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兩三年以後毛病很多,是真的嗎?

Power_G


這句話放在二十年前還行得通。但是在今天這句話已經不適合了!老舊觀念應該改一改了!在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質量差的汽車難以在市場立足。而汽車市場面臨一場洗牌,很多沒有研發能力的、靠模仿起家的廠商將會消失。



二十年前的國產車,小故障真的是很多。二十年前正是國產車起步的時候。底子薄、基礎薄弱、技術儲備幾乎等於零,甚至連生產線都沒有,更不要說模具了!最早的國產車鈑金是手工敲出來的!曾經有人形容某車就是手工製造的垃圾箱!不僅如此,國產車打合資車的武器就是價格,當年捷達/桑塔納之類的轎車還要十萬以上,而國產車只要幾萬塊甚至五萬都不到。這種情況下,車輛零部件採購價格也被壓的很低,質量同時也打了折扣。而且當時沒有生產線,汽車完全是靠手工組裝的,可以想象出來,一致性是很差的。


最早的國產車三大件質量還是可以的,畢竟大多數採用外購的發動機,例如三菱發動機。吉利甚至採用過豐田的發動機,動力總成質量沒問題的。但是組裝在一起就有很多問題出現,什麼調校、舒適性,當時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確定因素太多。雖然沒有大範圍故障,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整車鬆散、動力差、油耗高、毫無舒適性可言,人機工程等於零。彼時的國產車就像愛因斯坦做的第一個小板凳一樣,糟糕至極。

除了駕駛感受差之外,因為成本限制採用了很多低價格的零件,耐久性差,尤其是各種覆蓋件、內飾小部件。例如各種開關,兩年後可能就會失效,按不下去或者彈不起來,或者按鈕直接老化、變色、裂開等,門板內飾板卡扣鬆脫,造成門板異響、鬆動,甚至車門拉手也經常被拉斷、摳壞等,帶來的是內飾部件異響,小毛病不斷,大毛病不犯。這樣就給消費者帶來很差的感受,以至於提到國產車都覺得心寒。當然當年買一輛合資車可以買來三臺國產車,沒有國產車的競爭,捷達桑塔納今天也不能只賣5w+。國產車就像愛因斯坦坐板凳一樣,一個比一個更好。


合資車就完美嗎?合資車往往被過度神話。皮薄餡大有三脆,天籟雅閣凱美瑞。怒燒機油三劍客,邁騰昊銳帕薩特。這些順口溜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大眾除了燒機油還存在簡配的現象,例如當年速騰板車懸掛門,用兩塊鐵皮打補丁來解決。本田除了積碳夢,還出現了機油多現象,單單一個短軸就不止大眾一家,福特旗下很多車型都斷過:翼虎、福克斯、嘉年華、翼搏等。別克的昂科威、英朗、科魯茲等車型依然在使用“分體式控制臂襯套”。除了斷軸之外,很多合資企業變速箱也出現過大面積故障,例如大眾的DSG,雙離合變速箱故障,死亡閃爍等,ZF變速箱故障等。總之合資車如果仔細扒,大多數品牌都經不起扒,或多或少都有瑕疵。


水墨丹青一世情


國產品牌我用比亞迪來說吧,曾經的比亞迪,在F3的那個年代,沒有自動化生產線,所有車子都是靠人工造,即便是在生產線上,同一臺車的裝配工藝也參差不齊。兩臺一樣的新車擺在一起都能有明顯的差距,再加上當年為了把價格壓低,零配件的成本也用的很便宜。這就導致了零配件包括塑料件的使用壽命很短。兩三年後塑料件還是老化,異響,皮質開裂等等。但如今的國產車全部是全自動化生產線,每一臺車都有極其嚴格的工藝標準,電腦控制機械臂組裝車輛就比人工要好多了。精細到每一顆螺絲的扭矩,再加上如今國產車定價越來越高,那零配件自然也不會用那些廉價的東西了。如今的國產車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同級別合資車,甚至超過了越級的合資車進口車等等。大家的觀念不要再停留在十多年前的裝配工藝上了,如今已經大不相同了!



