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跟沒上市什麼區別?為什麼很多人說上市是為了圈錢?

有質料


上市前是一個私有化的企業,股東只有少數幾個人。賺了錢分給少數幾個人。上市以後你的企業變成了大家的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你企業的股東,賺了錢大家一起分。

說上市為了圈錢說的太嚴重了。我跟很多老闆交流過、研究過,上市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一、融資


融資是企業上市非常重要的原因。企業永遠都是在融資中和準備融資中。銷售產品也是融資,只是融資的道具是產品,招代理也是融資,融資道具變成了代理權。賣股權也是融資,融資道具變成了股權。上市就是把你的股權放到了一個公開的市場上進行出售,每個人通過網絡都可以直接購買你公司的股權。向全世界每個人進行出售。

二、流通性

有很多企業現金流非常充裕,而且不差錢。為什麼還要上市。主要就是為了股權的流通性。很多互聯網企業早期的時候往往吸引了大量的風險投資、往往在員工中做了股權激勵。通過上市把股權換手給股民。讓原來投資者和員工手裡的股票可以進行流通。至於流通多少,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投資商減持退出以後可以繼續投資到新的企業去,加快商業流通。員工可以通過減持改善生活,獲得早期對創業公司、信任、努力工作的豐厚回報。股民通過投資優質企業繼續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應該說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三、包裝、宣傳

現實中有很多企業並沒有非常好的財務表現、但是依然要流血上市,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為了包裝、宣傳。包裝、宣傳的核心主要目的是為了招商加盟做準備的。可以給招商加盟的代理商宣傳,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非常有實力。加盟我們有保證。中國存在極大的信息不對稱。很多老百姓今天都還認為上市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上市公司是非常厲害的。其實他根本不知道里面的道道。信息不對稱在某個行業都存在。在中國沿海城市與內地很多城市也存在。還有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金融行業都存在。會來加盟的基本上是傳統行業的老闆,通過一個新的機會尋求轉型升級。

上市是起點,不是終點。上市應該說只是一個企業的成年禮。後面要走的路應該還很長。上市企業解決了融資問題,就更應該做得比其他的小微企業做的好。做出榜樣。


伍琳強


上市能夠融資,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上市的目的和好處不僅僅如此。

1、上市能夠直接融資

上市又叫做IPO,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股權融資大家都知道,但是能夠合法的面向公眾發行股份募集資金只有上市一條路,其他的股權融資都是面向特定的投資人。


上市通過增發股份,公司就能獲得鉅額資金,而且還不用還,這是多少企業所追求的。所有的企業都缺錢,企業在發展運營的過程中沒有不缺錢的(不要用老乾媽來反駁,老乾媽只有一家,你要是能做成這樣的企業你也可以反駁我)。所以上市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

2、上市讓公司股份實現了定價、實現了可交易

現在說起股權融資都不陌生,都在說自己的公司估值多少錢!但是這不是真實的,只是某一家機構對你的認可,你如果真拿到市場中去,有多少人會認你,會以這個價格買入你的股份?


而且你想賣股份還找不到人來買,所以上市的好處就是你的股份實現了定價,並且可以隨時交易,變現非常方便。

3、打通了融資通道,增強了企業信用

上市的企業不僅可以在IPO的時候融資,上市後還可以通過增發來融資,還可以通過股權質押進行融資。

沒有上市的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就比較低,要麼很難獲得銀行貸款,要麼就是獲得貸款的利息很高,但是上市企業不是這樣,上市企業的信用大幅增加,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貸款,信用更高,獲得貸款的利率也低。


4、企業實現了規範化治理

上市企業經過券商的輔導,專業會計師的審計和財務梳理,經過律師事務所的法務梳理,排除了法律上、財務上的不規範,成為一家規範、合法的企業,在公司治理上也建立了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所以這樣的公司是乾淨的公司,所以股份才值錢。

有很多企業都說我企業淨利潤有很多,但是如果你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去審計,就會讓淨利潤大幅縮水,企業都有內外兩套賬,這已經是行業慣例。經過上市輔導機構輔導審計梳理的企業是合法規範的企業,錢乾淨所以才值錢。


5、品牌知名度

再一個好處就是對公司的品牌有很大提升,你是願意和上市公司合作還是非上市公司合作?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後。上市後對公司品牌知名度有重要影響。

6、提升團隊的凝聚力

一家企業做到上市,也算是做到了成功,公司的核心骨幹多少年堅持就是為了這一刻,公司上市,市值做大,股東的權益就會得到變現,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除了分紅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上市能夠融資,股東能夠套現。

