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可樂能成為美國的軍用飲料?

孫美斯


可口可樂之所以能成為美軍的軍用飲料,其實並沒有某些自媒體宣傳的那麼神,實際上在可樂成為軍用飲料之前,它已經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汽水飲料,並且企業具備了相當的規模,每年可動用相當的財力進行廣告宣傳,甚至將場子開到歐洲。


1900年,可口可樂廣告額8萬5千美元,1901年,可口可樂的廣告額已經達到了10萬美元,這在當年不是一筆小數字。1911年,中國鬧辛亥革命,而這一年可口可樂的廣告費已經暴漲到100萬美元。從這些廣告費上就能看出,可口可樂並非名不見經傳的小飲料,他們的發展也是極為迅猛的。

當然,我們依然得承認,的確是二戰將可口可樂推向全世界,從而塑造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糖水帝國,1948年可口可樂的廣告費用暴漲到4000萬美元,這完全得益於二戰帶來的大量軍用訂單以及全球的產品擴散。

在二戰之前,可口可樂已經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期,1886年藥劑師約翰·彭伯頓發明了可口可樂,這個名字來源於可樂中古柯葉和可樂果的成分,前者具有古柯鹼,後者帶有咖啡因。當然,彭伯頓也沒將它當飲料賣,可樂當時的定義只是止咳糖漿和提神醒腦的藥水,與王老吉的概念差不多。藥房的一些夥計為了推廣這種實際具有“大力”成分的藥物,故意給糖漿中加蘇打水、冰塊,這令飲用者讚不絕口。

1888年時商人阿薩·坎德勒收購了彭伯頓的藥方,他認為這種東西完全可以作為飲料在街上賣,由此開始了可口可樂的發展。1892年,可口可樂公司正式成立,坎德勒為可樂製造了專用的飲料機和包裝,並且在之後的歷史中逐漸將古柯、咖啡因等成分剔除了,完成了從藥到飲料的轉變,很快,可口可樂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喝的樣子。

坎德勒很善於經營,他不惜為之花費巨大的資金進行宣傳廣告,很快就將可樂這種糖水做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20世紀10年代的可樂,說是美國的國民飲料也不為過。早期的可樂帶有輕度的興奮作用,滿足人們喝東西解悶的慾望,是實實在在的“肥宅快樂水”。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美國的“禁酒令時期”,這種大環境是可樂汽水能夠崛起的直接因素,源於19世紀20年代的宗教復興主義席捲美國,對美國人的生活、法律都構成了不小的影響。有幾個比較“傳統”的州,自19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禁酒令”,不允許銷售酒精飲料,引起了大範圍的效仿。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這種情況更加嚴重,為了節省糧食,威爾遜總統在1917年宣佈了禁酒的戰時總統令,隨後國會通過了有名的“憲法18號修正案”,該法案禁止了美國生產、和消費酒精飲料,於1920年生效。但在該修正案頒佈之前,美國已經有四分之三的州在不同的程度的禁酒了。

甭管紅的白的啤的,這種宗教復興主義加上政府對資源消耗的緊縮式政策,令美國人的“酒罈子”被打翻了,人們得以麻醉的酒精飲料一時成為過去式。此舉鬧得美國民間私酒、假酒和走私酒氾濫,黑幫大肆橫行,可見民眾給憋到了什麼地步。

因此,可樂這種汽水飲料便依靠著“喝酒”這一主題開始蔓延,它被故意製造成酒瓶的形狀,人們無法喝酒,總得找些替代品,所以“肥宅快樂水”自然而然的就開始大行其道了。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可口可樂已經成了一家龐大的企業,新CEO羅伯特·伍德魯夫非常渴望將可樂推廣出去而不是僅限於美國,所以,他們不僅能花費每年100萬的廣告費,還能贊助1928年的奧運會,並且跑到歐洲去開分廠,到處擺自動售貨機,連聖誕老人都被可樂“代言”了。要知道,二戰時美軍那艘“企業號”航母加艦載機也不過5000萬美元。可樂的廣告費在當時已經是天文數字中的天文數字。

