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他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北洋水師的右翼總兵。

他是北洋水師定遠級鐵甲艦“定遠”號的管帶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山東威海定遠艦景區

他是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代替提督丁汝昌,指揮艦隊鏖戰三小時之久的北洋水師將領。

他,就是畢業於福建馬尾船政學堂的首屆畢業生——劉步蟾。

之前也曾經寫過一篇有關於劉步蟾與北洋水師洋教員琅威理的升提督旗之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早前的文章瞭解。

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述的是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一、

與眾多北洋水師愛國將領一樣,劉步蟾也是個備受爭議和指責的人。很多人經過一系列片面的瞭解,對於劉步蟾這樣一位為國捐軀的重要海軍將領,雖然其在甲午戰爭之後國人對他一直是正面的評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英雄事蹟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卻是對他的指責與其猜疑。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劉步蟾

甲午戰爭過去的幾十年後,劉步蟾又突然成為了史學界關注的焦點,但不是為了弘揚歌頌他的英雄事蹟,相反地其作為民族英雄的形象卻變得相當負面。

例如1938年在蔣廷黻所著的《中國近代史大綱》中卻這樣寫道:“‘定遠’號、‘鎮遠’號兩鐵甲船居後,兩翼的弱小船隻反居先。劉實膽怯,倒置的緣故想圖自全。”

1947年在范文瀾所著的《中國近代史》中,劉步蟾更是被定性為“卑汙的懦夫”,其罪名是“擅自改陣”,“違反議定的陣勢”,“企圖居中躲避炮火”。

時間繼續推移至1962年,有關甲午戰爭的電影故事片《甲午風雲》公映,一時間引起轟動,好評如潮,但是在這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影片中,但作為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兼“定遠”鐵甲艦管帶的劉步蟾,卻被描寫成膽小畏敵的投降派代表,影片中的劉步蟾貪生怕死,委頓不前。在開戰之前一味請求主和,交戰之後又求降心切,黃海海戰中的他故意發錯旗語,致使北洋艦隊在戰爭中作戰失利,實乃貪生怕死的小人之輩。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對於劉步蟾的負面評價任然是鋪天蓋地般的席捲而來,2003年播出的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定遠”艦管帶劉步蟾仍然被描繪成了一個“自恃才高、吸食大煙、不求進取、治軍不嚴”的負面形象。

但是,歷史上的劉步蟾真的就是這樣嗎?


二、

讓歷史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劉步蟾

劉步蟾,1852年生於福建侯官縣(今福州市),字子香,漢族,1867年入福建馬尾船政學堂駕駛班學習。劉步蟾自幼天資聰穎,在《海軍實記》一書中曾對其作過這樣的描寫:“幼穎異,少沉毅,力學深思。及長,豪爽有不可一世之慨。”足以見得劉步蟾的家境富裕,自幼便有條件讀書受教育,聰明好學。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

1871年,劉步蟾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後登上“建威”號練習艦實習,成為清末的一名海軍軍官。在跟隨“建威”號練習艦的實習途中,劉步蟾曾隨艦巡航至南洋群島、直隸(今河北省)灣、遼東灣等處口岸。1873年,日本以臺灣民眾殺害琉球漁民為理由,出兵武力侵犯臺灣,劉步蟾執行保臺護臺任務。1874年,奉命前往臺灣勘測航道以及港口,後被任命為“建威”號練習艦管帶,而此時的劉步蟾僅僅只有22歲,可謂英雄少年,風華正茂。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福建馬尾船政學堂

1875年,由船政大臣剛剛升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沈葆楨派遣劉步蟾等人跟隨即將回國的福州船政局正監督的法國人日意格共赴歐洲,到英、法等國學習槍炮、水雷等技能。歸國之後,被保舉推薦為都司,後由李鴻章推薦,升遊擊,會辦北洋草房,協助制定海軍軍制、營歸。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沈葆楨

1877年,福建馬尾船政學堂選派第一批優秀畢業生出國留學深造,學業優異且已有過歐洲實地學習經驗的劉步蟾自然首先就被選入其中,與劉步蟾一同前往歐洲留學的還有林泰曾、葉祖珪、林永升、方伯謙、嚴復、黃建勳、薩鎮冰、林穎啟等人。經過中國首任駐英國公使郭嵩燾的協調安排,劉步蟾等三人直接被派往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實習,在英國地中海艦隊三年實習期間內,劉步蟾曾擔任地中海艦隊旗艦“馬納多”號的見習大副,表現出眾,深得英國海軍方面的好評和李鴻章的褒獎。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站中的劉步蟾