企業上市,本質上是把自己的股權賣給投資者。投資者能夠拿到企業的股權,享有對該企業的表決權和分紅權。而企業可以籌得資金,為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對於企業原始股東來說,他們的股權未來就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套現。一般說的圈錢,就是指這種套現行為。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上市就是他們實現財富跳躍的最好機會。而且也存在一些公司為了上市,上市前透支了未來幾年的發展,一上市便開始業績滑坡。這種上市並不能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但不管怎樣,原始股東們至少可以賺到大筆的財富。



其次,對於很多原先並不怎麼知名的企業來說,上市對他們是一種光環加持。

截至2017年9月,全國實有內資企業2854.96萬戶。而目前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三千六百多家,再加上一些在香港和美國以及新三板上市的企業,上市企業佔企業總數的比例不會超過0.03%。所以,一家公司能夠上市,就是其實力的最好證明,對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和後續業務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上面說到,上市的公司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企業是沒法上市的。不過也有少數公司,達到了上市資格卻依然堅持不上市。典型的如華為、老乾媽。

公司一旦上市,立馬就會有一批人成為千萬、億萬富翁,這樣這些人的工作熱情會衰退。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這都不是好事。另外,公司不上市,也能更好地保持企業發展的獨立自主權。

去年底一個華為的朋友來家裡吃飯,就聊到了華為為什麼不上市的問題。那時孟晚舟事件剛發生沒多久。他說華為其實可以退出美國市場,甚至也可以退出世界的任何市場,大不了就是少賺一些錢而已。因為我們沒有上市,不用對股東負責,不用為了季報、年報這些短期業績而煩惱。而且如果把短期業績看的太重,那企業的長期戰略就會大受影響。華為現在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有些研發項目幾年內甚至更長的時間都不會轉化成收益,只是純粹的投入。但是,當初剛開始佈局5G技術的時候也是如此。一家公司如果太注重於橫向的發展,那就很難佔據未來前瞻技術的制高點。


所以,總的來說,企業上市,可以融資,可以提高知名度。而企業不上市,能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和企業發展的獨立自主權。企業能上市,對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成功。企業能上市而不上市,就需要在誘惑面前,依舊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趙小詹


上市是圈錢,這話肯定沒錯。所不同的是,監管機構給了上市圈錢一個更好聽的名字——融資。

如果不能融資,不能以融資的方式圈錢,相信絕大多數企業都不會上市。要知道,就算能夠融資、能夠圈錢,像華為、老乾媽等企業,也不想上市。而也一直喊著不上市的娃哈哈,則好像因為錢的問題,已經對上市的看法有了鬆動。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圈錢,不能圈錢,絕大多數企業不會上市。但是,從企業上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圈錢也決不是唯一目的。因為,一家企業如果能夠成為上市公司,會大大改善企業的市場形象,使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可度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市場影響力就會加大,產品銷售等就會更加有利。畢竟,對消費者來說,對上市公司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要遠大於其他公司。

同時,成為了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等對企業的信任度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在提供貸款等方面,不僅可以優先,還有可能會降低融資成本,從而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受政績考核影響,地方政府在對上市公司的政策方面,也要妣其他企業更加優惠,會提供更多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從而也讓企業獲得更多非上市行為的利益。

總之,上市對企業的正面作用與影響更大,對企業帶來的利益更多。


譚浩俊


上市說是圈錢有點難聽,但是上市一大部分原因確實是為了錢,有多方面原因。

1、公司正常發展需要

上市可以募集資金,用於擴大生產規模,經營範圍等,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免費的廣告效應,一旦上市,可以擴大公司的知名度,提升公司的品牌效應,如果某個細分行業只有一家公司上市,瞬間就有了龍頭概念,消費者就覺得你很高大上。

可以通過增發股份的方式來募集更多資金或者購買子公司,加快公司最大最強

2、投資人變現的需要

上市公司都是從小公司做起,有很多天使投資人或者創投基金的投資,投資人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值盈利,不是為了做好事,好多投資都會有對賭協議,必須要在一定時期內上市以保證投資人的利益,否則創始人可能就會失去公司的控制權。因此,公司發展到後期,從創始人到投資人都有強烈上市的預期,尤其是投資人也會利用各種資源來幫助公司實現上市。

3、創業合夥人改善生活的需要

創業初期都是非常幸苦的,待遇也不高,激勵大家勇往直前的其中一點就是一旦上市能夠帶來巨大的回報,如果一直無法上市,可能帶來人心不穩,帶來一定的動盪或者人才的流失。


低調不隨波逐流


看了一圈大家的答案,感覺都比較專業,我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解釋:


1.比如你有一個小公司,想擴大規模,但是手頭沒錢,咋辦呢?你可以找銀行貸款,但是人家未必會理你;你可以找親戚朋友借,但是親戚朋友手頭也緊;你還可以借高利貸,這個你懂的,利息高;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上市!