正因為可口可樂企業規模巨大,廣告公關投入巨大,他們很快就在歐洲找到了突破口,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人不僅相信可樂是“德國人發明的”,瘋狂的消費可樂,可樂還贊助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甚至參與到對納粹和希特勒的支持中,其火爆程度非同一般。

你看看,這樣一家強悍企業的產品,美軍能不注意嗎?實際上美軍和可口可樂的軍供訂單幾乎是一拍即合,美軍需要能提振士氣的國民飲料,汽水這東西十分符合他們的要求。“肥宅快樂水”不僅能提供熱量,還能提神,關鍵是美軍士兵們許多人就是喝著這種糖水長大的,這讓他們覺得安心又舒緩,極大的減輕了戰場壓力。

同時,可口可樂也是美軍的援助物資和“親善”救濟品,它被通過士兵的手散發出去,為美國國家形象增添了無數印象分。

從一開始,可口可樂註定不是個單純的戰場消費品,實際上它本就是美國人戰時工業計劃的一部分,類似的東西還有吉列剃鬚刀、荷美爾斯帕姆午餐肉、駱駝牌香菸等等,這些輕工品像美軍的重工品一樣獲得了堆積如山的訂單,然後隨著美軍的腳步被擴散到任何一個他們能達到的角落。然後這些訂單刺激了工業的生產,令美國企業迸發出超強的活力。

這即是美國人聰明的地方,作為一個全世界最成功的商業帝國,美國人將經商做到了極致,當可口可樂這些產品隨著戰爭被擴散以後,它們迎來了40年代以後的黃金爆發期,到1958年時,可口可樂完成了4000萬美元的廣告費,它們在任何一個戰後廢墟做廣告,通過美軍拉高這款產品的時髦指數,全世界傾銷著自己的產品,然後完成了芬達、雪碧等新產品線的佈局。

要知道,二戰美軍的參戰,本就伴隨著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原理,也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擴張的原始慾望,可口可樂只不過是美國人最成功的一次實踐罷了。

這可是連蘇聯人都無法拒絕的東西,其意義最後已經超過了飲料和經濟學的範疇,誕生出了政治宣傳意味,如此,美國怎能不好好利用呢?美國士兵的每一口可樂,都是在為國盡忠,而已。


王司徒軍武百科


二戰時期,跟隨美軍走向世界的有吉列剃鬚刀、可口可樂、午餐肉、Zippo打火機等,可口可樂之所以能跟著美軍走向世界,原因還是在於它的地位,美國人德國人都喜歡喝,家喻戶曉,出去打仗,怎麼能沒點飲料呢。

1941年美國加入二戰,這些出門在外的美國大兵非常想喝可樂,總給家裡寫信,說想喝可樂。後來艾森豪威爾在北非給美國本土發個電報,說要三百萬瓶可樂,不要替代軍需物資,另外呢,你要是能把灌裝廠開過來更好。

當時馬歇爾很爽快的就同意了,可口可樂公司也是非常願意響應國家號召。不得不提的就是當時的可口可樂總裁伍德羅夫,他個人和艾森豪威爾也是關係不錯,也表示過:只要你穿美軍制服,就可以以五美分的價格買一杯可樂,無論成本多少。<strong>

可口可樂在當時其實算是沒人能匹敵的,百事可樂當年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差點給公司賣給可口可樂,二戰時期,百事可樂在可口可樂面前,就是個弟弟。百事可樂能夠與可口可樂匹敵的時候,還是要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在此之前,百事可樂壓根就沒什麼太大的市場。

美國兵喜歡喝可口可樂,艾森豪威爾為了提升士氣,可口可樂公司打了一張愛國牌,做了場愛國廣告,順便拓寬海外市場,正好,美軍和可口可樂一拍即合。可口可樂直接在前線美軍打下來的地方開上灌裝廠,把糖漿運過來,直接灌裝成瓶,這些灌裝廠,都是可口可樂公司的人負責,當然,穿著美軍的制服。

