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三指禪”令明珠小城更加宜居宜業——永登縣民生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兩年對比看

苦練“三指禪”令明珠小城更加宜居宜業——永登縣民生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兩年對比看

七山羊

苦練“三指禪”令明珠小城更加宜居宜業——永登縣民生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兩年對比看

越國開心農場

苦練“三指禪”令明珠小城更加宜居宜業——永登縣民生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兩年對比看

玉米豐收

苦練“三指禪”令明珠小城更加宜居宜業——永登縣民生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兩年對比看

中藥材

苦練“三指禪”令明珠小城更加宜居宜業——永登縣民生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兩年對比看

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小城,永登,是中西部經濟文化交流的驛站,素有“河西第一城”“玫瑰之鄉”“彩陶之鄉”“太平鼓之鄉”“建材之鄉”“冶金之谷”美譽。

這裡,每一塊石頭,都鐫刻著歷史的印痕。每一條小溪,都流淌著動人的傳說。馬家窯文化、馬廠文化、半山文化等史前文化絢麗多彩,黃河文化、絲路文化、多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相融,煥發光彩。

近年來,永登縣為將縣城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的“風水寶地”,從促進城鄉面貌改觀、生態環境改善、民生福祉增強入手,狠下功夫錘鍊“三指禪”,內外兼修,旨在打通全身關節,誠邀四海賓朋,前來永登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縣城有質感鄉村具顏值

過去的一年,永登縣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構建以縣城為中心、重點鄉鎮為支撐、美麗鄉村為節點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體系。

這一年,居民有感,該縣縣城的基礎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永登縣推進城市管網、路網建設,敷設給排水等城市地下管網123公里。順應民意,打通群眾期盼已久的新老城區“中心軸”勝利街,疏通合作街等一批小街巷,小康路建成通車,城市路網更通暢、更安全。

這一年,啟動實施縣城生活、建築垃圾填埋場工程,改造“三不管”老舊樓院10處35棟,完成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10棟3.9萬平方米。建成公交樞紐站2個,投放新能源電動公交車86輛,開通城際公交線路2條、縣城公交線路4條,主幹道公交線路實現全覆蓋,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經濟。

這一年,永登縣深入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和週五大掃除制度,投放流動回收垃圾車6輛,定時上門回收垃圾,實現垃圾不落地,街面衛生面貌大幅提升。新增綠化草坪5400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4萬多株,城市綠化率達到23.2%,城市環境更整潔、更亮麗。

這一年,永登的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鄉村道路硬化102.9公里,改造危舊橋樑17座。注重保護保留鄉村面貌,建設小康村95個,建成環境連片整治區1個、環境整潔村20個、省市級美麗鄉村7個,紅城鎮被列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苦水國家級特色小鎮和武勝驛、紅城、連城等市級特色小鎮建設步伐持續加快,鄉村記憶更深刻、更牢固。

今年,該縣確立的全年任務是,注重建管並舉,傾心打造宜居宜業家園。堅持城鄉一體,統籌推進規劃引領、功能配套、管理提升,為城鄉融合發展拓展新空間、賦予新內涵,讓縣城更有質感,讓鄉村更具顏值。

著力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永登縣嚴格按照縣城總體規劃,全面開發西城區,精心打造新城區,提升改造老城區,貫通三區聯動發展主幹路,暢通“六縱八橫”交通路網。全面建成莊浪河立交橋、永窯路大橋,啟動實施幸福大道建設工程,完成客貨運綜合樞紐中心前期工作,積極籌建國際家居建材城,改造提升仁壽山公園。

完成小康路、勝利街收尾工程,實施欣德路、下團結街等改造工程,疏通縣城小支路。加快縣城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填埋場建設,規劃建設縣內高速公路出口衛生廁所,完成城鄉供水補充水源工程,改造供排水管網3公里、供熱管網3公里,實施天然氣入戶1000戶以上,改造“三不管”老舊樓院10處,不斷提升城市承載能力。

