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大家都知道高粱從種植到成熟要經過苗期(播種至拔節)、拔節抽穗期和結實期(抽穗至成熟)3個階段。由於各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生長中心不同,因此,應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保證高粱的生長,以達到根系發達,葉片寬厚,葉色深綠,植株鍵壯。下面我們看看苗期應該如何管理。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一、苗期管理

1.苗期的生育特點

高粱從出苗至撥節前為幼苗期或苗期。一般中晚熟品種需40~50天,早熟品種約需30天。苗期地下根系生長較快,根數、根長增長迅速,到拔節時根數可達20餘條,入土深度可達1m左右。

地上部生長緩慢,株高平均日增長量僅約1cm,莖葉乾重不到最大幹重的10%~15%。所以,苗期是以根系生長為中心的生長髮育階段。因此,這一階段的主攻方向是促進根系的生長。這一階段的溫度適於根系的生長,養分分配向根系轉移較多。應採取有效措施,積極促進根系深扎橫向伸展,增大根系的吸水吸肥範圍,使地上部生長茁壯,達到苗齊苗壯,這一階段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中後期生長髮育打好基礎。苗期田間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1)間苗、定苗間苗、定苗要早。早間苗、早定苗可以避免幼苗互爭水分和養分,減少地力消耗,促進幼苗生長,是壯苗早發的有效措施之一。間苗在3~4片葉出苗後進行;定苗應在5~6片葉子上進行葉以後幼苗開始出現次生根,遇雨後次生根生長加快,間苗過晚,苗大根多,容易傷根或撥斷苗,斷苗還可長出新葉,造成間苗用工浪費,而且因為幼苗擠在一起,影響根系生長和地上部發育,豆相爭水爭肥,對壯苗極為不利,因此要早。定苗時要根據芽鞘幼苗的顏色和幼苗的生長情況,應清除雜草以提高純度,並充分提高改良品種的產量。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2)中耕高粱的苗期應中耕,通常,栽培進行兩次,第一次結合定苗,第二次在10至15天后進行。要早不能晚,並且應該注意提高質量。因幼苗期根淺苗小。應做到不傷苗、不壓苗、不漏草,深度應掌握苗旁淺、行間深,苗旁一般耕2~3cm,行間3~5cm。中耕的作用首先是能夠消滅雜草,以減少雜草與幼苗爭肥爭水爭光,培育壯苗。高粱幼苗期間氣溫較低,生長緩慢,而宿根性雜草和1年生雜草在條件適宜時會很快集生蔓延。若不及時防除,容易造成草荒,對壯苗不利。由於降水和田間作業時人、畜和機械的壓力,使土壤表面形成板結,中耕能使板結破除,疏鬆土壤。當土壤乾旱時,中耕可切斷土壤的毛細管,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散失。當土壤溼度大時,可以增大土壤的孔隙度,加速水分的散失,提高地溫。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3)蹲鑽高粱苗期需水不多,是一生中最耐早的時期,蹲苗是壯根壯苗行之有效的措施。蹲苗的作用主要是適當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長,促進根系的發育,對後期防倒伏有良好的作用。蹲苗的方法是在地肥摘足、幼苗生長良好的情況下,控制灌水,加強中耕,使表面土壤乾燥有鬆散,下面水分儲蓄良好,促進根系向下深扎,控制地上部的莖葉徒長。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東北地區採用“扒棵”的方法實現蹲苗,即在幼苗長出4~5葉時。將苗周圍的表土用手鋤扒到一邊,露出下面的莖,把土扒開,晾曬,有利於提高地溫,促進根系,控制根部和淺根的生長,同時,地上部的莖葉生長減慢,體內積累有較多的有機營養,為以後大量髮根,增加根系的吸收能力和範圍,為培育壯苗奠定了基礎。同時由於蹲苗控制了地上部細胞的延長生長,使幼苗莖節敦實粗壯,植株生長健壯,抗旱抗倒伏力強,容易獲得高產。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蹲苗要根據土地的肥力、土壤含水量和苗情靈活掌握。蹲苗期通常從幼苗開始到拔節結束開始,並根據情況確定幼苗的長度。底摘不足,土壤瘠薄,生育期短的,蹲苗時間宜短;反之則長。蹲苗時間過短,達不到蹲苗的目的,時間過長則容易產生“小老苗”,影響後期莖葉生長和糖分化的進行。蹲苗期間若干旱少雨、葉片捲縮,不能恢復平展,說明早象嚴重,應停止蹲苗,進行少量灌水。對早熟品種和夏播高粱-一般不宜採取蹲苗措施,應以促為主,一促到底。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4)促弱轉壯苗期由於生長量小,需要的養分也不多,但對弱苗、晚發苗,補種、補栽苗應追施速效性氮肥,使弱苗趕上壯苗,生長整齊一致。這類苗如不抓緊管理,差別會越來越大,最後造成減產。對於幹薄、基肥少的地塊,幼苗黃瘦,為了使幼苗變壯,可提早在定苗後,拔節前追肥。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5)鹽鹼地藥期管理高粱雖有耐鹽鹼的能力,但在不同生育時期耐鹽鹼能力也不同,發芽出苗期耐鹽鹼的能力最弱,以後逐漸增強。幼苗期土壤含鹽量在0.227%~0.386%時,能抑制幼苗生長。鹽鹼地幼苗出得晚,長勢弱。田間管理要早間苗、多留苗、遲定苗。要及早中耕除草,疏鬆表土,調節土壤水分,提高地溫,抑制鹽害。鹽鹼區的農民有鋤“夢鋤”的習慣,即在出苗前套壟背淺鋤一遍,“夢鋤”可以增溫抑鹽,使苗早出快發。

高粱種植:高粱苗期長不好?照這5點種植技術做,高粱苗期長得旺

另外,鹽鹼地在雨後要及時鋤地以破板結,防止水分蒸發,減輕返鹽。臺田、條田可以採用灌水壓鹽的辦法,促進幼苗早發。灌水後要及時鋤地,防止返鹽。好了,今天的種植文章咱們就先說到這裡,咱們下期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