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倉,微倉,前置倉,說的那麼五彩繽紛,不就是個庫房

雲倉,微倉,前置倉,說的那麼五彩繽紛,不就是個庫房

聊物流也聊了有一段時間了,一直集中在運輸部分,車怎麼樣、船怎麼樣、路怎麼樣等等,作為物流天平的另一端倉儲卻一直沒有拿出來說,首先呢,各大物流企業均有其自建的倉儲系統,單獨的創業公司較少;其次,倉儲近些年的熱度一直圍繞著前置倉、雲倉、微倉等概念,而這些概念更多描述的是倉的大小、選址、配送規劃、成本等硬性指標,是在整個物流配送路徑規劃中的一個環節,而倉的建造本身沒有難度、技術含量並不高。倉儲技術上比較受關注的賽道是智能倉儲、倉儲機器人、分揀服務、快遞櫃等。

雲倉,微倉,前置倉,說的那麼五彩繽紛,不就是個庫房

倉儲服務賽道數據

根據新財觀察賽道畫像,倉儲服務賽道呈現中規模、較高獲投、高退出的特點。經歷10年的發展,整體處於成熟期,獲投率近40%,退出率超過50%。主要得益於傳統物流企業的發展,而根據近年實際投資事件統計,倉儲服務賽道的風口指數很低,與印象中熱度此起彼伏的倉概念著實相去甚遠。

雲倉,微倉,前置倉,說的那麼五彩繽紛,不就是個庫房

標杆公司

根據新財觀察創業對標,篩選出了幾個專注做倉儲的標杆公司。作為倉庫智能化的排頭兵,AGV小車已經發展已久,由於技術壁壘較低,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早已不再是發展風口。GEEK+作為新一代AGV的延伸,是目前倉儲機器人的龍頭,出貨量已經做到國內第一,同時也是全球範圍除了亞馬遜機器人之外出貨量最大的物流機器人公司,但是就市場情況來看,該賽道市場在沒有額外創新的背景下已較為飽滿,類似的還有快倉機器人等。

易代儲則是瞄準靈活用倉,針對中小企業,不過市場空間有限。髮網經歷了13年的發展,主要是2B業務,儘管市場發聲不多,卻實實在在伴隨著電商行業興起,各大電商均是其客戶,可以說是隱在水下的大佬。豐巢,則是順豐速運孵化出的快遞櫃,類似的還有速遞易和菜鳥,該業務主要是各大快遞公司為解決自身配送效率而設立的,目前自身並不實現盈利也很難有明顯變現,是靠著背後資金方的支持。

總體來看,和物流運輸的相關賽倉儲本身並沒有什麼熱度。倉內的貨物分揀系統等均已較為成熟。從機會來說,針對不同行業貨物的倉儲能力的深度挖掘變得格外重要,類似生鮮行業的冷凍庫、零食飲料中的不同重量對不同機器人的分配(比如一箱薯片和一箱飲料肯定要考驗不一樣的承載能力)、醫藥用品等不同貨品的倉儲會帶來更多深度的要求,是創業公司可以延伸的方向。而近些年不斷提到的雲倉、前置倉等概念則是側重於建倉選址的優化和倉管理等方面,但很難有純粹做建倉選址模型的創業公司存在,一般都依託於頭部物流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劃而設,類似京東雲倉等。所以,倉本身並沒有太大價值,核心是提高倉的週轉效率,減少空置,而這一點的實現更多的是基於物流企業配送過程中大量數據的沉澱和優化。

物流賽道中還有一部分發展較為初期的部分是物流金融、物流保險、供應鏈管理等賽道都較為初期。供應鏈管理在前文中有不斷滲透,大概率會是之後物流行業的風口,但目前還沒有公司能做到如此高的整合度供應鏈管理本身並不是新詞,各大廠商均有其管理優化體系,但一般是從其自身產品的全鏈條管控的,各個廠商之前並不聯動。後續的整合更可能是從整體物流配送的角度進行供應鏈的優化。物流金融可進一步關注,現在仍是一個極小的賽道,部分大公司有相關的子業務板塊,但還沒有典型的標杆公司。由於涉及多方的資金流轉,發展金融產品會有較多空間,參考已較為成熟的供應鏈金融可知。

【最後的話】

物流賽道可以算近幾年風頭正旺的賽道,資本集中,涉及的鏈條長,發展空間大,我對物流賽道全景的整理也算交工了,基本覆蓋了各個環節。經過整理,一、公路運輸相對來說發展較為成熟,運力足夠,但信息化、透明化、智能化對於效率的提高仍有較大空間,在營收保證的基礎上,降低成本提高毛利。二、除常見物品外,有特殊運輸需求的,如生鮮、藥品等物品的運輸能力的提高,貨損率的減少會是細分方向。三、海運、鐵路的成熟度遠不如公路運輸,沿公路運輸的整合路徑,對各環節的優化有足夠空間。四、倉儲本身不是風口,技術較為成熟,倉概念的不斷提出重點在於業務模式的變化,類似生鮮到家等服務的興起所帶出的前置倉模式等。五、單點整合完畢後的供應鏈管理會是對更物流公司新的考驗。

”整體來說,物流運輸行業會是一個不會夕陽的行業,只會不斷的技術革新和提質增效。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帶來一波波的風口。以上是物流專欄收尾篇,後續還會不斷挖掘深度內容與大家分享。”

我們是新財觀察,與你相關,才值得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