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渦北煤礦:“煤礦物聯網+”,讓運輸更智能

從858輛礦車不夠用,車皮經常性告急,到650輛礦車足夠用,車皮調度循環有序;從專職車管辦難以管理全礦車皮調度,到撤銷車管辦全礦車皮高效週轉;“煤礦物聯網+”系統的創新研發及上線運行,徹底改變了淮北礦業集團渦北煤礦傳統運輸模式,實現了井下運輸的新變革。

渦北礦傳統運輸模式較為複雜,井下所需生產物料涉及材料計劃、物料申請、考核審批、料場裝料、運輸下料、井下跟車等眾多環節,每一道環節都需要不同單位、不同人員參與,且參與人員不固定、責任不明確,難以實現統一管理。在運輸考核上,該礦採用人工考核結算方式,手續繁雜,投入人員較多、工作效率低。兩大痛點,直接導致了礦車數量雖多,但是滯留時間長、週轉慢,出現了車皮“供不應求”的情況。

該礦積極與淮北礦業集團主管部門溝通,在相關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會同中國礦業大學中礦金瑞科技公司和重慶梅安森公司,創新研發、上線運行了“煤礦物聯網+”系統,一舉攻克了礦車每日升入井數量信息獲取、精準定位,人員定位和精益管理系統的模塊增設和系統升級,網絡系統數據自動生成考核結果等諸多難題。

“我們再也不用為車皮週轉發愁了。這套系統的上線運行讓我們從後進單位一躍變成了先進單位,效率提高了、工作主動了、職工省勁了、我們也省心了。”渦北煤礦運輸區區長鄭淑華感慨地說。

同時,該礦提出了增加物流配送模塊和礦車市場化考核模塊的設想,在礦車精準定位、號碼匹配、用料審批、APP使用方法、物料送達時間等方面提出了20多條修改意見,系統不斷完善,一舉實現了運輸、調控、考核全面數字化。

“計劃用料,按按鍵盤把清單發送到下料隊PC端即可,再也不用開料單、找簽字、跑運輸了。”綜採二區職工歐陽翀說。

為全面打通數字化運輸的“最後一公里”,該礦在為基層單位裝備微機系統的基礎上,專門定製了專用手機裝備一線裝車人員。他們還編制了專門的手機物流APP,取代了手寫記錄的操作程序,做到了礦車管理的實時數字化。

“打開手機APP即可對各單位所需物料種類、數量、運送時間、運送地點進行現場定義、推送,再也不用逐個單位交接工作了。省下的時間,我可以裝更多的料,掙更多的市場化工資。”下料隊職工代四說。

“現在系統可按照設定的考核標準,自動生成考核結果,推動了內部市場化考核向縱深發展。”全程參與系統研發的經營管理部考核主管張磊說,“該系統運行直接減少了23人的編制,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