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上籠前,最好這樣做

搜鴿網為鴿友們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關注

搜鴿網微信公眾號,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賽鴿上籠之前怎麼做,賽鴿要怎麼養?對於賽鴿的比賽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在上籠之前的這麼一兩天的時間內,很多鴿友都有不一樣的做法,而一些鴿友也有一些疑惑。甚至說有鴿友的做法是不對的,不合適的,但是也告知其他人,然後其實自己也沒有那麼做。大家都不想要吃虧,每一個鴿友都想要自己的鴿子可以喂得很好。那麼關於上籠之前的鴿友幾個常見的問題,我們就來說一下。

01賽鴿上籠之前要不要喂藥

相信很多鴿友都有看到,有人在賽鴿比賽上籠之前都要給鴿子塞食一些藥物。而這些藥物具體是什麼,很多鴿友不願意說,當然也有告知他人就是一些驅蟲啊,預防藥物的。那麼這樣用是不是合適?首先有的鴿子塞食藥物其實是一些營養藥物,補充能量的東西。其次,上籠之前不適合使用人用藥物預防,也不適合打疫苗。最後,上籠之前兩天時間,能不用藥就不要胡亂用藥。

02賽鴿上籠之前要不要打水

這個問題其實很常見了,常見一些鴿友在集鴿的時候,拿著針筒給鴿子打一些水,有些是透明的,有些水的顏色是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等等都有看到過。那麼上籠之前要不要打水?打什麼水?首先,很多人不會給鴿子打水,而是讓鴿子上籠之前自己喝水。其次,打水不一定是打清水,打水也不是打越多越多。最後,在炎熱的天氣可以適當打水,不小心食物給多了也可以適當打水。但是水不是一定要用打的。

03賽鴿在上籠之前要不要餵食

其實這個問題對於早期玩遠程或者是超遠程的鴿友來說就是一個需要轉變的事情了。現在的短距離賽事,餵食多餘的食物,賽鴿反而不會快速回來,因為對食物的需求也是賽鴿歸來的慾望。並且餵食過多的食物,鴿子根本消化不完,畢竟很快就回家了。所以短距離賽事,三百公里以內完全可以不餵食,距離遠了可以餵食三分之一飽。

不過這些都是一個建議,具體的數值倒也不是那麼固定的。關鍵還是在於不同的鴿群,不同的鴿子狀態去考慮。不過差別不會很大。也就是說要做什麼要提前做,不要在比賽都要上大籠了才想到要做,一下子鴿子也接受不了,還不如不做。

養了幾年鴿子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現象:初次訓放的幼鴿裝進籠後,就會不停地在籠裡打架鬥毆。有的鴿子被打的鼻青臉腫,頭破血流;有的在籠裡面焦急不安,翻上翻下,亂串一通;有的將頭伸出籠外,躲避別的鴿子的追啄;還有的將翅膀上的主羽刺向籠外;有的尾巴上的羽毛弄的亂七八糟;有的主羽被折斷等等現象發生,訓練一去不復返,離家遠走高飛——拜拜。

發生這些情況,我們通常都認為是因為鴿子的不習慣所造成的,其實比較科學的解釋應該是鴿子的應激反應所造成。高低等動物都存在應激反應的問題,但因個體不同應激反應不一樣,有差別,有的差別還很大。我們曾經聽說人因為應激反應而搶救不及而死亡的事。我們也聽說鴿子因為應激反應突然死亡的事例出現。

賽鴿的應激反應與年齡大小,身體好壞,心理承受能力,環境變遷,天氣溫度的變化,突然受到刺激,生活習慣改變等等都有關係。

我所說的幼鴿上籠訓練的必修課,就是為了解決幼鴿訓練中的應激反映這個問題,就是為了減少幼鴿在訓練中因為應激反映的原因而無謂丟失鴿子。具體實施如下:幼鴿在訓練前一個月左右,每星期兩次讓鴿子吃過晚餐後將幼鴿放進籠內,等到翌日早上放出家飛。這樣經過八次左右上籠訓練的幼鴿的情況怎樣呢?我想養鴿朋友的感覺比我更清楚,當然平時在飲水中按比例添加多維電解質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