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吃零食是許多城裡孩子養成的生活習慣,即使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除了一日三餐,平時兜裡頭也少不了一些好吃的東西。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口袋裡經常揣上兩塊糖或魚皮豆、山楂片之類的零食私下裡偷偷解饞。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那時的零食主要分糖果類、乾果類、水果類、小食品類等品種。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糖果類分水果糖、酥糖、牛奶糖、軟糖等。主要有:北京的小兒酥、北京的紅蝦酥、北京的酸三色、北京的巧克力、山東的高粱飴、東北的關東糖、上海的大白兔、上海的米老鼠、上海的黃油球、廣東的椰子糖等。那時流行一種“雜拌糖”,就是將水果糖、酥糖、牛奶糖、軟糖摻和在一起買,一塊三一斤,由於價格適中,品種較多,所以非常受歡迎。除了雜拌糖,大白兔奶糖、巧克力奶糖、北京紅蝦酥等也非常熱銷。那時還有一些散裝的“粽子糖”、橘子瓣糖、酸梅糖等。還有一種“棍兒糖”,就是將一塊糖插在一根小棍上,吃的時候就像吃冰棍那樣嘬著吃,2分錢一根,孩子們特別喜歡。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女孩子比男孩子喜歡吃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攢糖紙”。“攢糖紙”是將吃完的糖紙收藏起來,通常是用清水泡完清洗一下,再將洗完的糖紙貼在玻璃上用手抹平皺褶,糖紙幹了以後輕輕揭下來夾在書中間保存。糖紙有玻璃紙、金紙、蠟紙等區分,那些圖案新穎、品種稀少、材質高檔的糖紙最受歡迎。“攢糖紙”給那個年代的女孩子帶來了許多樂趣和甜蜜回憶。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乾果類零食主要有花生、葵花籽、西瓜子、南瓜子、核桃、榛子、松子、杏仁等。花生和葵花籽是油類農作物,在計劃經濟年代是憑票供應的,一般是春節的時候每個人半斤。西瓜子、南瓜子、核桃、榛子、松子等商店裡雖然有賣的,但是貨源不是很充足,時有時無。為了能嗑瓜子,許多人家吃完西瓜和南瓜會將裡面的瓜子洗乾淨放在案板或蓋板上進行晾曬,然後自己進行炒制。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後來,許多農村小販開始進城販賣一些農副產品,花生、瓜子成為主要交易品種,用錢可以買,也可以用糧票換。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水果類的零食主要有大棗、酸棗、黑棗、杏、伊拉克蜜棗、山裡紅、無花果等。高檔的有北京果脯,屬於貴族食品,一般人家的孩子很少買。棗是最經濟實惠的零食,很多孩子喜歡吃棗,秋天吃新鮮的脆棗,冬天吃存放的幹棗。北京曾經流傳這樣一首兒歌:“饞逼老,愛吃棗,吃棗不吐核,放屁打嘟嚕”,調侃、諷刺那些愛吃棗的孩子。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偷棗是那時許多男孩子幹過的事情,通常是溜到附近那些有棗樹的人家,乘著人家家裡沒人,用彈弓朝結滿果實的棗樹一通彈射,棗落地後趕快拾起來就跑,有一種獲得戰利品的感覺。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家裡的糧票去和人家換棗吃。記得班裡有一個住在東土城的女同學,兜裡常裝幾個大青棗。班裡的男生曾為同學問她哪兒買的,她說不賣可以用糧票換,後來有幾個同學也去那個地方用糧票換棗吃。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摘酸棗也是許多孩子曾經幹過的事情,那時的土城城牆上長滿了酸棗棵子,到了秋天棗樹上結滿了又圓又紅的酸棗,引來許多孩子前來採摘。採摘時經常被樹枝上的刺兒扎破手或刮破衣服。有些孩子甚至跑到更遠的香山和八大處去摘酸棗。那時許多商店裡賣黑棗和伊拉克蜜棗,價格很便宜,後來聽說伊拉克蜜棗容易傳染肝炎,這些水果逐漸就少了。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小食品類主要有魚皮豆、山楂片、山楂糕、柿餅、白薯幹、爆米花、米花糖、米花球、果丹皮、杏話梅、糖豆、花生蘸、鐵蠶豆、江米條、桃酥、薩其馬、雞蛋卷、蛋糕、綠豆糕、排叉、動物餅乾等,高檔的有奶油餅乾和巧克力維夫餅乾等。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其中散裝的動物餅乾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小食品,四毛八一斤,收六兩糧票,是很划得來的食品。孩子們喜歡它的另一個原因是餅乾的動物造型,有兔子、小貓、小狗、猴子、金魚、大象等許多圖案,這種經濟實惠的食品至今讓那個年代的人記憶深刻。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果丹皮是透明塑料紙包裝,長長的捲起來的一根,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很是開胃,很多孩子喜歡吃,直到現在許多人還對它情有獨鍾。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那時的零食確實便宜,一個孩子兜裡要是有五分錢當時能選擇買好多好吃的。五分錢可以買到的有:牛奶糖三塊、水果糖五塊、糖豆一包、米花糖一袋、小糖球一袋、果丹皮一卷富餘一分、大米花一袋富餘一分、山裡紅一斤、瓜子一小包、麵包一個、燒餅一個、大麻花一個等等。現在別說五分錢,就是五毛錢也買不到什麼東西了。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時間過去了幾十年,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對過去許多事情的記憶已經逐漸模糊了,然而,你問起過去曾經吃過的零食,他們總能說出一些名字來,並且能清楚地回味起當年的味道。這種在人們舌尖上積澱下來的痕跡,就像水垢一樣,很難抹去。

今個兒話題咱們就聊聊您小時候最愛吃哪些小零食?來評論區分享吧


各位北京爺們北京大妞,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關注咱四九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看看30、40年前,衚衕口北京孩子兜裡的那些個零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