可口可樂公司在二戰期間呢,可以說是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伍德羅夫投機成功了。當初可口可樂就是要建立一個國際公司,去拓寬海外市場,可口可樂的海外市場,都是伍德羅夫打開的。在戰爭期間,可口可樂打了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廣告,他們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們專注於將可口可樂打造成將人和國家凝聚的能力,而不是對著戰爭期間疲憊不堪的士兵展示他們的商品。他給了人一種良心商家的感覺,不過確實很良心的行為,當然,營銷也很成功。

其實可口可樂不光美國人喜歡,英國法國蘇聯德國都喜歡,希特勒上臺之後,可口可樂在德國的銷售額翻了十幾倍,從每年6000箱上升到了10萬箱。德國的可口可樂分公司說的是:相比於喝酒,喝可樂不影響工作。

而戰神朱可夫則也是個可口可樂的忠實粉絲,當年艾森豪威爾和他推薦過可口可樂,朱可夫非常喜歡,但是蘇聯人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產物,不能引進。結果朱可夫偷著問美國人能不能把可樂做成伏特加的樣子給自己,美國人專門請了一個奧地利化學家,將可口可樂顏色去掉,換上酒瓶子,做成伏特加的模樣送到蘇聯送給朱可夫。

說到底,美軍走到哪都帶著可口可樂,原因就在於美國人喜歡喝可樂,美軍又財大氣粗,可口可樂公司又抓住了機會,這三點其實都是缺一不可的,正好,碰在一起,機會來了。


軍武文齋


可口可樂總裁羅伯特·伍德拉夫的“超級大優惠”,以及反雞湯的社會現實故事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請求當時美國基督教青年全國委員會主席瑪麗·英格拉漢姆女士出面,將美國的一系列民間勞軍組織,合併成統一的聯合服務組織(United Service Organizations)。該組織主要目的在於勞軍,提高士兵士氣,但具體如何組織時,瑪麗女士可以說是一頭霧水。

羅伯特·伍德拉夫與可口可樂

而在這個時候可口可樂總裁羅伯特·伍德拉夫找了上來,他向其提出一個難以拒絕的優惠提議,不管美軍在世界什麼地方,可口可樂公司都會以5美分(當時瓶裝可口可樂在北美地區銷售價格)的價格向美軍提供,讓所有穿軍裝的人隨時都能享受到家鄉熟悉的味道。而且伍德拉夫後來還表示,願意接受金屬鎳(當時鎳是重金屬)作為代幣支付。

在戰爭期間,可口可樂公司通過建立臨時灌裝廠,完善物流配送等手段,堅持這一政策。總共向美軍提供了50億瓶可口可樂,從北非炎熱沙漠,到太平洋泥濘雨林。可口可樂做到自己要求,儘管付出較大經濟損失,但是不僅把自己捆綁成美軍軍用飲料到現在,更重要的是打開了海外市場,為自己走向全球飲料帝國奠定基礎。

上面是屬於雞湯版或者讀者體的介紹內容,而實際上伍德拉夫做出這一決定遠沒有那麼簡單。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全面參戰之後,對各類物資資源進行統一安排和管控,其中焦糖被列為“II級戰略物資”,必須要限量限額向市場供應。而可口可樂生產必須要大量焦糖,不想辦法的話就要面臨大規模減產,而伍德拉夫這波操作,讓可口可樂成功的搖身一變,變成前線的“軍需物資”,就完全避開了焦糖管制禁令。

另一方面伍德拉夫家族從爺爺輩開始,就是美國亞特蘭大市的第一豪商,他家族裡當時還有鋼鐵廠、煤廠、造船廠等,在美國商政兩屆都吃的開。將可口可樂列為軍需物資這件事上,就得到兩個軍方重量級大佬鼎力相助,一個是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另一個是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跟羅伯特·伍德拉夫本身就是高爾夫密友,日後其競選美國總統時伍德拉夫家族沒少出力。在艾森豪威爾當選總統後,他還給羅伯特·伍德拉夫白宮1號通行證,這就是社會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