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羅中立《父親》

“爹爹”一詞,在中國的南方與北方廣泛使用。但是,南方與北方的語義卻並不相同。南方人的“爹爹”,指的是“祖父”;北方人的“爹爹”,指的則是“父親”。

同一稱呼,為什麼相差一輩?南方人與北方人,到底哪個是對的?

中國的信史,約在5000年。“爹爹”一詞,出現得相當晚。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北方人

中國第一部字書《說文解字》(簡稱《說文》),出現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至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在這一萬餘漢字中,居然沒有“爹”字。也就是說,漢代以前,中國人是沒有“爹”或“爹爹”的。

沒有“爹”,古代人如何稱呼父親與祖父? 《禮記·內則》曰:“凡父在,孫見於祖,祖亦名之。”也就是說,先秦時期,中國人稱父親為“父”,稱祖父為“祖”。沒有“爹”這個詞,並無影響。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南方人

“爹”字最早見於《廣雅》一書。中國最早的一部百科詞典《廣雅》,成書於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227—232),共收字18150個。《廣雅·釋親》:“翁、公、叜、爸、爹、㸙,父也。”

《廣雅》中的“爹”,與“父”同義,指的是父親,不是祖父。

有了“爹”字,也便有了“乾爹”。但這些都是北方人的說法。南方人的語言中,兩樣沒有“乾爹”,而稱“幹爺”。無論是“爹”與“爺”,還是“乾爹”與“幹爺”,南方人與北方人還是差了一輩。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乾孃

南方人與北方人對“爹”的不同理解,與“爹”字的起源有關。

韻書《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修於是北宋真宗時期(1008)。《廣韻》對“爹”的釋義是:“爹,羌人呼父也。”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方以智《通雅》亦載:“爹,羌人呼父也,讀若遮。”由此可以看出,“爹”並非源於漢語,而是羌語。

羌族,曾經強大的中國古代民族,原居住地以今青海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一帶。東漢時,移居今甘肅一帶,東晉時建立後秦政權(公元384—417)。雖然經歷興衰,總體上講,羌族的居住地始終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因為這個原因,北方漢人受其影響,亦稱“父”為“爹”。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乾孃

北方人受羌族的影響是直接的,南方人受羌族的影響是間接的。所以,北方人稱父親為“爹”是對的,南方人稱祖父為“爹”是“錯”的。但語言有約定俗成的因素,大家都這麼說,也就不能說誰對誰錯了。文化,只講認同,無所謂對錯。

中國歷史上,南北不同民族之間的融合非常頻繁。南方人與北方人對“爹”這一稱呼的不同使用,在宋代就已出現。明張存紳撰《雅俗稽言》:“南人呼父曰爹,祖父曰爹爹。”明陳士元《俚語解》:“南人稱父曰爺,祖父曰爹;北人稱父曰爹,祖父曰爺。”

從明人記載中可以看出:南方人曾經稱父親為“爹”,稱祖父為“爹爹”,二者是有區別的。後來,“爹”也成了祖父稱呼。而北方人稱父親,則沒有這種變化。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父親

父親的稱呼,南方與北方比較混亂,現在基本上被“爸爸”一詞所統一。

有人認為,漢語“爸”起源於英語“father”,屬於“外來語”。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正確。《廣雅·釋親》:“爸,父也。”中國古代,父親同樣稱“爸”,只是不太流行而已。

“爸爸”一詞的流行,與新文化運動有關。新文化運動的干將,多為南方人。《集韻》載:“吳人呼父曰爸。”南方人本來就有稱父親為“爸”的習慣,如今“爸爸”一詞的普及,與南方人話語權大於北方人是聯繫在一起的。

中國的經濟、文化的中心,自宋代起就轉移到了南方。所以,父親稱呼的演變,再次證實了一個道理:經濟決定文化!

“爸爸”的勝利:爹爹,北方人說是父親,南方人說是祖父,誰對?

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