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陵:一半滄桑歲月 一半溫情時光

龍 陵:一半滄桑歲月 一半溫情時光

龍 陵:一半滄桑歲月 一半溫情時光

稻穀熟了幹什麼?下田拿魚啊!拿是什麼魚?稻花魚!

萬畝草山草綠了幹什麼?放羊啊!放的什麼羊?黃山羊!

龍陵的日子最詩意。香柏河村裡有田園好時光,橫山村裡有寧靜的雨聲,大埡口村有遠征軍留下的戎馬歲月,石斛觀光基地裡有紫皮石斛的幽香……

在龍陵,還可以看到傈僳族女子“上刀杆、下火海”的絕技,傈僳族民間體育“嘟噠噠”;傣族群眾用水花做成的晶瑩祝福,傣族小夥耍起的“武棍”;“酒醉桶”裡傳出的妙音,阿昌族一個火塘一盞燈的“蹬窩羅”……

三千繁華 九千淒涼

東經98°47′,北緯24°11′。

龍陵縣象達鄉營坡村南海寨的漢族群眾,流傳著製作紙傘的非遺項目。南海寨下的象達河,河水東出蘇帕河,注入怒江。

南海寨的紙傘工藝,相傳在明末清初從象達村板粟樹寨許姓人家學來,從此代代相傳,保留至今。

《龍陵風情錄》載,清末民初,象達的民間商貿活動較為繁華,資豐者以馬幫馱物載貨往返緬甸,本小者則肩挑小擔奔走於芒市及附近集市,自產的土布、紙傘、竹木用具、糖食糕點,皆為交易之物。

解放前,象達手工生產的紙傘、土布、竹器比較有名,紙傘銷於附近州縣,遠及緬甸。二十世紀60年代,因受原材料及市場制約,紙傘廠後來倒閉,卻保留下少數以家庭手工生產的制傘人家。因而,傳統制傘工藝才能一直延續至今。

龙 陵:一半沧桑岁月 一半温情时光

自古以來,象達的紙傘都是由傘把、傘枓、傘骨、傘頭和傘面組成,制傘有72道工序,都是成批製作。制傘的工具有自制的木架車床,打鑽、砍刀、鋸子、鑿子等。

在72道紙傘製作工序中,全部都是用手工完成,傘把選用當地特有的“人面觀音竹”來做,竹根部具有獨特的竹節造型,用水煮後能起到防蟲蛀的效果。

在砍竹子和木材時,民間有“七竹八木”的說法,七八月份砍的竹子不會蟲蛀,必須在來年的立春前砍料備好。用這樣處理後的竹子和木材加工做出來的紙傘,結構緊密、工藝精細,經久耐用。

而傘面的繪畫通常是由女子來完成,常彩畫碎花、梅花、喜鵲等吉祥圖案。早時,滇西一帶有“芒市穀子遮放米,象達姑娘龍陵雨”的民謠流傳。

在象達鄉營坡村南海寨,紙傘製作工藝雖以家庭傳承為主,但也不忌外傳。

紙傘工藝人王立魁介紹:“以前,龍新鄉繞廊的一位小夥子,曾到家裡拜師,學習紙傘製作工藝。在手把手地教了三個月後,小夥子回到繞廊,最終還是因制傘工藝複雜沒做成功。”

從象達紙傘手工藝製作中,反映出我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製作的淵源。這種手工藝製作形式目前已十分稀少,是研究漢族原始手工製作形態的珍貴資料,具有很高的科研參考價值。

秋水盈盈 春雲漠漠

龍陵縣平達鄉黃連河村的建寨時間,為明朝中期。這裡的傈僳族由兩部分組成,大部分是由西遷而來,小部分是由婚嫁演變而來。黃連河傈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文字使用傈僳文。

《龍陵縣誌》載:“以前的傈僳族男人裹頭、衣麻布、披氈衫、佩短刀;婦女短衣長裙,跣足,以頭負竹籮出入”。尤其龍陵傈僳族女子服飾文化,是龍陵傈僳族精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龍陵傈僳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史料記載,傈僳族分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三大支系”。因為龍陵縣的傈僳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區,出行不便,受此地理條件限制,他們的語言、服飾、生活習俗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保留。

