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33年後的切爾諾貝利,城市一片狼藉,建築被大自然吞噬


關於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相信很多人在影視或者書報上有所瞭解吧,時隔33年後我們再次看看切爾諾貝事什麼樣子的吧。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這裡曾經是繁華的小鎮,因事故人們撤離,這裡變成了鬼城,沒有人類的居住,這裡被大自然吞噬,成了動物的樂園。

切爾諾貝利事件是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事故導致普里皮亞季城被廢棄。圖為人們撤離時留下的防毒面具。

圖為被遺棄在房子裡的防毒面具和瓶子。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圖為被荒廢的舞臺。

這裡雖然沒有人類生活了,但是留下了很多人類的建築,這些建築隨著時間推移開始風化,在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這些建築可能就會倒塌。


圖為30多年前幼兒園牆的壁畫,隨著歲月的洗禮,牆皮還是脫落。

圖為被遺棄的教室,整齊的桌椅,地上一片狼藉。

圖為一處訓練場,依稀還能看見足球門。

圖為被廢棄的遊樂場,地上的碰碰車嚴重被風化,周圍也長滿了植被。

圖為一處遊樂場的過山車,過山車的鋼鐵已經嚴重鏽化,遊樂場也長滿了各種植物。

圖為廢棄的音樂館,整個音樂館嚴重風化,牆皮脫落,一架鋼琴孤零零的放在臺上。

圖為被大自然吞噬的人類建築。

圖為荒廢的兒童醫院。

圖為被遺棄的建築,房子里布滿了灰塵,還有一盆死去的植物。

圖為醫院被遺棄的嬰兒床。

圖為廢棄的電網。

圖為學校的一處體育館,荒廢多年還能看到各種健身器材。

圖為被遺棄的音樂教室,還能看到鋼琴和桌椅。

圖為荒廢的體育館。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3個月內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里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2011年1月1日消息,烏克蘭政府日前宣佈,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現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廢墟周圍地區將變成一個新的旅遊景點。預計切爾諾貝利周圍地區慢慢向遊客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