Spower曉傑


國產車,也就是自主品牌車,由於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而且,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車的政策都是以價格換市場,受限於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國產車的產品質量普遍不高,當然,價格也十分低廉,久而久之,就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那就是國產車就是湊合著開的。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國產車開個兩三年,毛病就全出來了。這對國產車後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時至今日,國產車依舊是低價格低質量的代名詞。

國產車開幾年就不行了,這樣的說法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那會自主品牌的造車理念確實很簡單粗暴,造出來的產品質量不好,甚至有些車型開了幾年出現車身生鏽的現象!因此給消費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和壞口碑。

但是隨著近些年來的不斷摸索和成長,國產車品牌的進步我們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外觀內飾設計和安全性方面,進步非常之大。那麼,現在的國產車,還會不會像一些人口中說的那樣,開幾年就不行了嗎?

自主品牌這兩年的提升大家都看在眼裡。譬如說,吉利,長城和奇瑞。目前,公認的自主大品牌。它們的品控,質量,包括各個方面,其實和合資品牌差距並不是那麼大了。

所以說,當人們再說自主品牌的時候,可不能一概而論。而消費者在選擇合資品牌的時候,小編建議還是選擇大牌。不要去選擇那些三四線品牌。至於原因,包括售後,包括產品的問題,未來都會讓你失望的。

我相信要是國產車真的有那麼不堪,國人也不會越來越多的選擇國產品牌汽車。我也相信國產品牌汽車,所以我選擇了榮威汽車,接近5年除了包養還沒有修過,相信國產汽車會越來越好的,不要再拿以前的話來套在現在,國產在進步。


AUTO老司機


國產車兩三年以後問題很多是真的嗎?這句話中一個“國產車”未免有些太過於籠統,剛才粗略的數了數,現在自主品牌已經超過了一百個,對應著七百多款車型,不否認其中有些不省心的,但質量可靠的也不少,因此用一句話來認可或者否定都不太合適。


早些年國產車剛處於起步階段,連自己的發動機都沒有,更不用說是一套成熟的生產體系了,再加上產品價格相對便宜,有時候不得不迫於成本的壓力選擇低價位的配件,因此真有些把車東拼西湊起來的意思,缺少技術、有些配件的質量還保證不了,那整車在質量上就容易出問題了,但是隨著這些年的發展,不僅僅是有了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更重要的是把生產體系建立了起來,對於配件的供應商有了更高的標準,因此在質量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國產車現在要說不足的話,主要在自動變速箱上,尤其是現在普遍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類型眾多可靠性也不相同,從整體來看還是難以適應長期擁堵的路況,雖然調校方面還需要進步,但也有雙離合特性方面的因素,就比如家用車領域雙離合做得最優秀的大眾,同樣也是被這個問題所困擾,至於其他方面,比如手動擋車型,也許油耗控制的沒有合資理想、動力沒有合資出色,但是可靠性上一般沒什麼太大問題了,個別車型有問題屬於正常,合資車難道沒有麼?比如一向以可靠為賣點的本田、日產,這幾年也是經常出問題。


當然以上說的是國產車中的主流車型,一些銷量低的冷門車型實際表現如何也不是很瞭解,這也是為什麼推薦選擇主流車型的原因,即使有問題,廠家也會因為銷量好而積極的解決,為了個性而選冷門車型的話,很可能因為銷量沒多少,出了問題廠家都不怎麼去解決,從而會反過來再影響到銷量,沒了銷量基本就是停產了,這樣會更麻煩,再就是買車還得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如果一輛熱門車型不能滿足需求的話,那也不能看著別人買自己也買,可以再看看其他的,畢竟每個價位都有很多熱門車型可以選擇。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純屬是赤裸裸的汙衊!!跟這個有很大關係!國產車要明正言順地打擊網絡汙衊詆譭國產車的那些國外海軍才行,要不然口水也會淹死人,謊言重複多了也會變真理!網上為什麼那麼多扼殺國產車的噴子,真正的原因在這,它們是有組織地汙衊抹黑的!沒有30年前小日本在中國佈局的輿論保護機構先入為主和擊鼓傳花式的營銷忽悠,再外加本國偽國人裡應外合地運作,怎麼能騙過那些自詡為精英公知的半桶水?



