓農民到超市或其它地方購買,也就最多購買10元蘋果,你若上門推銷,農民覺得價錢合理,購買潛力還是巨大的。


果品品質不高,很難開拓高端市場。

目前,我國以家庭生產經營的模式,很難做到精細化作務,標準化管理,蘋果品質很難提高。果品內含蛋白質,維生素數量高低不一,口感參差不同,品相好壞難以掌握。為此,很難進入國內高端市場,更別說進軍國外市場,從而導致我國蘋果市場去年和今年冰火兩層天。

這就是我對此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渭水河畔


今年風調雨順的日子果農迎來蘋果的大豐收,盼著今年再能有個好的價格,事與願違,與去年相比今年果農的看著滿樹的蘋果,無奈,嘆息!這其中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作為一個山東膠東的人,這樣的景象就在我身邊,但是我想給大家講一點同樣在山東膠東發生的事情,卻是另外一翻景象

座標山東青島西海岸果園裡,一面是果農正在忙碌的採摘著蘋果,一面是人們正在忙碌的裝箱打包,五斤一箱,快遞公司從這裡裝車拉走,從這裡打包的蘋果發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接著很多人會問,產地直銷的模式,前期的巨大投入,一個地區做到一個比較大的銷量的也是鳳毛麟角,這種銷量再大,對於規模化的產量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那我告訴你在西海岸,所有種植這個品種的蘋果不對外批發,就是說有人來高價收購,人家會告訴你不賣,蘋果品牌化線上銷售

現在我想給大家說,產地直銷的模式的確很多人在做,為什麼西海岸的蘋果銷量特別好,關鍵價格還高,品質,就是除了口感上的品質,這裡種植的蘋果都是統一的管理方式,通過改變土壤的環境,實行有機種植,盛產的蘋果,全部都是有機蘋果,

產品基本都是銷往大城市,大城市的白領人群對價格不是太敏感,對品質要求高,這就是西海岸的果園出現這種景象的原因

無人收購的原因很多個,好的產品即使再貴也不愁賣,蘋果的銷量不好,會有很多客觀的原因,蘋果也是產品,產品就應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農產品品質提高,來滿足人們的精緻生活的要求,而不是一味的去打時間差,或者填補時間差,

蘋果的品種很多,時間跨度也大,中國從西到東有三四月的時間跨度都有新鮮蘋果,而在這個我們有大量新鮮蘋果上市的時間段,我們從國外大量進口蘋果,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蘋果品質

我們農業的科研人員不只研究填補空白時間段上市的蘋果,過多低品質的蘋果會出現剩餘,也研究高品質的蘋果,政府大力宣傳,果農與合作社積極參與,為大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讓果農辛苦的勞作,得到應有的回報


膠東小船伕


蘋果價格一落千丈的原因

第一, 供大於求。 繼去年陝西蘋果減產以來,今年無論是山東,山西等蘋果大省蘋果都出現了大豐收。原因一市場的需求遠遠小於蘋果的產量,現在蘋果滯銷也是預料之中。原因二自去年陝西蘋果減產,很多果農都有嚴重的跟風行為,以為嗅到了商機,所以大面積種植蘋果,自然供大於求是必然的,既然供大於求,後續不良反應比如價格暴跌,甚至出現滯銷形象也難免。



第二, 前期底價太高,很多收購商血本無歸。就在我們鹽源縣早熟蘋果品種價格高得離譜,嘎啦蘋果果園價2-3元/斤,紅將軍蘋果果園價3-4元/斤,很多早熟蘋果收購商在高價收購早拉到市場上去甚至賣到了1.8/斤及以下,虧得肉疼。

結論一後面等蘋果大量上市得時候自然也都不敢輕易來預定和收購了,甚至有的交了定金也並沒有來收購了。結論二由於它們之間相互傳遞說虧了,有些本來準備來收購蘋果的收購商只能選擇觀望了。



第三, 蘋果價格和質量五顏六色,讓很多消費者難以選擇買還是不買。我自己的有一些買蘋果的時候總是來諮詢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你的價格和別人家為什麼不願意?還有的是在別的地方買到了質量很差的蘋果,所以他們對購買蘋果這件事總是很遲疑,而且像他們的消費者還不少所以蘋果銷售量下降是肯定的啦。

第四, 蘋果不是必須品,替代品較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蘋果價格貴了自然就買香蕉以及其他的一些水果作為替代品了。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鄉野一哥XJH


