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那邊有什麼風俗習慣?

子謙媽媽育兒經


在西雙版納,除了漢族以外,傣族佔多數,那麼傣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呢?就讓本地小妹我來告訴你吧~傣族人民除了潑水節以外,還有兩個節日也是比較盛大的,那就是關門節和開門節。

關門節,每年7月中旬(傣歷9月15日)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這三個月裡,是傣家人的安居戒齋期,在9月15日那天,每個傣族村寨都要寺廟都要擊鼓,告訴傣家人民關門節到了,在關門節還沒開始的前一個星期,傣家人就會提前準備關門節所需的物品,傣家手工蠟燭,傣家手工織的白布,由彩色的亮紙和一張張嶄新的錢做成類似傘狀用來“賧佛”,粽子,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好,然後關門節那天,傣家人就會就把這些東西都抬進去寺廟裡。


大家6點就集合在寺廟裡靜跪聽經文和懺悔,在關門節除了要去寺廟,還有這些風俗習慣,關門節開始後,也就進入了農事繁忙的季節,傣家人為了集中精力從事生產勞動,所以定下了很多戒規:如不舉行婚禮,不蓋新房,不出遠門;和尚不得隨便外出,任何人不得進佛屋,上佛臺,拿佛的東西等。直到3個月後,即開門節的時候,人們才又恢復關門節前的一切正常活動。

開門節,每年的傣歷十二月十五日,在關門節後。開門節的到來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當天,和關門節一樣,傣家人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 向佛爺、佛像奉獻食品、鮮花和錢幣。祭拜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煙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著各種 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遊村寨。開門節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