1879年,劉步蟾成績優異,經過英國海軍部考核之後得優等文憑畢業回國。李鴻章見劉步蟾成績優異,是可充大用的海軍人才,遂令其留職於北洋,攫升遊擊並賞戴花翎,充任“鎮北”號炮艦管帶。1880年,清政府向德國訂購“定遠”號、“鎮遠”號鐵甲戰列艦和“濟遠”號穹甲巡洋艦,劉步蟾便被派往德國監造鐵甲戰艦。1885年,經過遠洋航行,劉步蟾督帶“定遠”號、“鎮遠”號等艦駛回天津大沽,即被任命為“定遠”號戰列艦的管帶,攫升參將,旋升為副將,獲賞“強勇巴圖魯”勇號。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定遠號鐵甲艦

1894年,中日黃海海戰中,在丁汝昌負傷的情況下劉步蟾代為督戰指揮,鏖戰三個多小時,直至日艦撤離戰場。

1895年,劉步蟾在威海衛保衛戰之中英勇抗敵,在援軍遲遲不至彈盡糧絕而又軍心大亂的情況下,劉步蟾由於拒絕投降而服毒自殺,年僅44歲。


三、

劉步蟾“自幼束髮習海軍,數十年衽席風濤,遠渡重洋,不辭艱險,而膽識才幹,亦屢經磨鍊而長進”“然華人明海戰術,步蟾為最先雖敗挫,殺敵甚眾。上嘉其忠烈,詔優恤。”。他赴歐洲監造鐵甲戰艦,並駕艦回國,盡職盡責,圓滿完成任務。在北洋水師中,劉步蟾擔任右翼總兵“定遠”鐵甲艦管帶,北洋海軍規章多出其手。在戰爭爆發之前,他敢於條陳利害,不計個人得失,堅持購艦主張。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當中日兩國黃海海戰爆發之後,劉步蟾英勇作戰,頑強禦敵,力挽危局。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採用的是此前任職於北洋水師中的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指導的“鱗次橫陣”隊形,而日本採用的則是英國海軍軍官尹古魯斯提案和指導的“單縱隊”隊形。在海戰之初,北洋艦隊的兩艘鐵甲鉅艦“定遠”、“鎮遠”就成了日本聯合艦隊的進攻重點。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黃海海戰老照片

戰鬥伊始,日軍艦隊就擊中火力進攻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致使“定遠”旗艦指揮作戰的旗語信號裝置破壞,提督丁汝昌負傷。作為“定遠”艦管帶的劉步蟾代行提督職責,搶修艦船,很好地履行了職責。而此時的北洋艦隊處於缺乏指揮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諸艦隻能各自為戰尋找可攻擊的目標,而在北洋艦隊與日艦鏖戰的過程中,“濟遠”艦與“廣甲”艦始終畏縮在艦隊之後而後又慌忙逃離戰場,致使北洋艦隊未能完成規定的陣形將側翼火力薄弱處完全暴露在日艦的火力射程之下,最終慘敗。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自爆沉沒後的定遠艦

根據歷史史實的記載,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也並非歷史書籍以及影視作品裡描寫的那樣,是個貪生怕死的負面形象。


更何況北洋水師所處的年代,正是清廷“重艦輕人”盛行的時候。很多北洋水師的將領早在戰前就立下了“艦在人在,艦亡人亡”的決心,而劉步蟾也不例外,早在戰前就立下了“苟喪艦,將自裁”的誓死決心。

關於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的是是非非

在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劉步蟾寧死不屈,炸沉親自遠赴德國監造的“定遠”鐵甲艦之後,服毒自殺殉國,保持了中華民族的崇高氣節。但在“生不逢時,天不予我”的近代中國滿清腐朽社會的大環境下,劉步蟾只能空懷愛國壯志,無力改變北洋艦隊慘敗的命運。

“苟喪艦,將自裁”

以成敗論英雄真的公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