以前蘋果價格死貴 看看我昨天二十多塊錢買的五個蘋果,我在想這是到底怎麼回事?要知道今年的蘋果因為減產的原因,行情非常好,市場上一般的蘋果都要十塊錢三斤左右。為什麼還有果農賣不出去的信息呢?去年價

根據我做水果生意的朋友口中瞭解到,今年的蘋果收購價格比較高,好點的蘋果今年產地收購都在兩塊多錢一斤,優質點的蘋果都要四五塊錢一斤,所以今年很多做蘋果生意的朋友,都改行做了柑橘生意,今年的柑橘價格不高,而且質量比較好,由於蘋果價格比較高,所以今年柑橘市場非常火爆。

所以說聽到果農發愁,蘋果賣不出去的信息,真的是有點不可思議,出現這樣的情況個人認為和蘋果的質量有較大的關係,因為今年部分蘋果產地,因為冰雹天氣的影響,許多即將上市的蘋果被冰雹打成了殘果,而今年蘋果收購價格雖然比較高,但是收購標準也比往年要高許多。這樣的殘果不光價格上不去,而且還特別不好賣。市場收購的人比較少。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當前最好的銷售方式就是聯繫果汁加工企業,或者自己開車出去銷售。因為殘果的經濟價值比較低,不具備太高的商品價值。目前來說加工成果汁或者罐頭,還是比較合適的,不過價格就比較低了。但是如果作為商品流通市場的話,雖然比做果汁價格要高一些,但是人們購買的慾望不會太強烈。也就是說市場上特別不好銷售。

所以,如果當地真的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考慮把蘋果分一下類,好點可以作為商品果的挑出來讓它在市場上流通,而殘果,果面不淨的蘋果可以考慮聯繫果汁加工企業收購。當然如果殘果量不是太大的話,還是考慮就地解決就算了,就是你聯繫到果汁企業量少人家也是不會來收購的。對於天災造成這樣的情況,那是無可避免的。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積極去想辦法減少損失,把受到的損失降到最低



鄉村小曹


蘋果是賣腎都要買的手機,連華為老總一家都不用自己的產品而選擇了蘋果,這說明人家的手機確實是好,不敢說能比上中興小米和聯想,但至少比華為要好。



國光先知


麻煩說清楚點好吧!還以為是iPhone呢![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夢谷居士1


可現實是蘋果🍎🍎在市場同樣高價。收購商,中間商,然後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層層疊疊加價,無論什麼商品最後到我們消費者手還是貴的很。吃不起啊????


千年銀杏樹


從高攀不起到無人收購,蘋果今年墓遭遇了什麼?

很簡單因為炒蘋果的那幫人炒的太高沒人要了,現在又因為有早熟品種上市,當一種商品離開了炒作的人它就恢復到了真正的價值。

今年上半年蘋果為什麼讓小老百姓高攀不起?第一個是因為去年它因為各種原因減產了,產量不高的同時又有人大量收購囤貨以抬高價格,市場上貨不多他們在源頭就把大部分的貨都控制在了手中,價格就由他們說了算,所以就越漲越離譜。

現在的水果品種非常非常的多,既然你蘋果貴的離譜那我們老百姓就選擇買別的水果吃,所以到了後面雖然它價格居高不下但其實銷量並不高,導致很多炒作的人手上壓著貨賣不出去開始了賤賣,現在又有幾個早熟品種陸續上市緩解了市場的壓力,雙管齊下使蘋果的價格一落千丈。


義烏小龔


豬肉都30+了 哪還有錢吃蘋果 工資就這麼多 又沒大漲 100塊帶去菜市場 往年除了買一天菜肯定還能剩點買水果 現在好啦 買肉都要算著買 要不一會還不夠買青菜 蘋果? 算了吧 還不如加二兩肉



廣州阿輝


從去年蘋果的讓人吃不起到今年的無人問津,蘋果到底遭遇了什麼?

去年山西紅富士蘋果基本都在五塊錢以上,現在有的只能賣一塊多,是誰傷了果農的心?

是市場嗎?今年蘋果高產市場飽和這是今年蘋果價格低廉的原因。


山西大部分都是以紅富士作為蘋果品種的主產品種同質化太嚴重再加上管理不到位果品質量不高,在如今的蘋果市場沒有一定的競爭力,每當蘋果高產的時候市場飽和時果農就只能望著蘋果嘆息。

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更新品種,提高果農的管理水平,這才是果農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