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的智力如何在短訓中得到開發

搜鴿網為鴿友們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關注

搜鴿網微信公眾號,下載搜鴿網APP(各大應用市場可以搜索到),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要想為賽鴿參賽提升戰鬥力則必須藉助短程訓放。一條線上多次放飛就能熟能生巧,更能激發出衝擊力,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是如此。

家飛只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常規體力鍛練和健身活動, 要想為參賽提升戰鬥力則必須藉助短程訓放。增強體能需要短訓,一條路線上多次放飛有樹立條件反射的功效,更能激發出巔峰狀態有助於飛出成績。

賽鴿的智力與體質從根源上講決定於品種和遺傳基因,後天的飼養管理也佔有一定的份額,幼鴿成長出棚之後,體質、智力的開發就要在家飛和短訓中完成。鴿子脫離雙親後,始於自習飛翔,在獲得迴歸,飛翔感念的基礎上,它們在天空鍛鍊身體,識別與承受自然界風霜雨雪加快了新陳代謝,提升了機體的承受力,學會了躲避天敵,增強了生殖繁育生存的能力。家飛只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常規體力鍛鍊和健身運動,方圓也不會超過10公里,這與今後參加幾百公里,千公里比賽,從環境與體能消耗,確定飛行方向,野外生存能力等更高的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要有第二個鍛鍊鴿子能力提高項目——短程訓放。這是已實施很久的老生常談,但在認識上也不完全一致。有的鴿友講:“我以前短訓三次參加比賽,成績平平,失鴿較多,後來不經短訓,直接參賽成績反而好”。也有的朋友認為:“我的鴿子在賽前要多次訓放,參加短、中距有獎賽,成績就很好,短訓是不能少的。”二個不相同的說法反映出鴿友中文化底蘊的差異。再深入瞭解,又發覺參加高額獎金賽的鴿友普遍重視短訓,而把養鴿作為休閒消遣的鴿友則較少或不作短訓,可見強調一下短訓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賽鴿的智力如何在短訓中得到開發


01短訓的作用有三

1.短訓能訓練幼鴿熟悉環境,增強辨別方向能力。鴿子有著按磁場與太陽的方位確定迴歸的生理機能,但幼鴿在智力尚未發育健全之前辨向能力是微弱的,帶幼鴿外出作短距訓放對開發他們的智力很有幫助。我曾做過一次試驗,將二隻出殼50天的鴿子帶到距棚5公里的龍潭寺放出,結果一隻第二中午飛回,另一隻3天才迴歸。過後在出生80天時到同一地點訓放,不到一小時就雙雙歸巢。說明鴿子的年齡與智力是同步增長的。短訓,特別是單隻放飛不象家飛可隨大流,他們在陌生的地方各自起飛,必須用自己的頭腦來確定迴歸方向,天馬行空,獨來獨往,這種強制作的獨立行為可使幼鴿熟悉環境,積累經驗。短訓的放飛地應選擇比賽迴歸的路線,可養成鴿子一出籠就直奔目的的習慣,這對比賽時能迅速歸巢有著現實的意義,但也要適當穿插,至二次不同方向處放飛,使幼鴿擴大視野。

2.短訓是強制賽鴿持續飛行的手段。將鴿子一次次帶到幾十公里,百餘公里放飛是鍛鍊鴿子體質的有效辦法。鴿子比賽時必定會遇到體力超常規消耗,短訓是預演。這項操練課目能較快提高賽鴿的身體素質。他與運動員為戰勝對手,平時必須不間斷地訓練,賽前一定要安排高強度集訓是一個道理。如果第一類短訓屬技巧訓練的話,那麼高強度訓練是體能鍛鍊。因為肌肉組織只有經受過強刺激的練習才能粗壯有力,比賽時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2001年10月我在上海訪問楊林彪先生,他今年包攬了上海市560公里放飛5萬多羽比賽的前4名,鴿子發揮超群、非常難得。我用5個多小時看完了他全棚鴿子,感到他在選種、養育管理和短訓方面很有特色,是下了苦功夫的,能取得好成績實是情理之中,拿短訓來說,在參加市級比賽前他的鴿子在100公里處已自訓了10次。給我舉的例子也很生動,他說:“二個同為6歲兒童,一個在通常家庭中生活,另一個送到少林寺去習武,6年之後,同齡二個孩子比武較量,誰勝誰負不是一目瞭然嗎!很可能10個未受過訓練的孩子也打不過一個少林小子,你說對嗎?”他又說:“我的鴿子參加500公里比賽,當他們完成400公里賽程後,接下來100公里別人的鴿子已是強弩之末,而經過10次訓練的鴿子正是飛行中得心應手的距離,飛得快一點應是合乎情理的。”久經鍛鍊的體力在關鍵時刻發揮潛力就妙在此處。這是強有力的超越思路,超越的投入的結果。短訓不是楊林彪的“專利”。在短訓在他投入的財力和以持久的毅力證明了有計劃的重複短訓是克敵制勝的一個“法寶”。

