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赤峰日报】一份有温度的答卷

【媒体报道·赤峰日报】一份有温度的答卷

(赤峰日报10月23日五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在肩挑发展重担的同时,不忘把发展成果落脚点放在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上,以丰厚的民生账本、生动的民生答卷,践行了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保障基本民生,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2018年,阿鲁科尔沁旗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9000余万元;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共发放救灾资金654万元,救灾粮277袋、救灾棉被褥191套;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全旗各级各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了6次全面督查,共下发孤儿育养资金31.29万元、“三民”资金31.36万元、残疾人护理补贴369.67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0.1万元和高龄津贴补贴380.13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开展文明殡葬活动;有序开展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共发放优抚补助金697.2381万元,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发展高地

多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内涵发展,全旗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稳步健康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5所,在校生34054名,教师3987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谱写育人新篇。该旗因材施教,加大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足球教育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区前列,其中汉授高中女子足球队2016年获赤峰市校园足球八强赛(高中女子组)冠军,2017年获自治区“主席杯”校园足球四级联赛(高中女子组)亚军,今年还斩获了“2018-2019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冠军赛”季军。不断加快推进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全旗共成立学生社团600余个,编写校本教材400余本(册),校本课程体系已见雏形。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大力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3亿元升级改造学校设施设备。新建校舍3.5万平方米,城镇和农村牧区新建和改扩建小学、幼儿园25所,扶持新建民办园3所。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城乡、校际的差距大大缩小。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仅2018年就完成各类培训9622人次,完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测试3045人。落实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进一步均衡了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

深入推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在天山第二小学,有一个很特别的英语学习场所——“英语岛”。岛上有生态园、餐厅、超市等,其中生态园里的动物园、农场等多个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学习资源,这就是该旗教育提出的八大行动之一的“建设绿色课程”。八大行动,即开展繁殖花草树木、普种瓜果菜蔬、精养家禽家畜、学在绿色课堂、吃在绿色食堂、住在绿色宿舍、推行绿色阅读、建设绿色课程。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法治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建设,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

经过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阿鲁科尔沁旗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3%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8.8%,2016年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4.8%,2019年普通高中本科升学率高出全区平均录取率16个百分点。

强化健康服务,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卫生事业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目前,全民已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保和新农合覆盖全体居民,城乡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该旗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先后清灭了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控制了百日咳、伤寒、流行性脑膜炎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流行,农牧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以妇幼卫生宣传为先导,利用多种形式向妇女宣传妇幼保健知识。推广新法接生和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通过开展妇女病和儿童常见病的普查,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

基层群众健康得到保障。该旗始终把苏木乡镇嘎查村作为卫生工作战略重点,从2006年至2018年,全旗共投资250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基层卫生院房舍简陋和用房不足的问题,同时购置了救护车、彩超D尺等多种医疗设备,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为每个嘎查村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标准化设备,使乡村(嘎查)医生能够及时、更好地为农牧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扶贫服务,广大农牧民的健康有了保障。

民族医药事业空前发展。阿鲁科尔沁旗高度重视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中医医院和蒙医医院,在突出民族医药特色的同时,建成了科室完备、设备齐全、蒙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专科特色,形成蒙中医药医院为主体的民族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全旗医疗技术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