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讀者投稿。原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42期“讀者來信”欄目,原文標題《買魚》,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菜市場後面是新河景觀帶,出了菜市場後我就去逛了逛。我把買的魚放在木棧橋上,看水裡的花的時候,一個人走過來,蹲下身看塑料袋裡的魚,用一種欣喜和羨慕的口吻問:“這魚多少錢一斤?好吃呢!”我告訴他15元一斤。回家路上,我進了一家牛肉麵店,將魚放在桌上,老闆娘端面給我時,幾乎是用和剛才那個人同樣的口吻問了同樣的問題,而且也發出了同樣的感嘆。看樣子,這魚買得很值。
魚是那種銀白的小乾魚,含鹽量高,一些注重養生的人心裡想吃又不大敢吃。我是在菜市場一個肉攤和豆腐攤之間的空隙處,看到那個賣魚老太的。她坐在一個小馬紮上,面前就一個賣魚的籃子。魚都是小魚,最長的大概也就我的巴掌長,但非常秀美,泛著銀白光芒。它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我知道這種魚下酒非常好,有嚼頭且香。
問老太這是啥地方魚,老太說了一個鎮名,還說魚是她兒子捕的,是她自己醃的。那個鎮是個水鄉,盛產河鮮,我夏天還去看過荷花,離這個菜市場約20公里,要倒騰兩路車,花一個多小時才能到。老太拎著這麼一籃子魚,挺不容易的。我就將剩下的魚全要了,老太用的是老式桿秤,說是一斤六兩多,就算一斤六兩吧。我用手機上的計算器算了是22.6元,可付賬的時候卻遇上了麻煩,她沒有微信,而我沒有現金。於是求助於賣豆腐的,老太將魚放在賣豆腐的電子秤上,賣豆腐的女人正在忙,她以為是找她來借秤的,就隨口問了多少錢一斤,然後按了按,說:“一斤四兩五,二十一塊七毛五。”這下就尷尬了,老太望著我,不知說啥好,一副要笑不笑的樣子。我安慰她,說沒事的,還是按照你稱的付。我掃了微信,給豆腐女和老太看了,就拎著魚走了,老太在身後大聲說了好幾聲謝謝。
我內心裡並不認為老太在玩秤,因為她那是老式秤,不一定稱得準,而且就算玩了,我也抱以理解和同情。這樣的民間美味,能買到也不容易,等這撥吃完了,如果我還能遇見她,我會再買。
(讀者 餘毛毛)
《三聯生活週刊》頭條號【粉絲信箱】開通啦!如果你對社會熱點有敏銳的感知力;如果你關注民生話題,對生活中的大小事有想要“表達”的慾望;如果你擁有豐富的寫作經驗,歡迎將你的聲音與態度凝結成文字,隨時給《三聯生活週刊》頭條號投稿!粉絲信箱:[email protected],期待你的文字!
閱讀更多 三聯生活週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