2.上市,就是融資,但是融的這個資從哪裡來,最終還是從股民手中來;上市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有名氣了,有名氣做事也簡單了;第二,再融資就簡單了;第三,身價暴增。


3.第三點是最重要的,身價暴增。上市前,你可能也就上千萬身價,上市後,身價過億沒有什麼懸念了;如果股票大漲,那麼你的身價繼續飆漲,等時間到了,你還可以賣股票套現,多好!


這就是上市和不上市的區別,至於很多人說上市是為了圈錢,也正常,因為你可以看看股票的F10,大股東基本上都套現了!真正做實體的人不多啊!


我是螞蟻搬金,感謝點贊評論轉發,歡迎關注,更多股市相關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螞蟻聊股市


首先,說一下上市的目的!

對於上市的定義來說,他們的目的是融資,而不是圈錢,這兩者區別很大。可是根據市場的行情來看,大部分的企業是打著“融資”的旗號,背地裡做著“圈錢”的把戲!

簡單的說,上市融資是為了在市場上拿到更多的錢,投入到企業的發展,生產和佈局之中,從而產生利益,回饋於投資人,也就是股民。這是一個過程,企業拿到錢發展的好了,有更多的利潤給予投資人,那麼也就會帶來更多的融資資金,這其實更是良性的循環!

但是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卻不是那麼做的,他們是以上市為目的,一旦上市,業績就會變臉,開始圈錢。拿到的錢不僅投入企業的發展和佈局很少,大部分都是進入了自己的口袋,中飽私囊,於是給予投資人的回報也非常少!這就是惡性循環,也叫圈錢!


其次,上市和不上市的區別在哪裡呢?

其實上市以後,也就說明了你的公司不再是你一個人的公司,是整個市場的公司,不僅要受到證監會的管理和監督,還有遵循一系列的上市條約和規則,甚至當別的投資人擁有了你公司一定的股權之後,會對你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不過好處就是能夠融資到更多的錢,並且自己的股份還可以抵押進行更多的變現。

而不上市則表示你永遠是這個公司的老大,你制定制度,你來管理,你想怎麼樣發展就怎麼楊發展,不需要遵循一些複雜的規則,也不需要看別人臉色,更不需要擔心有人能撼動你在公司的地位!但是有個缺點就是沒上市公司拿到的融資多,業務擴張速度可能相對較慢!


最後,說下為什麼有些公司不願意上市,而有些公司開始說不上市後來又上市了!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華為!華為不上市的原因太簡單了,因為不缺錢,因為要打造100%中國企業!要知道的是目前的三大巨頭BAT都不是100%中國企業,都是有外資參股的,而華為則是100%的中國企業沒有一分錢外資參股。這也是華為不上市的重要原因!

第二個要說的就是老乾媽!我們知道上市後的規矩和制度非常多,而老乾媽的脾氣大家都懂的,急性子火爆脾氣,一旦上市了,我相信老乾媽可能會受不了那麼多的約束!就好比現在已經上市的格力董明珠,就有點像老乾媽的脾氣,前不久還被證監會警告提前透露業績了呢!

第三個說的就是小米!雷軍其實在早期是說近幾年裡不考慮上市的,但是沒有想到最後沒過多久就上市了。其實原因就是缺錢!再加上小米的競爭對手都是一些頂級的企業,如果小米沒有強大的資金做宣傳,佈局,甚至投入研發,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淘汰!所以這也是現實中說好不上市,最後比誰都上的快的例子之一!


當然了,上市不能代表成功,許多公司上市之前經營的非常不錯,但是上市後收到資本市場的衝擊和影響造成退市和業績崩塌的也比比皆是。最近最值得我們參考的就是樂視網,樂視網在上市之前其實是一家非常強大的,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但是上市之後因為受到了牛市的影響,產生了泡沫,甚至導致了股東董事的膨脹,最後資金崩裂走上了不歸路!


而華為,即使不上市,也能夠把自己的三大業務做到兩個世界第一,一個世界第二。所以上市是一把雙刃劍,也不是絕對的利好,關鍵還是要看企業的自身實力和領導人的眼光格局!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上市和不上市區別還是挺大的,圈錢是其中之一,也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上市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融資,首先上市IPO時可以融一大筆,此後還可以進行定向增發,非定向增發,股權融資,發行債券等一系列的衍生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有錢能進行公司的進一步研究發展和其他方面的運營。對企業的擴張起到關鍵作用。

二,品牌效益,一家上市的公司在A股市場或其他市場被人們所認識,眾所周知一家企業要想達到上市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起碼要3年都是盈利的。做生意都想跟信譽好的企業做,上市企業都是需要跟政府有很大關聯的。所以跟上市公司打交道風險比普通的企業要小很多。

三,公司的運營,優秀的員工都想往大的企業發展,而上市公司就是一個明晃晃的招牌,試想一個是小企業,各種福利不全,規範不全,怎麼能跟一個上市公司比較,上市公司要做到財務的公開,企業員工的福利,各種保險等都要齊全,在裡面發展的前景也較好。優秀的員工對公司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上市的不利也有幾點:

