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一語文上冊第1-3單元綜合練習題含答案,你掌握了嗎?

部編版初一語文上冊第1-3單元綜合練習題含答案,你掌握了嗎?

一、積累與運用(共31分)

1.選出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2分)

A.難堪(kān) 收斂(liǎn) 綻開(dìng) 柵欄(zhà)

B.枉然(wáng) 倏忽(shū) 自卑(béi) 爭執(zhí)

C.屋簷(yán) 黃暈(yùn) 髮髻(jì) 篤志(dǔ)

D.搓捻(niǎn) 坍塌(dān) 感慨(kǎi) 攲斜(jī)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沐浴 疲倦不堪 廢寢忘食 呼朋引伴

B.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跡罕至

C.急躁 煞有介事 翻來覆去 人聲鼎沸

D.訣別 見義思遷 混為一談 不求甚解

3.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聽了旁邊的解說,現場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來這“魔術”利用的是人類視錯覺原理。

B.據英國《太陽報》報道,印度尼西亞一名男子將一頭雌虎從小養到4歲。在這4年中,他們形影不離。

C.經過一小時的奮戰,他終於苦心孤詣地完成了作業。

D.黨和國家把這一事關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終擺在突出位置,讓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良性互動,讓勞動者各得其所。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珍視楊絳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就是對她最真摯的懷念。

B.電視劇《歡樂頌》播出時,收視觀眾和點擊率一路飆升,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C.有人建議,一旦遇到霧霾天氣,可採取臨時交通管制、錯峰上下班、停工停課。

D.徐凝的一首詩,讓揚州與明月結下了難以分開的不解之緣。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①他父親是一個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倆在那裡度過了整整四個月的旅遊生活。

③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文、史、哲、藝等幾乎無所不精。

④白天他們或步行或騎馬,徜徉於自然美景和人文勝景之間。晚上他則坐在星空下,聽父親講天文知識,欣賞美麗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爾12歲那年,父親就帶他去喜馬拉雅山旅遊。

⑥泰戈爾的成長經歷啟發我們:一個人的茁壯成長不但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

⑦父親對他的教育概括起來說就是:潛移默化、身體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C.③①⑦⑤④②⑥ D.③①⑦④⑤⑥②

6.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散步》和《秋天的懷念》的作者分別是莫懷戚和史鐵生。

B.冰心,原名謝婉瑩,是我國著名的詩人、翻譯家和兒童文學家。

C.泰戈爾是印度詩人、哲學家和民族主義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D.《春》和《濟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們都是現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戲劇《茶館》《龍鬚溝》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7.下列文章不屬於《朝花夕拾》的是( )(2分)

A.《風箏》 B.《無常》

C.《父親的病》 D.《藤野先生》

8.默寫(13分,每題1分)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裡。(《觀滄海》)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把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託付給明月的詩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富含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哲理的詩句是: , 。

(4)在《誡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輕浮急躁對人修身養心產生不良影響的句子是: , 。

(5)《江南逢李龜年》中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事和沉淪身世,表達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現實的無限感慨,對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的詩句是: , 。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寄託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渴望的詩句是: , 。

(7)《夜上受降城聞笛》中運用兩個生動的比喻描寫邊塞荒寒夜景的詩句: , 。

(8)看 , , ,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春》)

(9) ,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 ,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10)子曰: ,見志不從。《論語 里仁》

(11)子曰:學如不及 。《論語 泰伯》

(12)孟子曰:仁者愛人 。《孟子 離婁下》

(13)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中庸》

9.綜合性學習(4分)

班裡要舉行“與書籍結伴而行”的讀書報告會,你能向同學推薦一本中外名著嗎?寫出名著名稱和內容梗概。

類別:中國名著|外國名著

書名:

內容梗概

二、閱讀與拓展(共39分)

(一).古詩鑑賞(4分,每題2分)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0.(1)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現的畫面。

(2)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課內現代文閱讀(10分)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看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11.這段景物描寫有詳有略,其中作者詳細描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說說下面兩句話中加點的字能否改為括號內的字,為什麼?

①肥胖的黃蜂伏(停)在菜花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飛)向雲霄裡去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請從修辭手法和感官的角度賞析“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論語》十二章完成14—17題。(12分)

《論語》十二章(節選)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⑤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不亦說乎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慍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

(4)不逾矩__________

1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文中字詞概括,“吾日三省吾身”從 、 、 三個方面反省自己。從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 的修養。(2分)

17.經過了兩千多年,孔子的話仍然閃爍著奪目的光彩。請從中選擇一則,談談對你的啟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外現代文閱讀(13分)

父愛是金

(1)我和父親的關係一直是淡淡的,從小學開始到上中學,父親一直很少過問我的學習,更不用說為了我的學習而忙碌。中考時,我只考上了一所離家很遠的二流高中,面臨著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樣,母親求助於父親,希望通過關係幫我找一所好一點的學校。而父親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兒都一樣。況且父親是從不求人的,母親只有唉聲嘆氣。那夜,我的心涼到了極點,淚水浸溼了大半個枕巾。我默默地告訴自己:走吧,走吧,這樣的家庭還有什麼可留戀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遠走他鄉,繼續我的並不光明的求學生涯。

