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一個人的記憶

記載著一個人對一段時期的經歷

一個民族的記憶

記錄著一群人的歷史變遷

而一個國家的記憶

譜寫著一個時代、一個社會

對數千年過往的感懷與傳承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

中央人民政府幫助一些少數民族

從原始社會或者奴隸制度社會

一步跨越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實現了生產關係的一步跨越

這些少數民族被稱為“直過民族”

但是在直接過渡過程中

這些民族有一定的不適應性

表現出來困難和矛盾

《國家記憶》本週系列內容

選取了獨龍族、布朗族

拉祜族苦聰人、佤族、基諾族

5個少數民族、3個歷史階段

最具典型代表意義的故事和人物

用真實的影像

展示中國民族大融合過程中

“直過民族”的歷史與現狀

講述70年間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1

《跨越千年的民族》

獨龍族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獨龍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居住在中國西南邊陲的獨龍江峽谷。千百年來,獨龍族人因大雪封山,與世隔絕,自成一個封閉的世界,甚至連自己的族名都沒有。

1952年,孔志清作為獨龍族的代表,到北京參加會議時見到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親自為獨龍族定下族名,在周恩來的支持下,獨龍族修建了歷史上第一條路

70年間,從人馬驛道到穿山隧道,獨龍族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獨龍族整族的脫貧。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獨龍族航拍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獨龍族老影像

2

《跨越千年的民族》

布朗族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布朗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1950年新中國一週年國慶,雲南芒景布朗族最後一代頭人蘇里亞,代表布朗族將親手準備的茶葉獻給毛澤東主席,寓意著布朗族開始跟黨走的決心。

70年的變遷,布朗族從原始社會末期一個封閉、依靠刀耕火種吃不飽飯的民族,跨越幾個社會形態,學會農業生產,學會科學種茶,以獨特的茶文化,實現了民族的富裕和自強。70年的發展與變化,讓布朗族人民堅信了腳下在走的路。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布朗山鄉章家三隊新面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布朗山區第一個合作社 嘎鏘響昂合作社

3

《跨越千年的民族》

拉祜族苦聰人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苦聰人是拉祜族的支系,生活在中國雲南哀牢山、無量山一帶的密林裡,以前不為外人所知。新中國成立初期,1953年,黨和政府開始派出大批幹部尋找苦聰人,幫助苦聰人走出原始森林到山下定居,開溝挖田,民族工作隊教給他們現代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

六十多年間,苦聰人幾經山上山下搬遷的反覆,

從居無定所到安居樂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逐步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的發展之中。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正在鑽木取火的苦聰人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苦聰人的新面貌

4

《跨越千年的民族》

佤族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中國佤族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與緬甸接壤,是一個跨境民族,也是一個彪悍勇猛的民族。1950年,佤族頭人拉勐到北京參加國慶週年觀禮後,經過剽牛立誓,喝雞血酒,與48名各民族代表在普洱立下了一座民族團結誓言碑。

原先靠天吃飯的佤族人在民族工作隊的幫助下,種上了水田,吃飽了飯,阿佤人民唱起了豐衣足食的新歌,歌聲讓更多人認識了佤族。70年的發展,原先對外界戒備警惕的佤族人民現在以熱情洋溢的歌舞歡迎四方來客。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西盟佤族自治縣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20世紀50年代佤族建起的第一批學校

5

《跨越千年的民族》

基諾族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諾山下。解放以前,基諾人生活困苦,與外族人有著血海深仇。

1954年,雲南省民族工作隊來到基諾山,幫助基諾人建立政權。

在工作隊的幫助下,基諾山有了學校、衛生所和商店,從刀耕火種逐步轉向水田耕地。

1979年,基諾族被確認為單一民族。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基諾族已經實現整體脫貧,與其他的民族一起邁入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雲南省基諾山分隊第一批民族工作隊

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你瞭解多少?


△基諾族慶祝民族識別四十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