3.短訓是發現好鴿,淘汰劣鴿的有效方法。養鴿人憑籍經驗,審視自己鴿子的體質,體形,翼、靈每性、眼砂亮度、砂粒結構等條件後,一般能確定鴿的優劣,但還不能確保要參賽的鴿子都具有競爭能力。俗話說:“天上考驗最真實。”有的看起來很像樣,比賽時卻是“繡花枕頭一包草”。通過短訓發現一些次次飛得快,到的早,另一些比較笨拙,低能的鴿子沒有歸巢而淘汰出局。這就有利於鴿主在制訂正式比賽計劃和今後種鴿配對方面提供參考依據。丟掉低能鴿還可給你節省參賽費用。

賽鴿的智力如何在短訓中得到開發


02短訓的時間與距離

現在有條件的鴿友,經常帶鴿子去短訓已成定規。短訓在體力不下降時次數多一些為好,掌握的“度”是鴿子體能恢復狀況。目前多數鴿友採用的手段是每次賽季來臨前的30-40天內每隔7天左右訓練一次,共進行3-6次短訓。賽前短訓可稱之謂“熱身賽”。時間上這樣安排也比較合理,熱身賽的距離大致在30-100公里,以春賽為例,除北方地區外,南方溫熱帶克節一過氣溫逐漸上升,鴿子經冬季休整已生機蓬勃,躍躍欲飛,此時安排由近及遠的熱身活動,容易確立賽鴿出征前有一個旺盛的競熱能狀態,效果是比較好的。

03熱身賽注意事項

1.熱身賽要選擇好天氣進行。特別是在初期尤為重要。相比家飛而言,首次離家外飛的鴿子都會有一種驚恐感,陽光普照的豔陽天,能確切告示初出茅廬的鴿子應飛的方向,幾圈環繞下來驚恐頓失,心境清靜迴歸就不困難,一般不易失鴿。

2.雨天要停放,陰天要縮短訓練距離。雨天即使是朦朦細雨也不適合熱身賽,下雨時羽毛淋溼粘連,鴿子越飛越重甚至飛不動而跌落。雨天辨別不清方向也容易飛失。91年我曾做過一次試驗,18只鴿子細雨中在距家3公里外放出,鴿了飛行高度不足80公尺,在上空一圈又一圈盤旋定不了向,3公里天氣一上天就能看到鴿棚,然而在細雨中他們就是找不準目標,飛了二支菸的功夫才朝家飛去,40分鐘後我在棚內見到所有鴿子羽毛淋溼,個個精神疲乏,垂頭喪氣。若距離延長至百公里,也遇上這樣的天氣可就慘了,他們將被迫落在田野或農家屋頂,僥倖的等到天晴才返航,但多數鴿子則在當天就束手被擒,成了他人桌上菜餚。熱身賽中保護好鴿子不受天災損害極為重要,一隻天賦極好有可能奪冠的鴿子因人的過錯,如果它沒有展示自己的才能而夭折豈非可惜,更是你一番心血付諸東流,此說絕非駭人聽聞,君不見許多曾在千公里高唱凱歌的優秀賽鴿在熱身賽中杳無蹤影的事嗎!因此在遇到濃陰或突然下雨,將鴿子回運至距出發地較近的地方開籠,甚至拉回原地放出,將是杜絕這類悲劇的負責措施。


賽鴿的智力如何在短訓中得到開發

3.熱身賽堅持“三不一加”。

1) 鴿子病魔纏身或病後初愈,體力衰退,家飛能力下降明顯,飛幾分鐘就紛紛落棚 休息,此時不能參加熱身寒。

2) 鴿棚受貓,黃鼬和隼鷹襲擊,一週內鴿群驚魂示定,處於心驚膽顫狀態中,此時出征熱身賽凶多吉少。

3) 鴿子在前期熱身賽後,因種種原因體力未能恢復,食慾不振,肌肉豐滿度有所下降,精神狀態不理想,不要勉強加入下次熱身賽行列。

4) 賽後間隔時間較長要增加一次熱身活動。當中程比賽結束後,往往離下站放遠或參加下一輪大獎賽有相當一段休整期,雖對鴿子體力恢復有益,但休整時間過長已激發起來的競翔情緒和良好的競技狀態都會減弱。此時若加一次幾十公里的熱身活動,就能保持鴿性的顛峰狀態,這對賽鴿在決賽站的翔績是極有好處的。

增強體能需要短訓,一條線上多次放飛就能熟能生巧,更能激發出衝擊力,有助於賽出成績,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