龙 陵:一半沧桑岁月 一半温情时光

如何在時代發展和文化變遷中堅守住龍陵傈僳族民族服飾文化的底線,成為龍陵傈僳族和非遺文化工作者必須解決的課題。自20世紀80 年代後期至今,龍陵縣民宗局和各級文化部門,堅持在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上做了大量工作,最終出版了《龍陵傈僳族服飾》一書。

《龍陵傈僳族服飾》的出版,既是龍陵傈僳族傳統文化和服飾文化在一定階段的研究成果,也為龍陵傈僳族傳統文化和服飾的進一步研究和弘揚,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

2019年5月19日,CCTV-7《鄉土》欄目攝製組走進龍陵縣,深入傈僳族服飾技藝傳承人餘招娣家中、龍陵縣黃連河民族服飾專業合作社、平達集鎮、小河茶園等進行節目錄制。截至5月25日,攝製組在龍陵縣文化和旅遊局的陪同下,歷時一週的拍攝正式殺青。

《鄉土》欄目組以黃連河民族服飾專業合作社為切入點,講述了傈僳族服飾非遺傳承人餘招娣招徒學藝、傳承傈僳族非遺物質文化的故事,並將平達的風土人情、特色產業、集鎮風貌與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完美糅合,讓多姿多彩的龍陵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

《鄉土》欄目是一檔家喻戶曉的紀錄片類節目,節目呈現的是“鄉而不俗,土而不粗”的地方樣貌、特色文化、民間藝術、人文景觀等,既有濃郁的文化氣質又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和詩意空間,深受觀眾喜愛與好評。

涓涓細流 潤物無聲

“上刀杆、下火海”絕技,自古以來都是男人的活動 ,傳男不傳女。但是,在龍陵卻可以看到一個傈僳族女子表演的這項絕技。

1996年6月,從碧寨鄉半城村麻家寨走出了一個奇女子楊海燕,到西安表演了“上刀杆、下火海”絕技,技驚四座,此後一炮而紅,享譽大江南北,被稱為“國內女子刀杆競技第一人”。

從此,也打破了上刀杆技藝“傳男不傳女”的習俗,也打破了表演形式。男女可以同“上刀杆”,完成“雙飛燕”、“鴛鴦戲水”等動作,使傳統技藝更加驚險刺激——

“嘟噠噠”聽著就萌意頓生,意思“快來玩,大家快來一起玩”。據傳,“嘟噠噠”自清代嘉慶年間在傈僳族人舉辦的“三鍋腔”年會上流傳下來的,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農閒、節日、祝壽、聚會、喜慶的日子,男女老幼都要玩“嘟噠噠”。

製作“嘟噠噠”的葉片叫“嘟噠萍”,漢語叫豬鬃草。用10多片草葉根部交叉摺疊,編成比拳頭稍小的草球玩。玩“嘟噠噠”極少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可單人對打、雙人對打、男女混合多人對打,趣味十足。

每年農曆正月初八,阿昌族聚集在蠻旦寨腳舞場跳“窩羅”舞。在場地中央燒起一個火塘或擺一盞燈,由“燒子”領唱起舞,眾人圍成內外兩個圓圈,伴著象腳鼓、洞簫、蘆笙、三絃等樂器,裝扮成獅子、老虎、水牛、猴子、鴛鴦等,並模仿這些動物的動作舞蹈。

土巴拉樂器是流傳在彝族香堂人民間原始的草根樂器。樂器或擊、或敲、或吹……只能發出簡單的聲響,後經木城鄉文化人改良後,使其音準達到了國際音標。

“酒醉桶”是土巴拉樂器家族中的主奏樂器,是用當地一種名為“酒醉樹”的寄生藤科植物製成。吹奏時發出似“酒……醉……,酒……醉”的聲音。它既有管樂的音量、音質,又可奏出絃樂的效果,為中西器樂家族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龍陵縣文化館館長陳平鳳介紹,很久以前,傣族青年為了保護寨子里美麗的姑娘,決心習練武功。從此,在傣族的民間,一直沿襲著用“花棍”習武的習俗,漸漸演變成一項民間武術活動和表演。流傳至今,已近500年的歷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龙 陵:一半沧桑岁月 一半温情时光
龙 陵:一半沧桑岁月 一半温情时光

投稿郵箱丨[email protected]

本期作者丨張 密 尹紹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