西山旭日108


我在17年買了一臺11年二手的名爵3在基地用,朋友和村民說你這車就是個玩具,什麼坑啊坎的衝著就去了,我也是抱著開爛了就換車,點都不愛惜,現在外表一身的傷。說真的,拿車兩年半了,18年換過一次冷卻水,今年5月換了輪胎,迄今換過三次機油,三大件和其他零部件都沒換過。國產品牌我認為還是值得信賴的。



言謹說


買國產車之前,總會有一大堆人跳出來告訴你,國產車質量不好,開個幾年,毛病一大堆。早期中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技術工藝是硬傷,確實存在3年就出一大堆毛病的情況。

但隨著這些年自主品牌不斷成長,國產車進步大家有目共睹,在質量方面跟合資甚至進口車差距沒你想象中那麼大。不信?今天咱們掰開來揉碎了,一點點來講。

為什麼國產車容易出故障?

說國產車兩三年毛病一大堆是真的,早些年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就說過:“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那時我們造車觀念太落後了,汽車不止簡單把一堆零件拼湊在一起,一般來說要經歷五大研發階段,繞不開四大製造工藝。無論是研發設計失誤,工藝材料缺陷都會導致車輛故障。

研發設計缺陷導致車輛故障:

舉個例子:獵豹CS10這款車在研發制動系統的時候出現了失誤,選擇的剎車盤太小,導致剎車效果嚴重下降,40公里剎車成績37米,相當於人家百公里剎車的水平。

(途銳發動機進水)

不止國內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失誤,“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豐田剎不住”,以及大眾途銳發動機進水都是汽車研發設計階段失誤導致車輛故障。

工藝材料缺陷是主要原因:

研發設計其實國產車做的還不錯,雖然起步晚但是依葫蘆畫瓢不難,質量差距主要在於工藝材料方面,兩三年毛病全出來了,也是指這一方面。

汽車是一個複雜而且精密的大件,特別是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易損件,對材料和精度要求極高。由於國內鋼鐵工業落後,高端至製造設備又被國外技術封鎖,根本不賣給我們,所以早期說國產車開三四年就出現問題,是真的。

哪些原因導致質量上差距?

這裡要劃重點,早期國產車質量那麼不堪,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差距?

衝壓技術不足,導致異響和斷裂:

(衝壓車間)

衝壓技術是造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衝壓強度不夠會導致車架強度不夠,開久了之後,車身框架間距會拉大,導致異響甚至斷裂的情況。所以說為什麼有些車開久了,除了音響不響,哪都響,過個減速帶都感覺車要散架了一樣。

衝壓誰都會但,熱衝壓就是尖端技術了,該技術一直被國外廠家壟斷,人家說要麼你進口,要麼直接買車,反正這衝壓機肯定是不會賣給你的。

截止到2015年,國內同濟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對這個高端熱衝壓技術研究,還在理論階段。

原始材料和塗裝技術不足,導致車輛鏽蝕:

(塗裝車間)

早些時候江淮瑞風S3和中華V3都曝出過車身生鏽的醜聞(有興趣可以自己百度),經過調查發現,果然是車身材料偷工減料。該兩家車企為了節約成本將造車常用的鍍鋅鋼板換成了普通鋼板,風吹日曬短短一個月,底盤就被鏽穿。你要知道,車一旦生鏽,那就跟廢鐵沒什麼兩樣,一旦發生事故,車會直接解體。

這裡插一句,為什瑞風和中華甘願冒險使用廉價的普通鋼板?很簡單,因為s3和V3售價7萬左右,而且年產量低,不用普通鋼板勢必會虧本。至於像艾瑞澤5或者吉利帝豪GS這些國產車,他們價格也便宜,但年產量高,即便採用好材料,也不會虧本,有利可賺的情況下,誰都不會鋌而走險。

這也是為什麼,車榜君再三強調,買車一定要參考銷量榜的原因之一。

總裝和焊裝差距不大:

(焊裝車間)

裝配工藝可以說是國產車的強項了,不少精品國產車裝配甚至超過了合資,比如華晨寶馬,它們的裝配工業甚至強過德國本土。

至於焊裝,雖然自主品牌機械化程度不如合資,但標準也很嚴格,每個地方該打幾個點,都有嚴格規定和檢查,漏焊和少焊都是不行的,所以差距並不大。

零部件差距主要看廠商自律能力:

