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在軍事戰爭中,如果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怎麼辦?

《神鵰俠侶》告訴我們,楊過對蒙哥的斬首行動,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老大都死了,小弟們就別鬧了。

當然這釣魚城保衛戰,堪稱成功的斬首行動,大宋的弩炮,先後弄死了汪德臣、蒙哥,打贏了這關鍵一戰,為南宋續命幾十年。

其實,在中外軍事史上斬首行動,數不勝數,今天筆者跟大家探討幾個:

一、最霸氣的斬首行動——傅介子千里斬殺樓蘭王

傅介子,西漢人,他的大老闆是漢昭帝,二老闆是霍光。

在西漢那個時候,雖然匈奴被衛青、霍去病等一干牛人打得越跑越遠,可是在那幾乎看不見的地方,匈奴人還在打野升級,而他們打野的對象就是西域三十六國。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這三十六國,在西域龐大的疆域上星羅棋佈,說是國,可實際上人口也就幾萬到幾十萬,比大漢朝一個郡還要袖珍。可儘管如此,這地段天高皇帝遠,除了經常被匈奴爆錘之外,過得還挺逍遙。當然,有時候漢軍也過來宣誓一下主權。

反正,這西域諸國的宗旨就是——誰來了,誰就是大爺。

但問題是,漢軍不常來,而匈奴常來,所以在一些國家比如樓蘭、龜茲眼中,漢朝就降格成了二大爺。尤其,還有幾批漢使在這失聯了!說是失聯,可其實,要麼是被殺了,要麼是被送給了匈奴人。

這種事,要是遇到軟一點的政府,一般情況下都是:算了,算了,鳥不生蛋的地方,派大軍過去也不划算,以後不派人去就行了。

可偏偏大老闆、二老闆都很生氣,於是傅介子主動請纓:我去擺平他們!

帶著詔書,傅介子對著西域諸國,那是挨著訓,擺足了大爺架子,尤其對樓蘭、龜茲各種不客氣。一統訓斥之後,除了戰戰兢兢之外,西域各國猛然間發現這幾年好像都拜錯了大爺。傅介子聽說匈奴使者也來了,直接帶領漢軍就把這幾個倒黴蛋截殺了!

這就完了嗎?並沒有!傅介子回去跟二老闆說:光殺匈奴人,威懾力還不夠啊,我想殺個國王玩玩!二老闆霍光:那就近拿樓蘭練手吧!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傅介子再次出使樓蘭,只不過這次樓蘭國王明顯有點不熱情,估計這幾天又是被匈奴敲打過,對漢使是不咋搭理。傅介子一看,一拍大腿——來得太對了!

傅介子就跟樓蘭王說:俺這次不罵人,送禮來了,這背後的一車車都是慰問品!

樓蘭王心花怒放,也就放鬆了警惕,跟傅介子眉來眼去——喝上了。

喝差不多的時候,傅介子一使眼色,兩個漢使兩柄鋼刀就把樓蘭王的腦袋切了下來,一旁樓蘭王的護衛連反應都沒有,直接嚇傻。

傅介子提著樓蘭王腦袋,宣佈:樓蘭王不聽話,大漢皇帝說了,就要他的命,你們不聽話,大漢皇帝就要你們的命!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這一年是公元前77年,樓蘭從此更名鄯善。

傅介子在人樓蘭王的老窩裡,成功實施斬首行動,堪稱最霸氣!

二、最成功的斬首行動——昆陽之戰

成功的斬首案例很多,令人印象最深的,要數昆陽之戰。

這一戰更始軍只有5萬人,而王莽軍這邊是50萬,外加唬人的豺狼虎豹猛獸軍團,這場1:10的大戰,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的話,更始軍只有被碾壓的份兒。

誒,奇蹟還真有:首先是“大魔導師”劉秀,“召喚”火流星對王莽軍進行轟炸,雖然沒砸死幾個人,可更始軍在心理上卻有優勢了——下次砸得準一點,那就可以躺贏了。

但位面之子劉秀卻很清楚,這流星雨,跟自己毛關係都沒有,想勝利,只能靠自己!

為了活命,劉秀開始組織敢死隊,張羅來張羅去,湊了3000人。就這敢死隊,扔到50萬人海里,連個浪花都難起來,可是王莽軍的統帥王邑、王尋卻覺得:毛孩子,我讓你49萬,弄1萬陪你玩兒!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儘管兵力1:3,可這一仗,王邑、王尋愣是頂不住,不但部隊被打垮,王尋被斬!