一,控制權,上市對公司的股權會稀釋,股東越來越多。資本市場不講人情,只講錢,有錢才有權。如果遭遇野蠻侵入,自身資金控制不住股權很有可能失去公司的控制。

二,決策自主權,上市了公司會比較合規,成立董事會,老闆作為股東有很高的股份,但也不能獨當一面,重要決策都要開董事會,由股東進行投票決定。

三,合規成本,未上市時,企業的一些成本和稅收可以和當地的政府進行協調,政府有時也會減免一些企業的負擔。但上市後企業必須要公開自己的財政,不能進行私底下灰色的運營。

綜上所述:上市比不上市的好處要多一些,現在很多企業在排隊上市。由於一些上市公司在大小非之後就減持,給人造成了上市只為圈錢的假象。相信大部分企業是為了自身 的發展而上市的


靈和睿


上市和沒上市,有什麼區別?區別大了。

第一,上市公司和沒上市的公司,它的品牌價值就不一樣。市場對它的認可度和知名度的認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開展業務和進行市場開拓的時候他是一個品牌效益。

第二,其上市的目的還真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資金融通。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融資。只要一個企業,能夠簡單快速,有更好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方法,它在發展和規劃的過程中,只要是要錢就能夠順利順利的融到資金的時候,這家企業的發展必然會比未上市的公司發展更快速,一家企業,其實,賬上的資金和融資能力,接近了他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

第三,企業上市之後,會獲得公眾的監管和證監會和資本市場的監管,它的發展會更加科學,更加有力,因為獲得社會公眾股東的關注和反饋聲音,對企業的決策有一定的支持和制約作用,上市公司的財務更加規範,管理會更加規範,所以上市之後企業的效益相對來說會更好。

第四,企業上市之後,會對上游和下游進行不斷的併購和整合,會優化企業上下游的資源配置降低企業生產運營的成本,從而實現企業更好的效益。上市公司獲得資金的支持之後,很多事情可以快速的進行,並且可以做更多的,原本市場做不了的一些事情,所以上市所帶來的好處是很多的。

關於圈錢你不圈錢的這個話題,實際上主要是看,接受股東對企業發展規劃的戰略,如果企業發展規劃和戰略非常好,非常長遠,能給社會和市場帶來很好價值的企業效益,那這各企業,它所帶來的融資效益是非常值得讚賞的。但是如果大股東和董事會融資之後,沒把項目做成或者是用完之後,通過各種不法手段,進行套現轉移融資的基金,那這就是金錢,是非法暗箱操作,證監會肯定會進行監管和處理,當然,也有出現一些,監管不當的現象,所以導致民眾對上市公司的看法,是有一些負面的

當然我們說的像華為這種不上市的公司,它內部的融資能力還有它的市場競爭力和口碑和品牌效應,已經紮根了社會在人民,在心中已經是一個非常響亮的品牌和質量的代表,所以他上市和不上市,其實對他來說已經不是特別的重要,因為他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撐他企業的發展,還有已經形成了強烈的品牌效應,所以,他上次以不上市其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市場地位的鞏固是最主要的。


山野鬼才


上市有兩大好處: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改變公司的治理結構,使公司的管理和運作更加公開透明,使公司的管理更規範。第二個好處就是可以融到資金,以利於公司的未來發展。

特別是第二個好處幾乎是所有企業上市的最主要目的。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資金的問題。因為從銀行貸款的利率會較高,而且還要歸還本金。發行公司債券也會對公司的運營造成負擔。只有上市融資的錢是不用歸還的,對公司的運營壓力要小很多。只是上市融資過後,上市人公司要為付出資本的股東爭取回報。為股東賺取回報是上市公司的應盡的重要義務。

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當上市後融到了資金以後,卻不想著為股東付出回報。很多把錢投給上市公司的二級市場的流通股東,往往得不到分紅。有的上市公司甚至10多年都不進行分紅,股東多年得不到回報。這樣的公司上市融到資金以後,不為中小股東謀取利益。當然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圈錢。

有的公司上市後,大股東就急於減持自己的股票。這些大股東還找藉口說是為了改善生活。這就是典型的圈錢行為,把中小股東的錢圈到手了,就開始跑路了。

還有的公司上市以後就連續多年虧損,更無法給股東分紅。這樣的上市公司也不少。

當然了,A股市場還是有不少有社會責任的公司的。它們為社會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財富。它們多年進行豐厚的分紅。這樣的上市公司有格力電器、貴洲茅臺、伊利股份等。

所以不能絕對的說所有上市公司的上市都是為了圈錢。有很多上市公司上市以後是真心想發展,是真正的為股東謀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