零部件上的差距就主要是看廠商的自律能力了,目前汽車製造業其實是個全球化的大采購時代。

拿之前出過的事情的高田氣囊來舉例,國產的吉利全球鷹GX7也在召回列表裡,簡單說吉利的安全氣囊和奧迪、奔馳、寶馬都是高田的話,都是不行的。

那就是這樣,但是同一家供應商也不能說質量完全就一樣,這裡還要看企業的自律能力,它的質檢標準有可能是不同的,它的進貨批次和規格、價格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還是那句話,買車一定要參考銷量,你像某泰明明10萬的車,卻給你一般豪車都沒有的配置,你覺得它會那麼傻嗎?買的沒有賣的精,而且產量那麼低的情況下,零部件質量根本就沒法保證。

車企都有自己的質量體系標準:

以大眾為例,大眾自己就有一套“VW80000”的一個質量體系標準,它是比國標還要嚴格,吉利和奇瑞也有類似的質量體系。

質量體系標準每個車企都不一樣,我們也沒法看得到,只能根據市場口碑來推測。

汽車三大件是核心

變速箱和發動機:

首先我們得承認,在變速箱領域,自主品牌跟合資品牌確實存在差距,這種差距短時間沒法超越。但是,並不意味著國產車變速箱就差。不信往下看!

1、AT變速箱是短板,國內沒有拿得出手廠家,但是國產車AT變速箱幾乎都是直接接採購國外成熟產品,你比如愛信的6AT,所以可靠和穩定性並不差。

2、CVT也是短板,幾乎都被愛信和加特可生產商所壟斷著,國內只有奇瑞和吉利做的不錯。奇瑞有CVT專利,而吉利收購了世界第二大自動變速箱公司DSI。

3、雙離合變速箱大眾是最早研發的,近幾年才剛剛流行開來,為了對抗合資,國內許多車企,包括吉利、長安、長城、廣汽等眾多車企與國外著名變速箱生產商博格華納共同研發雙離合,VV5和VV7上所搭載的就是自主研發的雙離合,就實際體驗來說,真不比大眾差多少,所以在雙離合這塊,我們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4、發動機上,國內一些主流品牌都有自己當家發動機,儘管技術上跟合資有差距,但是質量和穩定性上並不會有太大問題。奇瑞1.6T熱效率高達40%,而長安2.0T動強勁,榮威1.5T則是跟通用合作研發,省油省心。

一些合資國企則使用了合資品牌發動機,比如東風則用的是雪鐵龍和標誌的發動機。

剩下一些車企,沒辦法自己研發發動機,則採用三菱的發動機,雖然技術老舊,好在質量和穩定性還比較可靠。

所以,主流國產品牌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上,質量和穩定性真不比合資差,唯一落後的僅僅是調校,這方面我們經驗不足。

汽車底盤:

相比那些有著幾十,上百年造車經驗的車企來說,在底盤方面,自主品牌還顯得很稚嫩。要知道,底盤調校是一個細活。調校硬了舒適度就差,調校軟了側傾就大,本身就存在矛盾。

但是,一些車企很良心,知道自己沒能力把底盤調校好,就專門請了國外底盤調校公司,比如吉利汽車底盤基本都是荷蘭底盤調校公司包辦的。還有一些國企則吸收了外企技術,比如:一汽奔騰,吸收了馬自達底盤調校技術。

國產車到底能不能買?

總的來說,國產車確實在某些方面不如合資車,但我們依然需要大力支持國產車才對。你看,韓系車跟我們起步時間差不多,人家都遠銷歐美,為什麼?就是因為政府和老百姓大力支持,推動了品牌發展。希望不久將來,自主品牌也能迎頭趕上!


菲與菲菲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並不贊同“國產車開兩三年後毛病就會出來”,他們認為之所以會有這句話,主要就是高度神化了合資車,而殊不知近幾年國產車的進步。國產車在裝配用料上要高於合資車,比如在車漆厚度方面,就有老司機做過測試,國產車確實很厚道;而且國產車在裝配的設備上,最有代表的就是奇瑞的第三工廠了,大量使用了也內著名的機器人,並且還有些自主品牌是完全與合資車共線生產的,所以說在裝配方面,國產車並不比合資車差。總之,國產車近幾年的發展確實很快,尤其像現在的領克,WEY等品牌做的相當不錯。


順其自然st


簡直就是瞎說八道!!這種弱智問題怎麼也有人提問?自己在路上隨便都能看到很多很舊的國產車在路上跑。如果真的兩三年就出各種問題,那國產品牌4S店維修車間不是每天都在排隊等修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