著力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該縣部署,嚴格按照“五個一批”處置方法,堅決打好打贏違法建設治理攻堅戰。開展城市管理綜合大整治行動,大力解決佔道經營、非法營運、亂停亂放等城市病。繼續落實“網格化管理”“門前三包”制度,加快垃圾轉運設備提升改造,擴大精細化保潔範圍,推動管控面向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延伸。

有效發揮三維數字社會服務管理系統、公安應急指揮等數字化平臺作用,提升城市管理數字化水平。持續強化供水、供電、供暖、供氣精細化管理,完成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及維修改造8家3369戶,讓城市管理更走心、更貼心。

著力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堅持高標準規劃,完成鄉村和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突出生態資源稟賦,傾心打造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麗鄉村。挖掘文化潛力,加快推進連城和紅城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苦水和武勝驛特色小鎮建設。

建成省市級美麗鄉村7個,完成新農村試點綠化11個,綠化村鎮通道30公里,硬化鄉村巷道22公里,架設路燈1000盞。暢通城鄉血脈,全面完成中坪、徐樹公路維修改造工程,新增新能源電動公交車70輛,力爭城鄉、城際公交開通運營率分別達到80%和100%。堅持內外兼修,依託文化廣場、鄉村舞臺等平臺,深入開展“道德模範”“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對照村規民約褒揚善行義舉,治理高價彩禮,開展移風易俗,唱響主旋律,培育新風尚。

強綠色底蘊保生態文明

去年,永登縣編制完成《永登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規劃》《永登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在全市率先啟動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工作。

當年,該縣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穩步實施生態項目,新增人工造林1.5萬畝、封山育林5.4萬畝、生態修復1000畝、義務植樹100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3.78%。

這一年,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該縣著力控排放、控揚塵、控煤質、控車輛、嚴管理,約束性汙染物減排指標全面完成,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76%,PM10、PM2.5年平均濃度均低於市控指標。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落實“河長制”,實行一河一策,治理莊浪河河道26公里,新建堤防27公里,完成小流域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5平方公里。合理調整8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範圍,完成水源地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工程9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力打響淨土保衛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全面完成,重點監管單位危險廢物管理網上備案和申報登記全覆蓋。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常抓不懈,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順利推進,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保持零增長。

這一年,該縣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對重點交通沿線、兩河流域、城區背街小巷以及村莊陳年垃圾進行集中清理,累計清理垃圾100多萬噸,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深入開展市容秩序整治,查處佔道攤點1804個、店外店1271個,規範整治洗車點66處,查處“六亂”218處,清除建築垃圾750餘方。持續鞏固農村環境衛生管理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制度,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逐年攀升。

今年,永登縣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優先位置,合理利用、友好保護,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持續增強綠色底蘊,開展林業四大工程建設,人工造林1000畝,封山育林5.4萬畝,有效管護天然林21.9萬畝、國家重點公益林35.8萬畝。

始終堅守綠色家園,該縣深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做好連城自然保護區95戶477人生態移民前期工作,完成補植補造5000畝、生態修復3000畝、義務植樹100萬株,堅決防範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確保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增長。充分發揮綠色優勢,大力推行循環經濟,實施藥材、食用菌、花椒等林下種植1000畝,林下土雞養殖10萬隻,力爭全年實現林業產值1.4億元,林下經濟收益6500萬元以上。

全面落實“河長制”,該縣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加快“兩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完成小流域治理1.5平方公里,治理大通河河道22公里以上,新建護岸19公里以上。加強重點水源地保護,持續加大飲用水源地巡查管控和水質監督性監測力度,確保“兩河”流域水質達標、飲用水安全。聚焦大氣汙染防治管控重點,嚴管各類工業企業,嚴控各類施工揚塵,堅決遏制“四燒”現象發生,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全力開展了“散亂汙”企業整治,狠抓燃煤鍋爐提升改造,年內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0%以上。加快制定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規劃,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破壞環境違法行為。持續加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完成秸稈青貯8萬噸以上,農作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3%以上,蔬菜尾菜處理率達到42%以上,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該縣部署,深入推進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健全長效機制和“全域一張網”管理清單,加快實現“視線所及無垃圾”。建成環境整潔村20個、環境連片整治區1個,全面完成河橋鎮、紅城鎮、大同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