這場斬首大戰,推倒了50萬大軍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王莽軍兵敗如山倒。

後世顧炎武評價此戰,是“一戰摧大敵,頓使河宇平”。

三、最大膽的斬首行動——高平之戰

公元954年的高平之戰,北漢的劉崇和契丹聯軍,準備把剛剛繼位的柴榮拍死在暖箱裡。

劉崇久經戰陣,堪稱老司機,而柴榮,這才是軍事首秀。

雙方部隊接觸,後周這邊樊愛能、何徽居然怯戰後退,眼瞅就可能變成全軍大潰敗,一般皇帝的作法是:風緊扯呼。可是,柴榮的作法是:兄弟們,跟我衝!根本不管有多少人跟他一樣不要命,自己就往人堆裡扎。

後面趙匡胤、張永德等禁軍呼啦啦帶上一票兄弟,這才匆忙跟上。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一個人有多少潛力,得看扔在啥地方,在層層重圍中,這波“敢死隊”也只能奮勇殺敵,居然陣斬張元徽,直衝劉崇本人。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不但嚇呆了劉崇,連楊袞率領的契丹人也撤了——本來人家看熱鬧的心情就更大於助陣。

這一戰,雖然沒能陣斬劉崇,可是柴榮卻擺足了斬首的架勢,起到了斬首行動的效果。

四、最卑劣的斬首行動

有偉大的斬首行動,就有卑劣的斬首行動。

公元35年,中原大部分都已經歸了劉秀,而蜀中四川此時還處於獨立狀態,它的老大是公孫述。這人自號“白帝”,小聰明是有的,可是大智慧,那還真是很欠費。

尤其面對來歙(xī)從北向南、岑彭從東向西的夾擊,公孫述基本是束手無策。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其實也不怪公孫述,實在是來歙、岑彭這倆人太猛。

萬般無奈之下,蜀軍河池守將環安給公孫述出了個鬼主意:來歙既然這麼厲害,咱們不如派刺客將其暗殺,來個斬首行動!

還別說,來歙縱橫天下、智勇雙全,可就是沒注意加強自己的私人警備,結果還真被刺殺而亡。

可是即便來歙死了,公孫述也抵擋不住猛人岑彭:岑彭繞過延岑的防線,大軍直逼成都。按說,這時候公孫述基本也只能學習後來的劉後主——投降,可是公孫述卻玩了一把邪的——再派刺客刺殺岑彭。

這個刺客偽裝成難民,混入岑彭的收容所,居然趁夜刺殺了岑彭!

不得不說,公孫述真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連續兩次高難度刺殺都被他輕易完成。

只不過這種做法卻徹底激怒了劉秀,這一次他派出的是——殺神吳漢!

吳漢的到來,不但攻滅了公孫述,而且在成都投降之後,縱兵劫掠,血洗成都。可以說,公孫述惹下的禍,由整個公孫家族甚至整個成都城來買單!

五、最失敗的斬首行動——秦晉龍門山之戰

都說秦晉之好,其實這也不假,晉惠公和秦穆公就是親戚——論輩分,秦穆公是晉惠公的大舅哥。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這個晉惠公就是曾經的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主政。而且老秦還把親妹妹嫁給晉惠公,因為得到大舅哥如此無私的幫助,晉惠公許諾割讓五座城給大舅哥。

可保送回家之後,晉惠公立馬翻臉不認賬,什麼五座城?五個土坷垃還差不多!後來又在秦國饑荒年頭,對秦國落井下石!晉惠公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一副白眼狼形象。

最後,秦晉兩國就開始約架,這便是龍門山之戰。

這一戰,秦穆公有點心急,站的位置有點靠前,結果秦穆公就被晉軍包圍了,眼瞅著就要被俘虜,可是突然衝出三百勇士(曾經受過恩惠的三百老百姓),硬生生救下了秦穆公。

晉惠公看著秦穆公被包圍,覺得這是實施斬首行動的好機會,也衝了過來,可是人品欠費,戰車居然陷在了淤泥裡,動彈不得,自己反而成了秦軍的俘虜。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斬首行動

這個龍門山之戰,意欲實施斬首行動的晉惠公,自己反而被俘虜。堪稱最失敗的斬首行動。

結語

斬首行動這事,可能是軍事取勝最簡單的方法,但一定的攻堅克難也是必須的。而這一幕,在中國軍事史上不斷上演。

參考文獻:《後漢書》、《漢書》、《如果這是宋史》、《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