(3)日子很苦,沒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應有的朝氣。我在渾渾噩噩中打發著無聊的時光,吸菸、酗酒、打架,以至於不得不要父親來收拾殘局——學校通知父親來領我回家。我在一種報復的滿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親的到來。

(4)幾天後的一個下午,父親找到我時,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繃著臉,一言不發,只是呆呆地看著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兒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間迸發:“你從來就沒關心過我,現在你總算滿意了吧……”父親哆嗦著打了我兩個耳光,頭也不回地推門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淚滿心谷。

(5)回到宿舍,舍友遞給我一大包粽子,說今天是端午節,父親帶來了我最愛吃的紅棗粽子。末了,他給我講述了一個我永生難忘的場面——父親求校長再給我一次機會,說得涕淚俱下,他最後表態:“給孩子一個月時間,要是不改,我再來把他領回去。”那晚,粽子在我的枕邊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我徹夜未眠,開始認真考慮同父親的關係。

(6)三天後,父親託人給我捎來一個包,包裡只有一本《傅雷家書》,沒有贈語,只是書的第73頁被折起,上面用紅筆寫了一段話:“倘使這些話使你聽了不愉快,使你覺得我不瞭解你,那麼請你想到上面兩個理由而原諒我,原諒我拋不開父母對子女的心。”

(7)不知是那兩記耳光打醒了我,還是那誘人的粽子香味喚回了失去的希望。父親再也沒有被校長“召見”。

(8)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遠走他鄉。我考上了一所雖不是名牌,但絕對鍛鍊人的大學。

(9)父親第一次在我打點行囊的時候看著我,不顧剛被摔壞的腿執意要送我去車站。一路上,父親什麼也沒有說。我跟在他後面,默默地走路。

(10)到了車站,父親幫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輕易莫求人。”

(11)父親只留給我一句話。

(12)父親兩鬢斑白,已不再年輕。父親說這句話時花了好長時間,長得讓我感到心痛。我淚水橫流,父親卻轉身往回走去。

(13)“爸!”我輕輕地喊了聲。

(14)父親沒有回頭。

(15)“爸!”我大喊了出來。

(16)我看到了緩緩轉過身來的父親——他已是淚流滿面。

(17)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見父親流淚。從此以後,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愛的陪伴下,我始終昂首前行。

(18)有人說父愛如山,也有人說父愛似海,而我要說,父愛是金。

18.第(1)段中“朽木在哪兒都一樣”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2分)

19.第(3)段寫道:“我在一種報復的滿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親的到來。”我”為什麼會感到“報復的滿足”和“忐忑不安”呢? (2分)

20.既然父親是從不求人的,他為什麼又會到校長那裡替“我”求情呢? (3分)

21.離別之際,“我”淚水橫流,父親卻轉身離去,對父親的這個舉動你是如何理解的? (3分)

22.根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說一說“我”為什麼認為“父愛是金”。(3分)

三.作文(共50分)

在本學期語文教材中,我們走進了《論語》、濟南的冬天、百草園、三味書屋、白求恩……的世界,沉醉其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千姿百態的事物讓我們心馳神往,如:昆蟲、花卉、籃球、音樂、小發明、旅遊、書籍、親情、友誼……

請以“沉醉在_________的世界”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班級等。

答案

1—7.CACACDA

8.(1)日月之行,星漢燦爛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5)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6)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8)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9)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10)事父母幾諫

(11)猶恐失之

(12)有禮者敬人

(13)故君子慎其獨也

9.略

10.(1)峨眉山巍峨聳立,半輪明月懸掛山間,有如青山吐月;皎潔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動,月影也隨著江水前行。(2)表達了作者依依惜別和對故鄉(友人)的思念之情。

11.詳寫的是泥牆跟一帶。單單是不起眼的泥牆根一帶就已經樂趣無窮,可知百草園的他美景更是美不勝收。這樣寫目的是為了凸顯百草園的樂趣之多,凸顯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12.①不能。“伏”字準確地表現出黃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態;“停”字就無法表現這種情態。②不能。“竄”字顯示速度快,又來得突然,用“飛”字則無法表達這種效果。

13.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蟋蟀和油蛉人格化,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動物發出的悅耳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和懷念之情。

14.(1)說通“悅”,愉快。

(2)生氣,惱怒

(3)自我檢查、反省

(4)越過,超過

15.(1)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

(2)複習舊的知識並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可以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16. 忠 信 習 品德

17.(有句意翻譯得1分,說出自己的啟發得1分)

18.如果他不是學習的材料,到哪兒唸書都一樣(或“如果他是不可造就的人,到哪兒都成不了才”)

19.由於對父親不滿,對學校失望,我開始自暴自棄,以至於不得不讓父親來收拾殘局,想到這樣會使父親痛苦、難堪,我就有了一種報復的滿足;但我不知道父親到來後會發生什麼情況,產生怎樣的結果,所以又感到忐忑不安

20.父親深愛自己的兒子,在兒子被勒令退學時,為了兒子的前途和未來,他不得不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去向校長求情

21.他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流淚,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不堅強的一面;他希望兒子能夠學會面對,學會堅強

22.答案要點:父親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親對我產生的影響,讓我體會到了父愛像金子一樣厚重,貴重,值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