持續推進“廁所革命”,改造農戶廁所17590戶,新建農村公廁117個,實施農村糞汙處理項目11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健全完善縣鄉村環境衛生保潔三級責任體系,力爭實現鄉鎮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全覆蓋。認真落實村級公益性設施維護責任,實現共建共享常態化管理,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70%以上。

謀民生福祉建保障體系

實施改薄項目11個、永登九中基本建成、龍崗小學遷建項目完成主體工程、依法徵拆永登七中片區25戶、新增校車30輛、縣幼兒園晉升為省級示範性幼兒園……這是過去的一年,永登縣促進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張成績單。

當年,該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0.6%、98.88%和97.2%。招錄教師203人,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研教改紮實有效,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這一年,“健康永登”建設方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建成全縣首箇中西醫結合重症監護室,新建村衛生室7所、鄉鎮衛生院中醫館2個。醫聯體建設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和“一站式”即時結報等制度有效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6%。婦幼健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完成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近2萬例。

這一年,文化事業蒸蒸日上,新增文化企業40家,新建村級文化體育廣場20個、社區文化活動服務中心3個,完成縣體育場升級改造工程。“文化下鄉百村行”系列品牌活動成為引領全縣農村文化生活的風向標。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創建省級文明單位8個,3人榮登“蘭州好人”榜,1人被評為“省級道德模範”,縣婦聯榮獲“全國婦女新聞宣傳陣地建設縣級先進單位獎”。

這一年,民生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236人,輸轉城鄉勞動力11.02萬人(次),勞務創收25.79億元。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優撫安置等保障政策全面落實,全年發放各類社會保障資金1.3億元。建成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5個,特殊群體老人實現住有所居、老有所樂。為民興辦的10件實事,8件全面完成,2件基本完成。

今年,永登縣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持續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加大學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投入,統籌推進各階段教育協調發展。

全面完成永登九中、龍崗小學建設任務並實現秋季招生,實施西城區小學、幼兒園和連鋁小學教學樓工程。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位,全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全年招錄教師284名、培訓教師4000人(次)以上。

深入推進“健康永登”建設,全面建成遠程會診網絡體系,實施縣醫院門診大樓改造工程,完成縣婦女兒童醫院設施配套,建成衛生院中醫館4個,完成七山鄉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提升改造村衛生室10個。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醫聯體及重點專科建設,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快建立更加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該縣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致力於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水平,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全力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復轉軍人、城鎮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新增城鎮就業3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深入落實全民參保計劃,紮實推進社會保險“五險合一”,不斷擴大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範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參保率、養老續保率均鞏固在95%以上。

著力構建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模式,推進醫養結合,建成農村幸福院5個,建設具有中醫特色的醫養結合中心1個。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力度,建設公共租賃住宅60套,逐步解決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全面落實城鄉低保、五保供養等各項救助救濟政策,保障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切實兜好兜牢民生底線。

圍繞群眾最關心、最受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永登縣精心辦好為民10件實事:實施農村“三改”工程,改灶500戶、改炕4600戶、改廁17590戶;在117個村新建公廁117個,在11個村實施農村糞汙處理項目。實施河橋、紅城、大同3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工程。襯砌農田灌溉渠道70公里。全面完成中坪、徐樹公路維修改造工程。實施幸福大道建設工程。實施“三不管”老舊樓院整體改造工程10處。實施公共租賃住宅建設60套。實施西城區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完成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普查2.7萬例以上。村幹部基本報酬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6萬元;組幹部基本報酬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7800元。

(蘭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