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要寫出“勢”來,這話沒毛病,但“勢”是什麼?誰告訴我?

勢,本意是指一切事物表現出來的力量趨向。在古代書法理論中,與勢相關的術語非常多,如筆勢、體勢、氣勢、順勢、逆勢、仰勢、側勢、澀勢……人們何以如此關注書法中的勢?這要從書法的本質說起。書法是人心的外化,書家借書法表現人與世間萬物的運動與活力,進而表情達意,如傳蔡邕《論書》曰:“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也”。(配圖與本文無關)

書法要寫出“勢”來,這話沒毛病,但“勢”是什麼?誰告訴我?

張懷瓘《書議》曰:“夫草木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獸乎?況人倫乎?猛獸鷙鳥,神采各異,書道法此”。書法的外在表現為形,有形必有勢。有了勢,文字就有了骨、筋、肉、血、氣,不僅具備語言符號的功能,而且成為具有審美價值的書法。正因為勢在書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古代書家無不對勢孜孜以求。漢晉南朝時期,書勢成為一種文體,並出現了不少論勢之作,著名的有漢代崔瑗的《草勢》,蔡邕的《篆勢》,衛恆的《四體書勢》、索靖的《草書勢》、(傳)王羲之的《筆勢論》等。正如康有為《廣義舟雙楫》所云:“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蔡邕)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兵家重形勢,拳法重撲勢,義固相同,得勢便,則已操勝算”。康有為認為作書若得勢,就能穩操勝算,於此可見他對勢的重視程度。

書法要寫出“勢”來,這話沒毛病,但“勢”是什麼?誰告訴我?

書法之勢,可分為點畫之筆勢、結字之體勢、通篇之氣勢,而不同書體、不同書家的筆勢、體勢、氣勢都不相同。欣賞書法時,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書法通篇的氣勢,進而是體勢,再到具體的筆勢。而書寫的過程與欣賞的順序恰好相反,是從筆勢到體勢,再到氣勢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筆之勢簡稱筆勢,它是由書寫者用筆的方向、速度、力度所決定的。筆勢的關鍵在於力。唐太宗《論書》曰:“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唐太宗臨帖時從力度著手,因力得勢,進而達到神似。我們臨帖時,不能滿足於形似,還要多留心其筆勢。李東陽《懷麓堂集》曰:“大抵效古人書,在意不在形。優孟效孫叔敖法耳。獻之嘗竊效右軍醉筆,右軍觀之,嘆其過醉。獻之始愧服,以為不可及此。其形體嘗極肖似,而中不可亂者如此,能書者當自知耳”。獻之臨羲之書,不及其父的,正是由筆勢決定的線條質量,即骨、筋等因素。筆勢又分順勢與逆勢,順者暢也,逆者澀也。順勢易行但筆畫趨於浮滑,用逆勢者方能萬毫齊力,入木三分,故倡逆勢行筆者多。逆勢還表現在衄挫戰掣之法中,傳衛夫人《筆陣圖》喻“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努”如“萬歲枯藤”,都表現了衄挫行筆產生的美感。《永字八法》則將筆畫徑稱為勢,依次為“側勢第一”,“勒勢第二”,“努勢第三”……其“努勢第三”雲:“努筆之法,豎筆徐行,近左引勢,勢不欲直,直則無力矣”。“陮勢第四”雲:“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收”,等等。可見,古人是將筆法與筆勢視為一體的。筆勢又可分為向勢與背勢。向背之勢是極其精微的,如王僧虔《筆意贊》所云:“纖微向背,毫髮死生。”王羲之書,用筆向背無一定之規,盡得天然之妙。至唐,歐陽詢取背勢,得書之險勁;顏真卿取向勢,得書之寬博,然歐、顏之筆勢已成規律,故在天然方面終不及王。

書法要寫出“勢”來,這話沒毛病,但“勢”是什麼?誰告訴我?

字的體勢是靠筆勢的綜合作用表現出來的,往往呈現出較鮮明的運動趨向,如我們常說的某字取縱勢,某字取橫勢,實際上是說那個字表現出縱向或橫向運動的趨向。漢字各種書體本身常常具有特定的體勢,如小篆的縱勢,隸書的橫勢;正體的靜勢,草體的動勢,等等。各書家作品中也呈現出不同的體勢,如米芾的險峻之勢,李邕、蘇軾的欹側之勢,黃庭堅的輻射之勢……王羲之書在結體方面則無定勢,以《蘭亭序》為例,其結體時而蕭散,時而緊結,不顯雕琢之跡。

筆勢與體勢的共同作用使書法作品呈現出不同的氣勢。一幅好的書作不但要筆勢生動,體勢新穎,還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做到主次分明、上下呼應、奇正相生、疏密有致,如朱和羹《臨池心解》所云:“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應,打疊一片,方為盡善盡美。即此推之,數字、數行、數十行,總在精神團結,神不外散”,這樣才能表現出通篇的氣勢,才有了王羲之的蕭散,顏真卿的滿密,董其昌的簡淡。

書法要寫出“勢”來,這話沒毛病,但“勢”是什麼?誰告訴我?

總之,勢是書法生命力之所在。積點畫以成字,累字而成篇,在書寫過程中,一筆的筆勢往往左右著一個字的體勢,而一個字的體勢又會影響到全篇的氣勢,正如《書譜》所言:“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成終篇之準”。只有將筆勢、體勢等因素很好地結合起來,順應“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的規律,才能寫出有氣勢的佳作。

書法要寫出“勢”來,這話沒毛病,但“勢”是什麼?誰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